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校园建筑设计的探索范文

校园建筑设计的探索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校园建筑设计的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校园建筑设计的探索

一、现代校园规划、设计的特点、发展趋势

(一)知识资源高度聚集

这一点在大学校园的规划、建筑设计里体现得更为明显。首先,多功能图书馆的建设成为了知识资源的中心;交叉院系规划时注重位置上的聚拢、靠近。其次是汇集多种学科、多种形式大学的“大学城”的规划、建立,以达到知识资源的共享,优势学科的开放,信息的互通有无。大学城不光把大学的自身资源聚集起来,还吸引了社会上高新技术企业靠拢,进而使社会上的知识资源得以汇集。现在的中、小学逐渐合并,地域上紧邻图书馆、少年宫,辅导机构侧畔从生,也使大量的知识资源汇聚起来。

(二)学校建筑规划、建筑设计逐渐生态化

生态理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现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同样的,生态理念也被引入到现代校园规划、建筑设计里。现代校园规划、设计生态化的表现有:一方面学校增加了绿化面积,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巧置了池塘流水、雕塑、花坛叠石、亭台石凳、小型建筑等景观,保护生态的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另一方面学校在保持原有特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汇集融合各种人文气息与当下美学气息,形成学校独特鲜明的标志性风景,促进学校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建筑规划、建筑设计逐渐现代化

现代学校建筑规划、建筑设计的现代化,既包括一些可看的形式,如形式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高速、完善的校园信息网络,多种信息资源的共享,多功能的生活辅助设施的配备,还包括了校园功能分区、整合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不可看只能感知。现代校园注重功能分区,一般各区独立布置,使用道路、园艺等景观联系,形成有机的整体。这种分区、整合并非单纯的叠加累计。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各功能区域的潜能调动、发挥出来,使校园空间在以往传统利用上更富于层次、更具有现代化。

(四)学校建筑规划、建筑设计逐渐人文化

现代学校的人文性,除了在学生管理、教学科研中表现出重视、尊重人性以外,还体现在学校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当中。学校建筑规划、建筑设计的人文化最主要体现在居住区域里。现在学校居住大都采用集合社区的方式。集合社区居住方式能营造出轻松的生活氛围,使学生在其中能体验到居住环境的品质,从而生活愉悦、学习高效。其次,学校建筑规划、建筑设计的人文性还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例如文化走廊的建设、公共娱乐休闲区的建设、报纸书籍共阅区的建设等。这些建设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也不断完善、不断贴近师生的生活,满足师生个人发展的需求。

(五)学校建筑规划、建筑设计更注重诗意、美感

学校生活模式单一,对学生的思维会有一定的禁锢作用,这也是传统学校规划的弊端。解决这一弊端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改善学校的物质基础设施,使学校建筑规划、建筑设计更具有诗意、美感。当今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盛行,对学生的影响令人担忧。而诗意的、更具美感的校园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随时间的推移,人的精神、审美能力会发生扭转、得到提高,并逐渐摆脱鄙陋、庸俗的价值观念。所以,具有诗意、美感的校园规划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现代校园规划、建筑设计的存在的问题、引发的思考

现代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能适应未来社会、潮流的发展趋势,创造一个能更适合教、学的环境。因此,校园规划、建筑设计的发展,必须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如现代化、生态化、知识的高度聚集、人文性等。但是,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总会有曲折。纵观全国那些校园规划比较成功的学校,还是有几点问题需要我们思考。第一,有些学校的规划、设计不合理,学校建设对环境产生极重的影响、负担。有些学校建设,尤其是大学的建设,工程规模过于庞大,建筑密集,已远大于原有土地的承载容量,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损害。还有的学校在规划时,没有完全考虑原有土地的生态网络、生态系统规则,人为地修改河道、蓄水建池塘,建筑择地“见缝插针”,人为的美化、亮化校园的形象,这些做法都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第二,校园规模大,但向心力、凝聚力下降。如今校园建设过分的追求高大、宏伟,忽视了建设质量与建筑效益;校园规划过于追求开放性格局,忽视、弱化了校园的个性、特色。对规模、对格局的过分追求,容易使师生的情感归宿淹没于宏伟格局、高大景象中,降低对校园自然、人文环境的感知、情感,继而降低了一个学校赖以长远发展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三、结语

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除了要保证教与学基本使用功能的满足,还应不断弘扬学校自身的文化氛围、地域特色,不断挖掘校园的人文性、现代性和诗意美感。从而能给师生以文化、精神的熏陶,并能满足、提升国家素质教育模式发展所需的基础,进而实现校园的多元化发展。

作者:王新单位:吉林省白城市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