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探求建筑设计课堂教学革新路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职业技术教育已逐渐由仅仅为面向就业,转变为既是学生走向职业岗位的桥梁,又是学生进一步深造的台阶,因此在教育中强调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专业技能是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职业技能教学是专业老师的主要工作,探索专业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操作型人才至关重要,这确实需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灵活运用新型教学理念,努力优化专业课堂教学,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期待,才可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我院的课堂教学改革,将建筑系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被列为重点课改项目。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即建筑知识概论课程模块、建筑空间构成课程模块和小型建筑设计课程模块。这个课程的教学目的是:(1)培养学生建立基本的建筑设计思维和正确的建筑观;帮助学生了解初步的建筑概念、理论和基础知识——建筑空间、环境、功能,组成一般建筑的元素,中外建筑发展的背景知识等;(2)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对设计过程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和一般了解;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形态构成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3)能运用所学的基本建筑概念、理论和基础知识,对中外建筑名作及自己的设计进行初步的理性评价;(4)加强基于建筑设计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建筑设计表达:徒手及工具的铅笔与墨线技法,工作模型的制作,口头及文字表达与交流;(5)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建筑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通过专业训练,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的方法,形成较强的自学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专业语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专业创新能力、团结协作与组织协调能力。
其中小型建筑设计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是综合运用所学建筑设计知识与建筑表达技法进行设计,系统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对如何协调建筑形式、建筑功能与环境条件等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了解建筑表现的基本内容及其适用范围,能针对不同设计阶段选用恰当的表现手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建筑系的专业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探索:
一、“问题牵引教学法”
“提问——回答”是知识和信息的主要交流方式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提问、学生解答的单向交流为主。当前着力研究改革课堂问答方式是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主动精神、创新能力的突破口。教师由提问为主,转变为解答学生质疑为主。
教师应该从以教案为本,由主观地提出问题,转变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使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有数据表明,如果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语交往行为划分为“回答”、“提问”、“异议”和“其他”四种,那么各类行为的频率是93.8%、2.7%、1.7%、1.8%。这表明学生言语交往行为集中表现为回答老师的问题。在小型建筑设计课程的开始,先观看一组卧室、客厅、阶梯教室、餐厅设计图,提问:不同功能的房间在空间大小、形状和高度上有什么不同?。这是首先让学生对于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空间有一个直接的对比和认知,进而引入建筑方案设计的第一步,即如何进行设计任务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任务书的解读。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任务书的概念,老师应详细讲解任务书里面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的来源依据,包括工程名称、立项依据、城市规划设计条件、用地环境、人文环境、使用性质、服务对象、设计标准、功能用房、面积规模、工艺资料及投资造价。
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向教师发问,要变“知识传授”为“探求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一种重要能力;能够准确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但提问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作为教师应允许学生有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过程。
二、“设计师需求为动力”教学法
完成了设计任务书的解读,接下来以按项目设计过程为依据制定的教学进度表,结合设计项目的具体内容、特点安排相关理论教学知识点。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设计师的身份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各种能力的锻炼。课堂上教师已经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形成悬念,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习惯。
让学生理解,设计师首先要思考的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外部条件分析:从道路分析可找出主要人流方向、行为规律、车流影响等;从日照分析中可了解建筑对场地产生的阴影影响,以及新建筑对周围建筑的日照影响;从常年主导风向的分析中可提出污染布局的合理位置建议;从城市景观的分析中可提出建筑体量的设想;从文化传统的分析中可找出创造建筑风格的历史沿革;从相临噪声源的分析中可考虑隔离措施;从景观朝向的分析中可找出建筑主要房间的最佳方位;从朝向分析中考虑总体布局的大体走向;从地貌的分析中可考虑地形的利用与改造等。
内部条件分析:平面功能分析,包括①个体空间要求:各主要房间的体量大小、基本设施要求、位置关系、环境景观要求、空间属性等;②整体功能要求;竖向功能要求分析;技术要求分析等。
三“讲、学、练”相结合
对于复杂的细节思考和想象,大量采用演示、讲解加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在连续性的思考和实践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完成了条件分析,于是开始设计方案的初步构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方面的。“讲”是口头阐述,动手演示是让学生直观体会设计思维的图面表达,“练”则是学生图面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开端。
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专业教学内容,也是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等等,都能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更容易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有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情感、发展想象、启迪思维、智能形成等等。尤其丰富的网络资源,更能充实教学内容。小型建筑设计的课堂多媒体演示,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无论功能、结构、材料、色彩还是质感肌理,学生们都有了视觉上的刺激和思维想象。
学生们在学习中了解了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需要和可能之间的矛盾;建筑物单体和群体之间的矛盾;建筑的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这几个基本要素本身之间的矛盾;建筑物内部各种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矛盾;建筑物局部和整体、这一局部和那一局部之间的矛盾等。每个工程中各种矛盾的构成又各有其特殊性。
设计首先考虑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的合理布置。要根据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合理安排,各得其所。当考虑上述布局时,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建筑物各部分相互间的交通联系。交通贵在便捷,要尽可能缩短交通路线的长度,这不仅节省通道面积,收到经济效益,而且可使房屋内部使用者来往方便,省时、省力,交通路线的巧妙设计还影响人们对建筑物的艺术观感。与使用功能布局同时考虑的还有不同大小、不同高低空间的合理安排问题,不仅为了节省面积、节省体积,也为了内部空间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考虑艺术效果,通常不但要与使用相结合,而且还应该和结构的合理性相统一。
四、学生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
(1)词不达意。初学者不会运用专业语言,词不达意,隐藏在心中的设计理念不能够与教师交流。由于初学者不会把构想抽象地化解为图形和图解式的语言,凭借语言表述、不动笔画就不能取得进步。因此在建筑设计初步的训练中,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建筑设计的表述与交流的方法。
(2)经验不足。初学者对设计项目缺乏经验或不熟悉有关方面的情况,表现出束手无策,画出的方案或条理不清,或缺乏设计意图。这是对设计任务项目的知识不足和缺乏经验与阅历所致,只能通过知识面的扩展和经验的积累,或培养建筑素养来提高。设计构思是不能依靠教师给予或代替的。
(3)缺乏判断。恰如其分地自我判断,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对建筑设计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与评价始终是个难题。设计构思的新颖与否,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难于有简单的量化标准,判断或评价往往因人而异,因此很难被初学者所理解和接受。只有经历过一定的设计创作经验之后,恰如其分地判断与评价才能被逐步地取得共识。正确的恰如其分的判断力需要具有设计经验和教学的经历。
总而言之,小型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入门课程,要想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有志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专业老师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才能切实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使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专业知识的构建者。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