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食品类科普性微课程设计范文

食品类科普性微课程设计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食品类科普性微课程设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食品类科普性微课程设计

摘要:针对人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需求,利用泛在学习理念进行食品类科普性微课程设计。以食品安全与选购为例,对微课程设计的依据、微课的开发与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以期为微课在大众学习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关键词:泛在学习;科普性微课程;食品安全与选购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食品安全素养亦是社会公众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网络广泛覆盖、信息极易获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所关注的信息获取途径极其便利,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信息,即泛在学习[1]。技术的进步,信息的膨胀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具备基础知识、素养较高的人群,可以通过便捷的方式获得正确有效的信息;然而,对于基础薄弱、科学素养较低的人群,往往无法从庞杂的信息中获取正确且有效的知识。对于食品安全相关知识,以上问题尤其突出。前期调研表明,当前,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及选购的知识已经达到渴求程度。食品安全教育在各年龄段、各文化层次的人群中都需求甚高[2]。我国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世纪初的水平。食品安全素养作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成分,食品安全科普任务任重而道远[3]。食品安全科普性微课,是以食品安全为知识核心,面向大众,以提高公众食品安全素养为目的的知识普及型学习资源。食品安全科普性微课以泛在学习的模式进行教与学,本文将以食品安全与选购为例,阐述食品类科普性微课程设计。

1泛在学习理念下的微课程设计

依据泛在学习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学习及教育理念,泛在学习概念源于泛在计算。将泛在计算引入教育领域,旨在泛在计算的基础上,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信息[4]。目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及城镇,随着网络的全面覆盖,个人通讯设备的普及,泛在学习的硬件设施已经成熟。微课,作为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非常适合各类人群在泛在学习的理念下,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食品安全与选购系列微课程作为食品安全类科普性微课,基于泛在学习理念,以食品安全知识系统性、论述科学性、形式趣味性为依据进行设计构建。

2微课的开发与教学设计

科普性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需要个人通讯设备作为传播载体,可以通过碎片化学习,达到知识普及的目的。在开发过程中,以短小精悍为原则:短,是指一个微课在学习时长上不超过5min,以2~3min为主,甚至是不足1min,根据内容,阐明一个知识点即可;小,是指微课视频的存储小,基于个人通讯设备容量有限,较小的存储量有利于下载及保存;精,指内容的选择上精挑细选,通过系列微课程的学习,能够对学科知识有系统性的了解;悍,指微课的学习效果好,实用性强。

2.1微课主题设计

食品安全科普性微课要兼顾科学性、科普性的特点,由于受教人群范围广,文化层次不一,从学龄前儿童到老年人,以及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生,都是科普对象。因此,在选题上要以专业性为基础,以趣味性为表现形式,易懂且兼顾知识系统性。食品安全与选购科普性微课程,以案例为载体,根据食品安全风险来源、食物选购与储存、膳食指南三个主题设计系列课程。以第一系列为例,食品安全风险来源分为4大部分,分别是来源于食品自身的安全风险,食品加工、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风险,外界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有意加入所致食品安全风险。每一部分根据热门案例,设置相应的主题。以来源于食品自身的安全风险为例,微课主题将以常见的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每一个微课介绍一个风险因子。例如,微课主题之一“为何有拼死吃河豚之说”,分析来源于河豚的天然毒素,明确食用河豚的风险及注意事项,并进行思考。主题设计过程中兼顾系统及可拓展原则。首先是课程体系系统性强,食品安全与选购在微课设计中,对于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在每个微课中明确并突出,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针对性,目的明确。其次是主题设置过程中案例的更新及可拓展,有新的食品安全案例发生可以及时补充及分析。

2.2教学活动设计

2.2.1教学平台设定

食品安全与选购系列微课程主要以公众微信号的形式在微信平台上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对象,同步开展线下科普活动,亦可作为高校通识性课程的辅助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公众可以通过添加微信号的方式随时随地对所关注的内容进行学习。

2.2.2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频率为每周一次,已学习过的微课可以无限制复习。每个主题微课教学活动过程持续时间约30min。(1)精心选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任务,必须精选微课的主题。选择主题的原则是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技能点和有趣的知识点。重点如食品的腐败变质,有趣的知识点如毒蘑菇巧鉴别;技能点如榴莲的选购技巧等。(2)快速有效切题。由于以微课视频为载体,时间短,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必须快速有效切入主题。例如,以大豆中的天然有害物质为主题的微课教学中,以豆浆没有煮熟导致食物中毒为案例,快速切入主题,引出问题,进入教学。(3)教学过程中线索清晰。进入微课教学后,尽可能沿一条线索进行教学,围绕这条线索有逻辑、有层次地展开,对于重点、难点部分,教师在线引导加以强调,所举案例宜精不宜多,避免引出新的问题。(4)教学过程中亮点突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要注意使微课有自己独特的亮点。在科普性微课中,这个亮点可能直接成为大众深刻理解这一知识点的利器。亮点的体现形式主要是风趣的语言、深刻的案例及精美的视频制作等。(5)利落收尾。每一主题微课结束时要进行概要性总结,好的总结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总结后应预留思考题,检验学生学习该节微课的效果。根据情况,收尾处也可以介绍与学生互动的平台(微信公众号、相应的线下活动)以及主讲教师的联系方式等。(6)激励与竞争。与传统课堂教师控制为主不同,微课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掌握主动权,尤其是公众号上的往期微课,没有教师的在线参与。因此,在微课教学视频中就应设置一些激励与竞争机制,以引导学生完成微课的学习,而不是中途将微课视频关闭。例如,设置在线提问,回答可得积分,相应的积分用于换取相应的奖励等。

2.3应用与评价

食品安全与选购科普性微课面向幼儿园、小学、社区进行了多次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并作为专业选修课,面向高职学生进行了教学。从应用情况看,人们面对线上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兴趣很高,普遍反映能在短时间内获取较大的信息,实用性强。缺点在于,线上微课,尤其是科普微课,缺乏系统管理,因此部分学员难以坚持每周一次的学习。针对这一特点,科普微课宜与科普主题活动相结合,进一步开发与完善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宏,王萍.基于泛在学习环境的主题探究学习案例设计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26-132.

[2]张高祯,刘渊博,张贤坤.基于Android的科普食道软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7(2):113-115.

[3]国务院办公厅.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

[4]王怀波,杨现民,李冀红.泛在学习应用研究的发展与典型模式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5(12):18-26,79.

作者:李雅晶 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