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范文

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智能制造的推动下,大部分现代化企业正朝着智能、高端的方向转型。这就使市场上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增加,进而引发了职业学校教育模式的改变,由传统的教育模式改为现在的更具职业针对性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智能制造的作用主要是深化了自动化集成程度,使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更具智能化。因此,为了响应当代科技发展的号召和满足企业升级的需要,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普及,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智能制造;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工业化建设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于其他国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对于机械设备的需求量极大,这也引发了一个问题:要实现工业化建设的进步,就必须先完成对于机械化设备的升级和优化。如今的工业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如何设计出具有更高生产力和更优技能化的机械化设备;如何推广并应用这些设备;如何改进这些设备的操作流程,使之变得更有效率、更安全。这些问题也成了工业化领域中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

1智能制造背景下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境

1.1培养方式单一

大部分职业院校是通过企业实习的方式来进行人才培养的,其主要原因来自我国尚未完善的行业制度、企业规定和相关专业的教学标准。倘若院校没有采用这种培养方式,任由学生们学习书本上刻板的知识,不仅会导致学生无法正确地运用知识和技能,还会使整个院校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失去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在这种校企合作培养方式的支撑下,目前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所面临的挑战都得到了解决。

1.2培养理念陈旧

智能制造使企业对于高端技能人才产生了全新的要求,也迫使院校的相关人才培养方案产生了新的规划和调整。在规划和调整过程中,大部分院校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教学方案和方向的改进上,而忽视了与企业的合作。尽管有对当前企业的人才需求变化进行的相关调研,但并未对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探究,导致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采用了不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理论。

1.3机械设计课程缺乏实践内容

大多数院校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导致学生们的课程学习过于笼统,课程选择不够全面。早期的机械设计课程又名“机械零件”,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们设计能力的基础性课程。随着课程改革进度的不断深入,机械设计这门课程缺乏针对性、全面性的特点逐渐显露出来。尽管部分院校选择将机械原理及凸轮机构设计与强度计算纳入该课程的教学范围内,但是仍有许多院校采用原来的课程内容,并没有进行更新与改善。在计算机技术的影响下,许多老师在教学时会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会强化老师对于书面教学内容的需求,从而无视实践教学。而对于机械设计课程而言,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过于理论化,很难用于实际操作,同时也会减少学生们创新设计的能力。

1.4毕业生无原创设计

机械设计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关联性的学科,与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等其他学科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因此,要学好机械设计这门课程,构建一个新的教学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以往的教学体系下的毕业生缺少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维,无法做到将运动原理图转换为工程装配图及零件图。并且大部分的毕业设计都是毕业生利用已有的参考图进行抄画得来的,很难发现有自己独立创新的作品。在这种学生敷衍结业,老师也不反对的现状下,原创性设计的理念很难普及开来。

1.5教师队伍资源缺乏

作为一门传统专业,机械设计专业对于任课老师的教学技能及专业素养有很高的要求。作为一名该专业的老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还需要掌握熟练的现场操作能力。目前,师资力量不足已成为当前各大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今的职业院校的大多数专业授课老师年龄较大,汲取现代化知识的速度较慢,而新进的年轻老师大多为留校的毕业生,缺少实际操作经验。除此之外,机械设计专业的知识覆盖面十分广泛,需要掌握综合电子、仪表、机械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但是大部分教师都只关注一方面的知识,很难融合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研究应用。并且学校对于师资力量的培训也不够重视,缺乏合理的教师培训体系,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定期培训。

2智能制造背景下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

2.1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针对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大院校应积极跟进学生课程的基本训练情况,积极指导学生们全面掌握技术理论知识。企业运营、工程管理、计算机应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程材料及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力学等学科内容均为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除了基础理论知识,学生们还应掌握一些专业基本技能,如基本工艺操作、文献检索、测试、实验、计算机制图等。同时,院校还应强化学生们的外语水平、自主学习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水平,要通过实践教学丰富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院校要有目的性地进行教学,积极了解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情况,从而指定相关的教学内容。

2.2打破传统教学方法

各大院校要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就必须改变教学方法。机械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偏实践的学科,应当把实践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注重实际运用和操作。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教学使用的专业教材进行改进。专业教材应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细化实践操作的步骤和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其次,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分清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老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加课堂的互动性,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熟悉书本内容,剔除一些繁杂、晦涩难懂、不必要的内容,进而采用典型的真实案例进行授课。同时对于书本中相对抽象的内容,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示,方便同学们更为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2.3提高教师队伍师资水平

老师在进行专业授课时,往往会遇见一些从未接触过机械加工行业的学生。此时,为了确保这些学生专业课程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求老师在授课时具备足够的耐心。授课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其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习、了解、掌握的技能量和知识量。因此,增强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对于课程教学而言至关重要。

2.4改变传统考核模式

职业院校应打破现有的考核模式,结合自身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制定一套新的考核方式,并且这种考核方式的侧重点应放在对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测评上。第一,要科学地制定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定制度,督促学生在每完成一项任务后,对自身所处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与总结,明确自身的不足,来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第二,老师应对学生的自评过程进行跟踪测评,对学生当前阶段取得的进步与成就给予评价、认可和鼓励,同时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支持学生不断学习进步。

3结语

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使当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具备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拥有更高水平的毕业作品才能毕业。机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加大工程实践的比重,通过构建课程体系,开发实验平台,加深校企合作,来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具备高技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各大院校正在积极地调整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由传统的理论型逐渐向应用型转变。

【参考文献】

[1]孙梅.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湖北农机化,2020(18):90-91.

[2]齐晶薇,姜峰.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J].才智,2020(1):116.

作者:王晓瑶 单位: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