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课程设计差异理念意向的构思范文

课程设计差异理念意向的构思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课程设计差异理念意向的构思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课程设计差异理念意向的构思

课程设计注重学习者理论取向势在必行课程设计关注学习者,意在强调人是社会性动物,更是独特个体性的存在。

(一)注重学习者理论取向的人类学基础

注重学习者理论取向,在于人首先为自己而活着。罗素曾经说,人既不像蚂蚁、蜜蜂和猴子那样完全群居,也不像狮子、豹子和老虎那样独来独往,人是半群居动物。是说,人既具有社会性的一面,也具有个体性的一面。正是个体性的一面以及个体间需求的不同,才使人的生存具有为自己而活着的特征,表现出自觉地为自己而活着的自觉行动,具有鲜明的自私自利性。而自私自利性是人思想进化史上的觉醒和进步,是第二次启蒙和教化的结果。这就是1500年左右发生在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把对神的颂扬变为对人的颂扬,提出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口号,强调以人的理性为标准,用人的眼睛观察事物,用人的头脑(理性)判断是非,用人的理性支配自己的行为,不盲目,不迷信传统和权威。

但启蒙运动提出的天赋人权口号,尽管从政治上看具有历史进步性,却把人和人性抽象化,在剥掉人身上的神性、等级差别等属性的时候,连同人的一切社会属性都剥离掉了,剩下的只有人的自然属性,使启蒙运动提出的天赋人权失去了具体的社会内容。因此,第二次启蒙所开启的人性以个体为对象、为载体,促进了人的个性解放,使人懂得了必须为自己而活着。③

懂得为自己而活着、自觉地为自己而活着,以社会的发展为基础。但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了以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近代社会,个人才会意识到自己的独立存在和价值、懂得要求个人的权利,并产生为自己而活着的愿望,表现出自私自利性。正因为此,当社会发展到近代之后,个人才对社会提出了利益要求,社会也必须肯定个人的自私自利性的合法性。然而,如果每个人无限制地使用自己的自然权利,则会导致人人自危的战争状态。因此,在承认个人利己行为合法性的同时,社会也必须对个人的利己行为给以规范和引导。这就是,一方面把个人的利己性作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为了有效控制个人的利己行为,又要建立起发达的法律体系,实现法治社会。于是,觉醒的自私自利意识和被法律所规范的利己行为就是法理的利己性,是近代启蒙运动和市场理性共同建构的产物,它唤醒了个人的权利意识,使人的自我价值的一面得以凸现,为人们要求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二)课程设计注重学习者理论取向的生物学意义

分子生物学也为个人的自私自利性提供了科学说明,这就是“自我”价值在生物分子水平上的表现。比如免疫系统就是在一种自主性的机制之下运行工作:对自我和非我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区别,排除和消灭被辨认出是非我的东西,保护和捍卫被辨认出是“自我”的东西。这样“自我”的概念或自主性就包含了自我辨认自身的个体性原则和珍视这个个体性甚于所有非我的东西的倾向。因此,个体性不仅是差异性和特殊性,“它还是主体性:主体的存在,也就是通过computo具有自我参照的性质,也就是把自我放置在它的宇宙的中心(自我中心主义)。”①在这个意义上的个体—主体是惟一的,无不排他性地占据着它的“我”的位置,因此主体的身份与排他性的原则是不可分离的。事实上生命也正是基于这种“自我”运算,在这种“自我”的努力中形成与实现。没有分子水平上的“自我”运算机体将为不可能。免疫系统是机体得以存活、生命得以正常运作的先决条件,从而使“自我”运算成为生命存在的前提。因而,也就如同在社会中一样,没有每一个个体“自我”地创造生存的条件与空间,没有每一个个体的自私自利,自我的存在不可能,社会也将不复存在,谈论个人及社会的发展就将毫无意义。

因此,分子水平上的“自我”运算恰为人类自主性的体现提供了生物学基础和说明,使人类的自主性概念和自由观念不再是完全意义上形而上学的“成见”。然而,多年来行为主义的观点却一直主张,机体的反应的源泉不是存在于运算的自主性中,而是存在于外部刺激中。而且也被忠实于经典观念并企图建立生命的简化概念的所有理论所努力遮蔽,这就是把人简化为一部机器。从而使决定论的关系总是外在于对象因而也外在于生物。但系统内部的调节功能却表明正是内在因果性与外在因果性相互作用才从而引起并维持一个系统的自主性,即生物的本质特征是存在自己的、通过自己和为了自己的运算。这就是从它自己出发和为了它自己进行运算、决定、行动,因此,是作为任何生物的特点的对自我的特殊的、独有的、优先的本体论的肯定,是进行运算的存在物的主体性的形成。于是,通过为自我进行运算它对于它自己是唯一的。生物的最小行动都是以“我运算”为前提,通过这个运算,个体自我中心地根据它自己来处理所有的对象和资料。因而,主体就是这样一个进行运算的存在,对它来说它处于宇宙的中心并排他性地占据着这个位置:“我,对我来说唯一地能说我。”

但人们曾经过分地习惯于把主体和主观性的概念归结为偶然性、情感性和浪漫性。实际上它们却联系着刻画生物个体性特点的一个主要的逻辑的和组织上的范畴,与自为的组织是不可分的。所以,主体的概念不应被看为次要现象,而应该本体论地处于我们的“生命”概念之中。生物机体从非我中认出自我并组织它的自我,不仅是在分子的转化和再生的过程的细节上,而且是作为一个整体总地进行。在这个意义上,似乎可以认为,这种在细节上和在整体上的自我运算的能力同时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能力。通过自我繁殖在另一个自我中反思自己。但进行运算的主体辨认、认识、运算、决定,又是对它自身是无“意识”的,这种情况之下还根本不可能涉及我们称之为“反思”的东西,因为,那是意识的意识,绝对以意识的存在为前提。

尽管运算的主体都将为自己本身运算和行为,并都将从它的主体的位置上排斥另一个,但在两个同胞彼此认同的过程中毕竟存在着进行沟通与交换信息的可能性,预示着在产生的一些联合体中相互包含的可能。这种联合体对于细胞来说是采取机体的形式,而对于多细胞的个体来说则是采取社会的形式。这就是“每个生物都同时怀有把他者从它的主体位置上排除出去的原则,和在它的主体的扩大的圈子中包含同类的原则。”①意味着总有一些邻近的和感情相似的同类把它当作主体,并同时在互爱的交流中找到主体生活的意义。

因而,主体的概念在最古老的生物身上就已经发源了,但是它又不能被划归为生物性,也并不意味着任何可能的思想形式或意识能够或可能位于基本粒子的层面。但这种最原初的主体性随着动物性、情感性而发展,并在人类身上最终产生这种非凡的独特形态:有意识的主体。指出这一点,一方面在于说明人类主体性的生物学根源;另一方面在于突破决定论的藩篱,承认偶然性或非决定论的存在意义。决定论与偶然性是不可分的,如同自主与依赖不可分一样。因此“我运算”实质上包含着在含糊的、不确定的情形下作出决定的、选择的可能性。就像人类一方面遭受社会—文化的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又创造着属于他自己的个体经验一样。而且大脑越是发达,就越善于对形势进行运算,越善于进行选择,越善于制定策略,从而越逃离决定论的控制并停止机械性的行为。意味着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意识,甚至是不可违背的。因为没有一个个现实的“自我”就不会有一切,没有一个个自我“自我”的和“为我”的努力,也不会有自我,那么一切就都无从谈起。因而,在人的“自我”概念已经意识化,并成为一种独特自我意识的情况下,理应得到尊重与保护。

缺乏自我意识,就不可能体会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难以承担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对学习者理论倾向的强调实质上正是对学习者自我意识的鼓励和维护。教育理应以个人的自我完成为目标,不仅使一个人认识自己的存在,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又维护学生个人的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于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也不在于使他们获得多少知识,而是要激励他们去学会如何学习,增强学生的自由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发现自我的境遇中进行个人的自由发展,“勇于成为他自己”。

课程设计中社会文化需求理论取向的优先性

课程设计对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优先性,可从社会学及系统论两方面做出剖析。

(一)课程设计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社会学意义

尽管课程设计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但满足社会文化需要仍有无可辩驳的优先性。这是由于学习者的旨趣追求以及学科自身的发展逻辑往往与社会的文化需求之间不能一致。有调查表明,对大多数人而言,在自己的事情都不知如何处理的时候,很少会有人关心整个人类及社会的事务,如右图②所揭示的那样。大多数人所关注的事情更多地集中在家庭生活的琐碎事务中,对他们而言,生活并不轻松,养活自己和家人便需付出他们几乎全部的努力甚至全力以赴。当然,人们关心问题的层次和焦点与他们的教养和经验有关,不过就大多数人而言,在把他们所关心的事情在较大的时空领域向外拓展之前,须已成功解决他们自己的较小范围里的事情。

但无论如何,人类生存于其中的环境包含了许许多多超出个人兴趣能力范围的问题,而且仅仅把精力倾注在局部的利益和当前事务,并未必真能对解决局部和当前的事务有利。比如,与“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反常变化比起来,人们一般会更关心应对反常天气的衣服的价格是否稳定;与土壤严重流失问题比起来人们一般会更关心粮价的浮动。然而,尽管人们对这些个人能力兴趣之外的问题可以漠不关心甚或视而不见,但它们对个人兴趣的实现、能力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决定性影响,却不会改变。因而,人们提出“教育中的国家主义”(石中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强调将社会文化需要与学生兴趣及学科知识内容结合起来设计课程,强调人的社会性在课程中的体现,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价值的彰显。如《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以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为个案》就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这种理念;美国、英国的课程发展更直接表现出国家主义倾向,不仅出现了像开发教育、环境教育以及多元文化教育等新课程的研制,而且在传统课程的改革上,也注重社会文化需求的意识形态在课程观、内容取舍与组织、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

事实是显而易见的,获得人的自我意义、实现人的个人价值实质上是获得人的社会权利的过程。而个人也只有拥有这些权利才能作为一个人而活着,才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才算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即社会满足了他个人的社会性生存需要,使他作为一个人而活着。个人价值不能脱离社会价值,而是在充分实现个人社会权利的同时,尽其所能地完成自己的社会责任。这就需要把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统一起来,把个人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权利有机结合起来。因为人还要为他人而活着。

人作为最名副其实的社会性动物,总有为群体利益或社会利益着想的愿望,这是人既来自合群性动物的本能,也是人来自于人类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是说人的自我价值首先体现为个人的社会价值,或者说人活着的意义必须到社会价值中去寻找。而个人的社会价值意味着必须为他人而活着,为社会而活着,衡量个人的社会价值大小,就是要看他为社会作出的贡献的大小。因为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就意味着这个人必然是依赖社会而生存,依赖他人而存在,因此,这个人就必须回报社会和他人,这种回报就表现为奉献和责任。就是个人必须为他人而活着。为他人而活着,人生就有意义,人活着就有价值。为他人而活着,他人的范围越大,为他人活着的价值也就越大,人生的意义也就越崇高。

当然,为他人而活着,人生可能会活得很累、很辛苦,但同时也很值得。因为他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别人,有益于社会。问题在于这种为他人而活着是出于个人自愿还是社会强迫,如果是出于个人的选择,这种辛苦就是真正值得的一种付出;如果是出于社会被迫的行为,那么,这种辛苦就成为人生的沉重负担,人们不但不会感觉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反而会体验到人生的痛苦和无奈。社会的责任就在于通过教化培养利他性的伦理观,并通过树立伦理道德的榜样人物来带动和感化个人,以使个人能心安理得地为他人而活着,并自觉自愿地选择为他人而活着,同时使个人在这种选择中感觉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验到为他人而活着的崇高感。因为,仅依靠合群性的动物本能来维护日益扩大的社会群体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必须把这种动物性的合群本能升华为伦理道德,依靠道德的长期教化养成崇高的为他人而活着的愿望和习惯。

人类第一次启蒙教化正是通过发现了人和自然、人和动物的本质不同,提出做人的基本标准和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并在长达几千年的文明教化过程中,发展起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正是依靠它维系着人类社会的统一。伦理道德教化本质上是社会群体对个人的一种人性设计和要求,依靠个人的道德践履来实现,依靠社会的监督和奖惩来落实。个人为了践履社会的道德要求,就必须克服个人的自私自利思想和行为,实现社会所要求的利他性伦理。社会运用伦理道德标准来评价个人的言行,宣传和鼓励个人的道德行为,严惩违反伦理道德的一切行为。因而,从根本上说,伦理道德教化的目的就是挖掘人类天性中的合群性,利用人类天性中的利他性行为,培育自觉的道德信念和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使动物本来就具有的利他性行为变为人们自觉自愿的行为习惯,使动物的合群性本能升华为人的道德信念,从而达到巩固社会群体、并最终走向人类统一的目的。

伦理道德教化对个人来说,根本目标就是培育和树立个人的社会责任心或历史使命感。传统社会把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看作是实现人的社会价值或做人的根本问题来处理。如做人要讲诚信,“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无信不立”等教诲,都包含了要求人们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感的信念。社会责任感首先表现为人的知恩图报的知恩感恩和报恩的情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而且是依赖社会才能生存,没有父母的养育,没有他人的帮助,没有社会的培养,个人根本无法作为人而存在。因此,个人必须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有一种知恩感恩报恩情感,这虽然只是一种朴素的情感,但一个人如果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其次还表现为人的仁慈爱心和牺牲精神。这种精神必须依靠后天的伦理道德教化才能获得,一个人对于能够直接感受到的社会帮助可以产生报恩情感,但对于和自己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要产生仁慈关爱之心,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帮助别人,这的确需要一种通过长期培养和精神修养才能达到的高尚人格和人生境界。而且社会责任意识必须落实在个人对社会负责的实际行动中,变为个人对社会的实际贡献。①

(二)课程设计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系统论思考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人作为生命的存在必须有对社会的依赖。人为滋养自身必将外部环境作为汲取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源泉,从而说明个人的价值或自主性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概念,而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意味着,自主性只能在与依赖的概念的关联中来认识,而与无依赖性的自主和无自主性的依赖的简单化的对立观念截然相反。于是,根本无法设想没有依赖性的自主性,自主和依赖是不能分的。人越是想发展他的自主性,就越是有多样的依赖,无论是心理的、个性的,还是人格的方面都是这样,都是由难以置信的依赖性交织而成的。而且这种依赖不仅有对自主性所需要的事物的依赖,也有对威胁他自主性的东西的依赖。从而使人类同样处于与微生物所处类似矛盾的情势之中,或许他还是最自主和最受限制的,但他又只能在依赖中和由于依赖才将他的自主性以及自由展现和突现出来。使人们在遭受自己命运的同时又在创造着自己的经验。其次正因为我们依赖于社会,社会同时也依赖于我们:社会对我们像是一个自外和自上凌驾于我们的超越的存在,但是它又通过我们而存在,一旦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停止它就会完全消失。事实上我们是彼此相互产生的。许多个人构成社会,而社会又通过文化造就个人。社会的自主性取决于个人,而个人的自主性又依赖着社会。

结语

正是由于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对个人社会责任意识的依赖性,才使社会文化需求的满足、社会文化理想的实现成为每个人应负的社会责任,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成为课程设计的内在理想。这就是通过课程不仅使为他人而活着成为个人的一种自觉选择,而且把这种自觉选择转化为对社会负责的实际行动,并在个人的生命活动中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因而,将各种意识形态相统一是课程设计不变的追求。新课程改革以超乎寻常的努力实现了这一点,从而能用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统整学生成长的需要、并合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以更好满足学科、社会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当然,时代不会停止发展的脚步,课程设计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新探索也永远不会停止。

作者:张磊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