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模具设计探讨(3篇)范文

高职模具设计探讨(3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模具设计探讨(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职模具设计探讨(3篇)

第一篇:高职模具设计类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

在教育教学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培养综合性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为提高教学效果,高职学院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应当坚持工学结合,以项目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继而培养出具备较强技术性的应用人才。本文就高职模具设计类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

高职;模具设计;教学内容

1前言

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均实行不同程度的改革与创新。高职模具专业课程的两大核心就是设计模具与制造模具。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与课程定位,高职院校在模具设计类课程教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模具设计课程与模具制造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模具操作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而模具设计不仅具备较强的实践性,还有着非常强的理论性。针对该课程教学特点高职学院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在一起,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

首先,教学内容顺序。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讲解每一种成型的工艺,并介绍模具结构和动作原理,随后根据工艺成型的过程讲解不同部分工艺的设计,最后结合模具设计实例。高职学院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均是将本科院校比较难懂和抽象的理论删除掉,增加少量模具设计的例子编写[1]。每一种模具的成型方法与设计方法,均根据编排的顺序进行介绍。最后才是模具结构。关于成型工艺部分,理论性非常强。为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教师采用实验实训课,也难以保证学生能够抓住其规律。如果教师在一开始就讲授这一部分的内容,学生难以掌握里面知识的重点部分。针对该学科的特点,教师如果首先讲解模具结构与相关的动作原理后,再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就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知识的欲望。在此过程中,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习的内容知识。或者是在学生具备模具结构与动作原理知识后,再设计模具不同功能,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简单案例同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案例教学,可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在一起,且还可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其次,三维模具CAD等的融入。在模具设计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计算机软件设计技术融入于手工设计中。通过调查可了解到,三位CAD/CAM软件在模具企业中已经获得广泛的应用。在设计较为复杂的大型模具的时候,模具CAE在保障质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三维CAD技术,不仅可缩短模具设计时间,还可推动CAD/CAE的应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将UG、Pro/E或Catia作为专业学习课程。一般情况下,开设模具设计课程类专业学院,均会有一门专业的软件课程。但是软件具备的功能非常强大,教师通常会将重点集中在比较常用的三维建模方面,致使模具设计很难深入的讲解。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将软件应用融入于其中,这样就可促使模具设计与软件教学相互巩固,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模具有很多种类型,且设计非常的复杂。为促使学生能够很快的领会,可利用相对经典的案例教学,促使学生掌握相对基本的模具CAD方法,从产品的三维建模开始,创建经典模型。教师教学活动开展,利用软件相关功能,可直观、清晰、多方位的展示模具结构,同时还可拆分演示。这样学生就可认识不同零件工程的表达方式,有利于学生认识模具结构。因此,学生完成模具设计后,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有效激发求知欲。最后,实践教学。就模具设计课程来说,实践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还是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模具拆装实验室是重要的理论支撑。在模具拆装教学中,学生可认识不同类型结构的模具与零件,同时还认识到相互装配关系、拆卸与装配的步骤。对于初学者来说,认识模具装配图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经过实体观察,并对对照实物装配三视图,可提高学生识别模具图与绘制模具图的能力。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教师应线实践后理论,或实践课程与理论教学进行穿插,相互协调,由此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

教师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不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取舍,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开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2]。就模具设计类课程教学而言,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方法是比较适用的两种方法。讲授方法比较适合应用于模具设计理论中,案例教学则可将企业比较典型的产品作为载体,并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来展开教学。这样在模具设计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同时,案例教学可为学生学习提供一种借鉴与模仿。当然,在教学期间教师可穿插启发式教学方法,以此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根据讲授的内容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可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

4结语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其特殊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应当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的特征,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薛春娥.关于高职模具设计类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20(1):70~72.

[2]曾安然,袁淑芳,李云龙,等.高职院校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模具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模具工业,2014,13(2):73~75.

作者:秦传伟 单位:江苏省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职模具设计课程中项目驱动法的应用

摘要:

为适应现代化的教学发展趋势,教师必须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文章就项目驱动法在高职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高职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应当坚持工学结合,以项目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备较强技术性的应用人才。

关键词:

项目驱动;模具设计课程;高职教学

1项目驱动教学概述

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是通过项目活动展开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核心是项目,在整个教学活动实施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使其获得相应的技能。学生逐渐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同时对已获知识内容进行巩固、深化理解,直至可以学以致用,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项目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与需要完成的任务采用项目的模式分配给学生,随后学生就以小组或者是个人自主设定完成步骤。在这样一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可以一边学一边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更有效地提高动手能力。

2项目驱动教学的原则

首先,项目的选择。教师选择具体项目时,应根据模具专业岗位技能需要,并结合学生现有专业知识水平。在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后确定具体的项目教学。项目所应用的理论知识应围绕工作任务而展开,学生能够在现有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保证项目的完成能够符合职业标准,体现具体的技能、态度与知识等各方面素养。其次,体现出操作性与针对性。高职院校模具设计教学,采用项目驱动模式,项目与企业贴近的同时,还应体现出实践性与针对性,并且符合学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最后,教学内容遵循次序性。在设计项目的时候,应从大的范围着眼,以此就能够确定具体项目在所能够培养学生的具体能力与素养。让学生完成基本的技能训练后,逐步进行深入训练,保持循序渐进的模式,就能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3项目驱动教学在模具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顺序。教师在安排教学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讲解每一种成型的工艺,并介绍模具结构和动作原理,随后根据工艺成型的过程讲解不同部分工艺的设计,最后结合模具设计实例。高职学院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均是将本科院校比较难懂和抽象的理论删除掉,增加少量模具设计的例子编写。每一种模具的成型方法与设计方法,均根据编排的顺序进行介绍。最后才是模具结构。关于成型工艺部分,理论性非常强。针对该学科的特点,教师如果首先讲解模具结构与相关的动作原理后,再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知识的欲望,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习的内容知识。

(2)三维模具CAD等的融入。在模具设计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计算机软件设计技术融入于手工设计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将UG、Pro/E或Catia作为专业学习课程。一般情况下,开设模具设计课程类专业学院,均会有一门专业的软件课程。但是软件具备的功能非常强大,教师通常会将重点集中在比较常用的三维建模方面,致使模具设计很难深入的讲解。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将软件应用融入于其中,这样就可促使模具设计与软件教学相互巩固,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模具有很多种类型,且设计非常的复杂。为促使学生能够很快的领会,可利用相对经典的案例教学,促使学生掌握相对基本的模具CAD方法,从产品的三维建模开始,创建经典模型。教师教学活动开展,利用软件相关功能,可直观、清晰、多方位的展示模具结构,同时还可拆分演示。这样学生就可认识不同零件工程的表达方式,有利于学生认识模具结构。因此,学生完成模具设计后,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有效激发求知欲。

(3)实践教学。就模具设计课程来说,实践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还是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模具拆装实验室是重要的理论支撑。在模具拆装教学中,学生可认识不同类型结构的模具与零件,同时还认识到相互装配关系、拆卸与装配的步骤。对于初学者来说,认识模具装配图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经过实体观察,并对照实物装配三视图,可提高学生识别模具图与绘制模具图的能力。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教师应线实践后理论,或实践课程与理论教学进行穿插,相互协调,由此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项目驱动教学在模具设计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践中可了解到项目教学方法有较多的优势。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期间,需要注意2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重理论,轻实践。模具设计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采用项目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教学如果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在一起,将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但是从实践调查中了解到,课程设计教学仅仅占据16%,理论讲学占据84%。根据教学现状可了解到,为学生后期就业着想,课程过于偏重理论化,忽视实践性教学,致使项目教学难以在实际中取得相应的效果。其次,理论教学与实践难以有效的契合。通过调查可了解到,在项目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围绕着某一项目设计展开设计教学,且设计教学的内容非常简单。冲裁模版已经在企业中被淘汰,教师仍要求学生设计。教师这样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很明显失去项目教学的本来意义。项目教学本就应当围绕当前市场模具展开设计,而不是停留于过去理论设计阶段。这样设计教学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长期以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理论知识难以扩充,实践能力明显不能提高。

5结语

就高职模具设计教学的现状来看,项目驱动教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这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教学更能够满足当前教学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作者:陈坤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系

第三篇:高职模具设计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

结合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高职模具人才的需求状况,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应用型、技能型模具技术人才。提出专业建设与发展要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相匹配,不断改革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凝练专业特色,改革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体现高职技能型、应用型模具人才培养的特色。高职院校还应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努力搭建学生与企业的直通桥梁,促进学生就业。

关键词:

模具人才;专业建设;实践教学

1引言

模具是以本身特定的结构形式通过一定方式使材料成形为制品的工具,模具是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工业之母”、“金钥匙”、“金属加工帝皇”、“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模具工业是技术与资金密集型的装备型产业,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实施领域。机械、电子、轻工、汽车、建筑等支柱产业都要求与之相匹配的模具技术为其生产提供保证,可见,模具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工业制造水平的重要体现。我国模具工业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在大型、复杂、精密、高效、长寿命等模具技术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就整体而言,在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工艺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模具产品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也有待提高;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先进辅助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有待普及;精密化模具、多功能复合模具、高压注射成型模具等高新技术亟待发展;优质模具材料、智能化表面处理、模具高速扫描等先进制造工艺还有待引进与推广[1,2]。由此可见,我国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产业急需层次合理的各类模具人才,特别是掌握了模具系统专业知识、具备熟练CAD/CAM/CAE应用能力、又能够面向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模具人才。

2高技能、应用型模具人才需求状况

模具是机械、汽车、电子、家电等众多工业产品的基础工艺装备,我国正处在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有“世界工厂”之称。快速崛起的中国制造产业对模具品种的需求在数量上不断攀升,在质量上要求越来越高,更需要大量的模具专业人才。据估计,未来5年对模具设计、模具维修、CAM/CNC工程师、数控编程等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1500万[3,4]。人才短缺是目前制约我国模具技术水平和模具行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基地对有较强操作技能和一定技术水平的中高级模具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据《上海人才市场报》报道,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模具设计、模具开发、模具维修人员等非常紧缺,在上海普通模具技术人员的月薪为4000元左右,高级模具设计师月薪在8000元以上。而在广东东莞等地,一位具有较丰富工作经验的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工人的年薪常超过10万。来自东莞人才市场的消息称,随着东莞制造业名城的打造,现有的模具设计和数控技术人才远无法满足东莞制造业的实际需求,模具设计与开发、模具维修、CAM/CNC工程师、数控加工等已成为东莞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东莞目前至少紧缺2000名高级模具人才,在Pro/E、UG等软件应用方面有工作经验的塑料模、冲模、压铸模、挤出模等领域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更是十分紧缺。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国家正积极打造各个地区的制造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由此,对模具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模具人才需求旺盛。而目前我国模具人才的培养远不能跟上工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虽具备较强机械设备的操作能力,但模具设计、CAD/CAM/CAE软件技术的应用能力不强;而普通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虽具备较高理论水平,但缺乏实践能力与经验,短期内也无法满足企业生产实践的需要。一位优秀的模具工程技术人才不但需要受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更需要有长期积累的生产实践经验。高职模具人才培养最为突出特点是能够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高职模具专业教育强调校内外实训基地,如模具制造车间、数控加工车间、模具结构实训室、模具测量技术实训室等的建设与应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设备操作技能;高职教育更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紧密联系企业的生产实践,为学生的“生产实训”、“顶岗实习”以及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提供场所,也为学校、学生、企业架起了直通的桥梁。

3改革与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模具专业培养具备一定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维修及质量控制、CAD/CAM/CAE软件应用等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主要从事模具设计与开发、模具制造工艺编制、模具制造设备操作、模具维修等生产实践的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模具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专业和优势专业,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也是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的精品专业和特色专业。模具专业每年招生3个班级,招生人数100人左右,生源充足。多年来,模具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了学院学工部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工作现状的调查与统计,一方面是为了加强毕业学生与母校的感情,扩大学校的社会声誉与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与工作的相关信息,这些重要信息的反馈是我们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因为毕业生的就业与工作就是一个社会检验过程,反映了培养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反映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水平。模具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正是需要结合实际,抓住学科与专业建设机遇,不断总结模具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优化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逐步凝练我校模具专业特色,培养具有我校特色的技能型、应用型模具技术人才。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具体体现,模具专业课程通常包含专业基础类和专业技能类两大体系。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模具制造工艺学、公差与配合、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等。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实践类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以及各类实训,如钳工实训、模具拆装与测绘实训、车工实训、模具数控机床操作实训等。专业课有塑料模具设计、冲模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CAD/CAE/CAM应用技术等。由于各高职院校模具专业的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办学条件不尽相同、专业所依托的院系不同,更是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因此,强调区域产业与就业结构相匹配的模具人才的培养也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代表性的高职特色专业课程、特色实践教学项目、主要职业能力培养、主要就业方向与岗位情况如表1所示[5,6]。由表1可见,各院校努力结合本校的实际,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发挥地域优势和学科优势,开设特色专业课程和特色实训项目,培养能够胜任特定工作岗位的高技能应用型模具人才。模具专业是应用型专业,更是复合型专业,专业课程种类多,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涵盖了冲模、塑料模和压铸模等领域。各校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都应能体现自己的特色,不能盲目趋同,而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专,突出某一专业方向岗位能力的培养,不但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而且体现了本校的模具人才培养特色。我校的模具人才培养是在借鉴其他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和优化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逐步探索出适合我校校情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我校的模具专业特色鲜明,培养特色模具人才。简言之,我校的模具专业在多年的实践办学基础之上凝练出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即专业课程体系以塑料模为重点,兼顾冲模、压铸模设计与制造。模具人才培养以特色课程体系和特色实践教学项目建设为重点,立足衡阳,辐射全省乃至周边省市,培养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匹配的应用型、技能型模具人才。

4改革和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应用能力”、“技能能力”、“职业能力”等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所在。而实践教学是培养这些实践能力的唯一有效途径,实践教学也是专业建设的主体内容,是高职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7,8]。高职模具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复合型专业,学科覆盖面广,专业应用性强。专业实践教学事关学生实践技能能力的培养,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相当比重,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体现。虽然全国有上百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模具专业,但是由于各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理念不同,专业建设与发展历程不同,专业办学的现状,特别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也就存在着较大差异。合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就是要依据模具专业学科特点,合理设计实践教学项目,逐步完善从“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的完整实践教学链,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符合本校校情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不断改革和优化,才能真正突出各个职业院校模具人才培养的特色。我校模具专业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的项目、学分、学时、开设学期安排如表2所示,总学分为41,这仅是集中性实践教学项目,如果加上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项目以及工学结合的实践项目,那么实践教学的学分占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总学分的70%以上。

4.1完善校内实训项目丰富实训形式

实践教学对于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职专业的实践教学渗透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有集中性的实践实训,也有分散性、实验性的实践;有针对某一岗位技能的实训,也有综合性的职业技能的实训。就模具专业而言,主要有模具装配、调试、维修实训、模具设计实训、模具制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而校内实践教学又是整个实践教学链中的初始阶段——“基础实践”,是学生初步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校内实践教学要发挥学校人才资源优势,在学校现有实训仪器与设备的基础上努力开发新项目,创新和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校内实践教学要根据模具相关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设计实践项目以培养学生初步职业技能能力。同时,应结合本校实际,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如尽量实施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开展“教”、“学”、“做”三合一的教学活动。近年来,我校模具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是湖南省高职院校的精品专业与特色专业,也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在这些专业与学科建设平台的支持下,模具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逐步改善,逐步建立了各级实训中心,如数控加工实训中心、特种加工实训中心、机加工实训中心、模具安装、调试、维修实训中心、快速成型与逆向工程实训室、材料实验室、模具CAD/CAE/CAM实验室等。与此同时,模具教研室专业教师群策群力,结合实际,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改革和完善校内实践项目,建立了与之匹配的实践教学项目与模块,如模具钳工、车工与铣工实训、模具制造与加工综合实训、模具零件热处理实训、模具安装调试及成型设备操作实训,模具CAD/CAM实训生产实习等。

4.2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学生与企业的直通桥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特点。因此,加强校企合作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必经之路。企业具备科学规范的生产实践管理经验,具有较雄厚的技术力量,拥有校内实训基地不具备的大型、精密的专用设备仪器。实训教学可以大胆地放到合作企业的生产中进行,使校外实训与校内实训实现互补,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配合,既解决了学校的实践教学问题,又解决了企业的生产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招聘架起了桥梁,很好地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9-11]。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应选择专业对口性强、管理规范、岗位需求大、能提供安全保障和共同承担管理责任的大型企业。校外实训基地不但是学生的实训场地,也应是“双师型”教师培训的基地,是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和师资培养的重要平台。在学生实训实习和顶岗实习期间推行工学结合,双导师制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即学校选派专业教师作导师,下企业指导学生理论学习,企业选派技术人员作师傅,负责学生岗位技能的传授。专业教师不但在企业的实践教学中完成了工作任务,也使自己的实践技能得到了提升。我校模具专业与十余家企业长期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每年可以分批次到这些企业进行项目实践教学、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学生有机会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对将来自己从事的职业岗位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自己今后踏入社会也有充分的准备,增强了自己的见识,也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我校模具专业每年有80%以上的毕业生是到这些实习基地的企业就业,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有半年之久,学生毕业后直接成为正式员工,也省去了企业招聘员工后的漫长培训过程,对学校和企业都是双赢的。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不但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场地,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搭建了与企业直通的桥梁[12,13]。我校模具专业教研室每年暑假轮流派遣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生产实习,专业教师依托企业资源开展应用性课题研究,实训基地也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14,15]。在学校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和鼓励“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大环境下,近年来,派出了多位青年骨干教师等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学习模具生产与制造的先进工艺,带领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的实践课题研究,发表了十几篇研究论文,同时获得了多项模具应用方面的实用新型专利。校企合作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地实行互动、互帮、互助,一方面,专业教师要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跟踪并掌握企业人才需求的最新动态,掌握模具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收集来自生产一线的零件加工工艺、模具设计课题等实例,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要积极参与企业的实践课题研究,参与企业的模具设计与技术开发实践。另一方面,学校要不定期邀请企业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人事主管来校讲学,指导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为人才培养与专业发展献计献策。

5结束语

模具专业集机械制造、材料工程、数控加工、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学科覆盖面广,专业应用性强,是一个复合型、应用型工科专业。高职模具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应用能力”、“技能能力”、“职业能力”等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国内已有近百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该专业,然而各校在办学理念、办学背景、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高职模具人才培养没有现成的、统一的模式,需要结合实际,边实践边改革、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专业的建设应该立足于本校的实际,立足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专业的发展方向要与区域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相匹配,以彰显人才培养特色。总之,高职院校要培养具有特色的应用型模具人才,就应该立足区域的产业结构,同时结合实际,改革与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凝练专业特色;改革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教师“双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努力搭建学生与企业的直通桥梁,促进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文德林.多工位精密冲压模具制造技术与发展[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4(17):25-29.

[2]张立明.我国现阶段模具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师,2008(5):23-26.

[3]梁辉,林茂,张娟娟,等.我国沿海地区高端模具行业发展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10(z1):45-47.

[4]谭平宇,陈京生.模具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模具工业,2010,36(10):11-13.

[5]肖日增.高等职业教育模具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模具工业,2010,36(8):1-4.

[6]蔡健,王薇,刘海明,等.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8):41.

[7]关谷涵.适应企业需求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0):35-37.

[8]邹新斌,孙力,章爱萍,等.高技能应用型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1(8):60-62.

[9]白敏植,张南,叶进宝,等.中东部高职教育校-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协调机制探索——以模具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1,21:25-27.

[10]林明山.基于做中学学中做的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模具工业,2012,38(10):68-70.

[11]安霞.工学结合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电子类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6):88-90.

[12]李耀辉.高职模具专业校企深度融合共育人才模式探讨[J].职业,2014,26:15-18.

[13]李潍.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实施企业化教学行为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6):15-17.

[14]刘志鹏.关于高职教学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8:6-8.

[15]王春艳,陈国亮.“双职双岗”高职模具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5(2):23-35.

作者:张红英 欧阳八生 刘红燕 李淑英 陈黎明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