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析城市中心区线性滨水空间设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满足何种程度的公共性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论文在考察禹城市洛北干渠现状环境并充分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洛北干渠的文化特性加以分析,对项目进行相应的重新设计和改造,以期得到一个兼有休闲娱乐和文化宣传功能的景观园林。
【关键词】城市线性滨水空间;洛北干渠;景观设计;文化契合
1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不断快速发展,国内各大中城市的景观面貌日新月异,对城市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河道空间的改造和重新设计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法和正确的设计程序至关重要[1]。
2城市滨水空间改造的意义
2.1改善生态环境方面
简单的滨水空间绿地不能承载生态改善的功能,而改造后的绿地由于植物数量的增加以及水体的净化使环境对外界污染的消解能力增强,进而提升了环境对污染的抗性。
2.2展示城市文化形象
位于城市中心区的线性滨水空间,相较于面状或块状的绿地,其空间的延展面较长,场地走向多灵活多变,因此,与人们接触的机会也更多,并且可以此优势条件作为城市文化形象展示的窗口。
2.3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由于滨水空间地块的狭长特性,会串联各种性质的城市区域,其中居住用地是很重要的成分。因此,滨水区的改造,应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活动需要,整合市政公共绿地,提供给绿地周围居民更多的休憩娱乐空间,对社区活动的组织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城市中心区线性滨水空间改造的基本策略
3.1了解当地文化
挖掘城市文脉,增加场地设计与当地文化方面的契合度,恰当选择设计主题,指导设计具有当地特色而具有不可复制性。
3.2现状环境分析
现状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分析现状用地性质及其周边情况,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加以分析并进行适当的迎合,对地块不同区段的功能进行合理定位,针对周边不同性质的区域提出相应设计方式和手法,分析人流出现较多的区域作为重点区域进行打造。
3.3合理设计
运用景观增加人们参与滨水空间活动的机会,提高设计场地的利用率,增强绿地的观赏性和游览的趣味性。合理组织交通游线,利用视觉的廊道使滨水景观渗透到城市环境中,进而增强地块与城市之间的连接和互动。
3.4合理组织周边交通
梳理场地周边的市政交通,增强场地的可达性。可达性是评价滨水空间吸引度的重要指标,作为城市文化宣传的窗口,滨水空间应拥有充分的可达性才能具备一定的城市宣传的力度。
3.5加强宣传力度
增加对城市中心区滨水绿地的引导宣传,提升使用者对地块的感知度,能够在文化宣传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使用者。
4城市滨水空间改造的方式和手法
4.1根据周边环境对场地的需求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改造方式
可以采取以下改造方式:(1)与周边环境功能相隔离。对于周边场地,改造后的滨水空间作为一个新的设计区域,无论是设计风格、新与旧、所具备的城市功能甚至是对环境的影响都可能有着巨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并不能仅通过改造就能化解。因此,新旧环境在地块的边界碰撞,与其强硬地迎合周边环境的干扰,不如直接与外界相屏蔽,独立地创造出宜人的室外空间。(2)配合周边环境的功能营造景观。然而并非外部所有场地都独立于滨水空间,当外界地块对绿地有较大的依赖性时,应充分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居住用地或有公共建筑出现时,绿地的设计应充分提供活动空间,满足人群休憩、娱乐或日常活动散步的需要。设计方法上可以预留一定的视线通道,运用借景的手法使二者之间的景观相互渗透和融合,交相辉映,形成模糊的空间边界,在这里内外环境的渗透于交叉得到了最好的诠释。(3)完全延续周边环境的功能营造景观。而当外界环境的功能不足时,滨水绿地甚至可以完全延续外环境功能,彼此统一形成一块全新的空间环境。
4.2城市中心区线性滨水空间的设计手法
设计方法方面,除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由于场地还承担着城市文化形象的对外宣传作用,因此,应特别注意控制场地内外视线的交流。人流交汇处也正是视线的交汇之处,这样的场地应经过特别的考虑。增强景观的地域特征,借助地形和植物的搭配突出景观的重要性,同时设置点景雕塑,以达到文化宣传的目的。通过鲜艳的颜色或突然增大的体量也可以起到吸引人们视线的作用。为了突出场地的地域特色,可以选择当地特有的材料,或使用特定时代的营造方法,使人们对自己城市的文化产生共鸣。另外,设计一些标志性的图案并在场地的铺装或设施上反复出现是一种讨巧的方式,能够简单快速地标记出场地的特性。
5禹城市洛北干渠景观改造
5.1背景条件
设计地块位于山东省禹城市中心区,全长约5400m,贯穿城市。设计地块两侧分别包含了居住小区、政府大楼、公园以及污水处理厂等多种性质的城市用地。且由于场地的狭长特性被几条城市干道分隔。
5.2文化探寻
禹城市与大禹治水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因此,在设计之初,设计师选择大禹治水的过程作为本次设计的主题,依照城市道路对设计场地的分段,将每个不同的区段对应一个大禹治水的阶段,分别为:千古神功、规圆矩方、羽民安乐、仪醪醇香、贝丘春色、濬湖卧虹、堰塞锁津、顾城遗韵、牧金铸鼎、绿蒲清源。而之后的设计则各自围绕其设计主题进行。
5.3设计手法
城市道路的交叉口是城市文化宣传的重点区域,在这里设置主题广场,一方面便于城市居民的活动,另一方面由于车流的带动作用使这样的地块能得到更多的关注,进而达到宣传的目的。而紧邻城市居民区的部分应适当设置游步道、小型广场和休息场地,因为场地狭长,游线的规划与水体应有一定的进退关系,水体在游赏的过程中时隐时现,使人得到观赏水景的乐趣。在中心段周边出现了运动场,因此,在设计中呼应了运动的主题,增加了运动地块的布置,使之与周边地块形成了新的更加完整的功能性用地。
6结语
城市中心区的滨水空间不再仅仅是一个以防护功能为主的绿地,用地性质的转换,绿地功能的增加以及对其需求的不断积累,需要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的参与。如何协调滨水空间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如何创造更加宜人更加舒适的景观环境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禹城市洛北干渠景观改造项目的出现,只是类似项目在景观方面的初级的探索。希望能在发挥滨水空间的价值和延续城市文化特点的方面对之后的项目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涛.试论城市带状绿地的发展与功能[J].安徽农业科学,2004(5):963-968.
作者:王爽 单位: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