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机械设计课程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在高等学校对人才培养中,只使用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只会理论,而实作操作得不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机械基础课程提出了要提高实践环节,整体提高机械类基础课程操作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文章从机械设计的现状以及改革思路和实践环节的改革这三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1]。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各个高校,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的方法过于陈旧,多数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期末进行集中考试,虽然考试方式有所创新,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老套,实践方式也不先进等。在教学中,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述为主,由教师把知识点难点重点集中讲述,学生机械地进行设计,缺乏主动学习和创新。由于以上原因,致使有的学生因为知识点太多,不能很好地掌握,使设计质量下降。学生基本功不扎实,使得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在设计时,要学生用手绘图完成图纸绘制,这与将来专业课企业要求学生掌握多种绘图能力也不吻合。题目和学习模式的单一化,也束缚了学生的设计和创造性,致使有的学生采用抄袭或者其他消极方式对抗这种设计。师生不成正比。课程设计需要的教师7~8个,每个教师需要完成2~3个教学班。教师需要指导的学生多,不能顾及每个学生,尤其是最后阶段,指导教师要对每个学生都负责,要对他们的图纸、指导书进行指导,结果因为教师少,教师流于形式,学生学习也浮于表面,使教学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2]。
2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思路
2.1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充分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以前的“教师要教学生知识”转变成“学生自己发现并创造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掌握新的知识,而不是在传授中掌握新的知识。
2.2着重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要主动学习,就得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过去就是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然后死记硬背各种原理、套公式模式的机械练习,改革以后就改变这个模式,采用学生主动参与,多动手,勇于探究的方式。运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采取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等其他模式,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2.3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机械设计基础实践环节的特点,有很大的工程性和实践性,所以要对工程人才实践能力重点强调和以引起重视。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介绍机械制造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而且要给学生创造将理论知识与机械制造实践相结合的时间和机会,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3]。
3机械设计基础的实践环节改革
1)要满足基本教学就得建设实验室,完善实验室。这可以使教学环节有效进行,结合实实在在的实践环节的改革使教学不再是一种形式,还使课程理论教学变成实际产出的发展教学模式。实验室完工后,要对课时进行调整,把以前的理论课减少,增加实验课,加大实验学时。实验条件的完善,学生能发生很大转变,从以前的参观认识转变成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课时的增加,保证了学生充足的动手实践时间[4]。2)为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室采用多种实验模式以满足学生的需要。直观观察以后,对每种机构的特点进行优势和缺点的思考,然后进行操作实验,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制作机构模型,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创新教学,是根据学生对模型的制作进行的创新设计,让学生充分展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利用各种机构、材料开动脑筋,设计出新的机构模型来。采用多种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创造出更好的学习效果。3)为开阔学生的思维,课程设计题目也要多样化,要设计多种典型设计题目。设计题目时要明确设计任务、设计步骤和设计思路;这题还可以只给设计功能要求,让学生大胆发挥,让他自己完成。在学习中,还要要求学生自我总结,找到自己的优缺点,以求更大进步。
4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深的要求。这就要求不但要培养他们扎实的基本功和理论基础,还要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而且要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同样可以在其他专业的课程中推广使用,为其他课程的实践环节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培根.工科何以而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4+15.
[2]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3]谢开泉,胡洁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分析[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7(12):88-89.
[4]马超,曾红,王宏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104-106.
作者:佘媛芳 单位: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