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材料在室内空间设计的构建研究范文

材料在室内空间设计的构建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材料在室内空间设计的构建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材料在室内空间设计的构建研究

1材料偏离提高空间审美情趣

所谓“材料偏离”即是对材料认知习惯性、自动性、平淡性的表达常态加以违背,对不寻常、非自动、间断性的材料感知保持开放、敏感的态度。材料偏离是将规范的材料的使用形式加以偏离,破坏,背离,重构,以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使其给人一种陌生化的知觉感受。新形式的出现并非为了表达新的内容而是为了替代已失去艺术性的旧形式,而是为了产生赏心悦目的审美体验。在空间营建过程中材料使用的偏离主要体现在对材料界面特征的偏离,对材料用途的偏离及材料建构方式的偏离三个方面。

1.1材料界面特征的偏离

材料的表面属性特征都代表其各自的材料语言(如钢铁给人坚硬的感觉,纸给人的朴素整洁的感觉,玻璃给人清澈光滑的感受等等。)在实践中使用这些材料的时候,常对材料的表面进行拉伸,褶皱,腐蚀,嵌入等处理,将材料赋予新的视觉特征,也可以把这个过程称作为材料的二次设计。例如钢板的坚硬早已成为人心中固有观念定式,而将钢板表面经过大弧度的凸凹处理,在视觉上赋予钢板柔软的特征,降低钢板的坚硬视觉特征,造成一种在同种材料上的极端属性冲突现象;将平整的纸张褶皱,将造成一种具有纸张质感的褶皱表面效果。这种无论是极端的冲突想象,还是褶皱的表面效果都将成为空间设计的有力造型手段,瑞士建筑师吉贡-古耶(GigonGuyer)在对罗梅赫兹博物馆进行设计的时候,在材料运用上采取了将预置的混凝土墙板中加入了石灰石和铜粉,伴随着水流的冲刷铜粉颗粒在空间中氧化反应,在墙面上会留下一道道自然地绿色痕迹,让墙面来记录时间的流逝,这些手法都是在在突破人的固有知觉经验,创造新奇的心理感受,以此达到设计师的设计诉求。

1.2材料使用功能的偏离

材料使用功能的偏离是指我们在设计中要突破材料使用方式的思维定式,创造新的形式以产生悦人悦心的审美体验,这需要挖掘材料属性,更新材料的使用方式,例如在满足室内空间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可将建筑材料创造的运用到室内空间设计上,将建筑中常见的建筑材料(欧松板,镀锌铁丝网,混凝土,空心砖,粘土红砖等)经过简单的处理运用到室内空间设计中,材料从室外转向室内的同时,在材料没有化学属性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却增强了空间的新奇感受。在视觉上给人造成了一种陌生化的感觉,正是这种“陌生化”使人的感之与空间形象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观者能够更好的去感知空间情境。

1.3材料组合方式的偏离

界面图形的构成方式创新增强了材料的视觉表现张力。在满足空间建构合理性的前提下,打破固有观念探索新的组合方式,运用材料的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视觉元素来形象化,空间情境需求决定了材料在空间上如何组织、排列,构成方式可采用材料的分离、强调、覆叠、透叠、结合、减缺、差叠,重合等。

2材料对比强化空间视觉冲突

材料对比,是把具有知觉现象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两种材料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空间中材料对比的手法,有利于强化空间的视觉冲突,突出材料表面特征的表现张力,加强空间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主要通过几下三个方面的对比来强化室内视觉刺激强度。

2.1制造工艺对比

相同材料的不同工艺能够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常对同种材料进行不同的工艺处理,通过不同的构造方法能够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能够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受。为了增强室内空间的设计意图的实现,常对材料进行二次工艺处理的方式来达到设计目的实现。

2.2表面特征对比

材料的表面具有其质感、触感、纹理、材质、温度等属性,在实践过程中对比呈现的方式并非是单一形式的作用,而是若干形式共同作用于一个设计目标,如在追求质感对比的同时,触觉,材质等形式共同发挥作用。运用两者材料语言的反差,激发空间视觉的冲突,激发空间环境情趣。

2.3材料呼应强化空间连续互动

材料呼应是空间材料表现方法之一。是指在空间中不同区域选用的相同材料,这样会在视觉上彼此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使空间情境达到均衡、和谐、含蓄的知觉体验效果。室内空间的连续主要通过材料呼应、形体呼应、构成方式呼应、色彩呼应等形式。呼应加强空间的联系,增强空间的整体感觉。在进行室内空间视觉序列处置上,可通过在室内整个序列上多设置具有相同因素的视觉形态,进而加强空间的连续感。强化室内环境的整体感觉。

3结语

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的需求,完成人的审美体验,依据人的知觉感受特征而展开空间设计,让材料的运用更加贴切的表达设计意图,在设计实践中对材料的使用不应局限于材料结构属性,而应不断拓宽材料的表达语言,拓宽设计路径,给设计实践提供更多的可能。

作者:朱玉凯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