美章网 资料文库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范文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针对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新工科人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跨界融合能力的新要求,学院模具设计制造专业主动对接福州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调整专业建设方向为模具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确定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会设计、懂创新、能制造”。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实践“政行校企共育、能力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依托学校创新创业平台,形成分层次递进式创新能力培养框架体系;创新课程设置结构思路,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多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助力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传统高职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新工科;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体系;创新能力

为应对“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教育部实施新工科建设,发展新兴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的新工科人才[1]。新工科人才是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其中,复合型人才需突破专业藩篱,跨界融合,实质性地推动复合人才的培养[3]。新工科建设的重点是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部分高校学者对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做了探究。武鹤等[4]探讨了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将“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引入课程体系等,升级改造工科专业。杨秋波等[5]通过打通机械、信息、计算机等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壁垒,实施培养模式改革、联动培养等措施,着力培养兼具工程制造和科学发现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张立强等[6]从人才培养目标更新、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建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能力体系构建等方面,研究传统冶金——材料专业链群改造升级路径和措施等。目前,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相关文献资料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而对于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传统高职工科专业升级改造方面的文献资料还比较少。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新兴行业的不断涌现,传统制造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下,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模具是“万业之母”,在制造业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7]。制造业的创新,模具行业是主战场。本文以高职传统工科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调整等方面探讨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促进专业建设向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方向转变,以适应现代制造业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的发展需求。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机电技术专业群相关专业教师积极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推行校企协同育人,践行“五对接”[8](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在学院政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指导下,组建了福州市电子信息与机械行业、福州市青口投资区和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深化产教融合,与福建省机床工具行业协会、福建模具工业协会等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并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培训中心、应用中心及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创新实践“地方政府支持、科技园区介入、行业学会指导、学校和企业主体参与”的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形成了专业共建、师资共培、人才共育、基地共建共享的“四共”运行机制和“政府主导、行业对接、产教融合、共建共赢”的合作办学长效机制,实施“政行校企共育、能力递进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重构课程体系结构

(一)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9]。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的关键是课程体系重构。重构课程体系时,结合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跨界融合能力的需求,创新“能力本位”课程设置模式,将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全部能力为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10],按能力标准设置课程,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而人的一生都是学习过程,应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解决矛盾能力、心理承受力和合作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内容,才能满足新经济发展要求。新工科人才不仅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现有的问题,而且有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解决未来发展出现的问题,从而探索建立一种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厚基础、强能力、多方向”的课程结构模式。厚基础并不只是多开设专业基础课程、拓宽知识面,而是厚在专业基础课程的质量上。通过集中优秀师资力量,开发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将专业基础课程建成专业平台课程,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鼓励专任教师积极开设公共选修课,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修相关课程,以拓宽知识面。强能力是指各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解决矛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即以关键能力为出发点。高职院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一般只有两年半时间在校内学习,学习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要更多地注重能力的培养而非只是知识的获取。多方向是指以专业群基础发展平台课程组织教学,前1—2年打基础,在专业群内进行普通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同时还进行专业技术和技能的训练,打好较为扎实的职业素质基础。后1—2年根据市场需求和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兴趣确定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整合和模块教学,同时进行技能达标模块的整合并进行强制性训练。

(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紧跟现代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区域模具制造行业的精准调研,深化产教融合,依托机电技术专业群的福建省服务产业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以及相关的技术培训中心、技术应用中心、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模具数控加工实训平台、模具成形实训室、模具展示室等实训场所,并结合学院工科强校的定位,融入当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对应职业技能竞赛赛项的要求,调整专业建设方向为模具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服务福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养会设计、懂创新、能制造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课程体系重构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遵循“能力本位”课程设置价值取向,建立“厚基础、强能力、多方向”的课程结构模式。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步骤,将典型工作任务组成的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处理,形成了行动体系的学习领域课程。新的课程体系由通识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组成,各学习领域与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根据图1所示的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按照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包括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体系构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

(四)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究

创新能力既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新工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创新人才的培养[11]。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创新观念、创新欲望、创新毅力、创新兴趣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现象[12]。学生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其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维度进行改革创新。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依托学院政校企合作平台、创新创业实训室平台、工学结合实践项目平台、科技创新团队平台、第二课堂活动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平台、创新创业竞赛平台等实践平台,重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并将创新基础、创业基础、产品创新设计、创新综合实践等创新创业类课程融入课程体系。通过实施专业课程“一课一创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将创新思维、创新理念融入课堂教育。在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塑料模具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践等专业实践课程中,引导学生根据项目任务进行创新,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考核时,增大产品结构、工艺创新能力的考核比例,并通过第二课堂、创新设计工作室、3D创新协会、创新创业竞赛等途径,引导学生创新创业,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从而形成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专业训练、专业实践等层次递进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三、结语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学院通过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促进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升级改造,将区域企业转型升级急需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依托学院创新创业平台,突出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层次递进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专业与区域产业的融合度和贡献度。

作者:赵仕宇 林峰 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