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禅宗思想在日本家具设计中的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1禅宗思想的起源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公元67年左右传入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仅将天竺佛国绳床等高坐家具传入汉土,使中国的生活形态逐渐由低姿转向高坐;而且还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作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禅宗,其原形在释迦牟尼时代就有,主要指僧人和佛教徒“结跏跌坐”的修炼方式,这种闭目沉思的修炼方式也被称作“坐禅”。希望修炼者通过坐禅的形式安静而止息杂虑,将精神集中于一处,获得清净寂定的心境,久而久之达到“静心思虑”的一种状态。在佛教里,一般将这种状态称为“禅定”。但是与佛教最初“禅”的内涵相比较,以“禅”命宗的中国禅宗其内涵已不是单指这种僧人“四禅入定”的修炼方式,而是将“禅”视为众生之本性。[1]禅宗与天台、华严等以精通佛法为教义的宗派相比,有所不同。首先,禅宗自始至终就带有强烈的批判性,它颠覆教条,排斥对于神和经典的崇拜,甚至于“毁佛骂祖”;其次,禅宗将“心性论”作为成佛的基础,提倡的“自性体悟”的修炼方式与传统的诵读经文的修炼方式相比,扩大了修炼方式的范围,其认为应该随时在生活中感悟心性,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心灵的安宁。第三,禅宗强调修炼者思想的“顿悟”,讲求“顿”与“悟”的双重境界。因此,禅宗正是由于具有这种不断创新的能力才使得其能够不断发展,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2禅宗思想在日本的发展
中日之间隔海相望,早在奈良时代(公元前710-公元前784年),中国的部分禅宗思想已经传至日本,但由于受到日本旧佛统治的打压,始终作为附宗、寓宗的形态而存在,未能形成独立的宗派。随着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日本否定繁琐教学,注重内心信仰潮流的出现,旧佛逐渐丧失了统治地位,禅宗凭借其所提倡“不立文字,自性体悟,见性成佛”这种简单易行的修行方式,在日本广泛传播。与此同时,从中国求法归来的僧人荣西和道元也将中国临济宗和曹洞宗传入日本,形成了日本禅宗的两个宗派。在此后的数百年中,自身体系逐渐完备的禅宗思想也由各个宗派不断传入日本,与日本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日本禅”。禅宗佛教这种新的形式不仅吸引了日本的武士阶层,成为武士们简朴的象征;而且并对日本的美学思想、茶道、绘画、建筑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禅即是日本的灵魂。[2]禅宗思想之所以能够在日本得到迅速的发展,这与其思想与日本独特的客观环境和民族心理密不可分。首先,禅宗主张“坐禅”这种简单易行的修炼方式与日本跪坐式的生活方式相似,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其次,禅宗所提倡“不立文字”、“不设言句”的修炼方式与佛教晦涩难懂的经文相比,更能够被普通百姓所理解;第三,禅宗主张通过坐禅的方式来达到“静心思虑”的心境,获得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境界,这与日本本土神道教的"天人合一“观有共通之处;第四,禅宗思想在日本化过程中,与日本“茶道”、“花道”等“道”的形式相互融合,将禅宗思想渗透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
1.3禅宗美学与日本美学
禅宗的美学思想是随着禅宗的起源与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审美经验,其重视人性内在的纯净之美,追求人与外在自然的和谐之美,崇尚存在的空灵之美。禅宗美学的出现不仅对魏晋以后中国士人的审美心理与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标志着诞生于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的中国美学思想逐渐走向一种将审美活动与自由之为完全等同起来的成熟阶段;而且随着其在日本的广泛传播,也逐渐使日本美学呈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趋势,即在佛教和中国唐代的家具、建筑影响下形成的繁复奢华,浓艳辉煌的审美观逐渐回到远古时期的素简清淡,崇尚自然。并最终形成了一种幽寂、深邃、玄奥、清淡、静谧和伤感的美学思想。[3]在禅宗美学这种追求“清淡、静谧”的影响下,日本的建筑、家具、景观等领域也逐渐开始追求一种素简、淡泊,排斥奢华浓艳的精神内涵。例如,独具特色的日本枯山水景观设计就深刻体现了禅宗美学思想的精髓所在(图1)。这种常见于静谧、深邃禅宗寺院中的微缩式景观与传统景观的造园方式相比,其摒弃所有诸如喷泉、植物等动态景观的基本元素,转而以岩石、白沙和苔藓等静止不变的元素,通过象征的设计手法突出了自然与生命主体,营造出一种自然、空灵、伤感的静止景观氛围。一座小小的庭院仿佛有种使时间瞬刻凝固的力量,使人们不由自主的产生“无欲而凝噎”的伤感。
2禅宗思想与日本家具设计
2.1禅宗思想与日本传统家具
据史料记载,日本的传统家具始于古坟时期(公元前300-公元后749年)。在这个时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岛国,并实行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来吸纳外来的物质文明。由于中日之前隔海相望,地理位置相近,日本政府当时多次派遣使者来我国唐朝学习先进的技术文明,并将初唐“席地而坐”生活形态引入日本,一直延续的今天。这种生活形态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日本传统家具和陈设发展的方向,即为了与“席地而坐”生活形态相适应,日本的家具形式主要以坐垫、矮桌、矮柜为主。相对于传统家具这种一成不变的“低床矮案”形式而言,家具的风格却在变化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简洁、自然的感觉。从古坟时期到平安时代,由于受政策影响,日本使者源源不断地将我国唐朝的铁器生产、土木技术工艺以家具制品等传入,对日本的建筑和家具的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这个时期,日本传统的家具设计一方面将唐朝的部分优秀的作品直接照搬和模仿;另一方面,也常常将固有文化与吸收的外来文化相互融合,创造出新的设计。[5]例如,奈良时期传统家具的风格样式主要是在唐代建筑风格基础上形成的“寝殿造”式建筑和室内风格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突出强烈的颜色和图案的华贵风格;同时也常将繁荣的社会场景通过先进的绘画技术在家具的表面装饰上表现出来,意在表达一种超越过去和突现繁荣的社会。然而,随着镰仓时代禅宗及其美学思想的广泛传播,日本传统家具的风格也逐渐转向朴素和简约的风格,追求禅宗所提倡的“寂灭之美”。这种转变主要是受日本传统建筑和室内风格转变的影响。唐朝时期传入日本的茶文化在与禅宗思想相互融合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茶道文化,其涵盖了物质性、非物质性和介于物质与非物质性之间等多方面的内容,作为茶道文化物质性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和室内家具形式必然需要符合茶道文化的内在要求。因此,茶室式建筑在茶道文化的影响下,摒弃了“寝殿造”式建筑奢侈、华贵的风格,在结构和材料上追求一种删繁就简的朴实,希望人们能够在这种物质极简的环境中,体验到“和静清寂”的茶道真谛,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超脱与安宁。例如,兴建于1618年的如庵茶室(图2),整体风格简单至极,采用直线型的空间划分形式,清晰地勾画出了室内空间的范围;地面、天花板等处采用木材、竹材等自然材料,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室内家具以几何形的矮桌和矮柜为主。整个空间通过几何形的线条、自然的材料与柔和的色彩营造出一种幽静、淡泊的感觉,让人身居如此可以找到通向“冥想之路”的入口。在禅宗茶道思想的影响下,作为依附于建筑和室内而存在的家具,也呈现出质朴、简约和自然的风格,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装饰,直指家具的功能性。因此,日本传统家具在这个时期整体呈现出以下特点:①造型上,为了与茶室建筑几何形的空间划分形式及建筑装饰相适应,以直线型造型为主,简洁流畅;②材料上,以泡桐、樱桃木、榉木、竹、藤等自然材料为主,充分体现材料的自然肌理之美;③多采用不对称式装饰和设计,这种打破对称与圆满程式化的不对称组合形式,既表现出日本设计艺术的特质所在,又充分体现出了自然美的法则,避免了设计因机械对称和平均布局所产生的呆板;④装饰上,以动植物吉祥纹样等题材的雕刻、绘画、镶嵌工艺为主。[6]
2.2禅宗思想与日本近现代家具
日本自1868年经过明治维新后结束了近千年的封建统治时期,逐渐开始向西方资本主义过渡。明治维新不仅破除了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的森严等级制度,而且其第一项国家性政策就是“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政策,日本传统的“低床矮案”的生活方式随着等级制度的废除以及大量西方现代主义高坐家具的出现,开始改变。形成了一种双重结构的发展模式---“-和洋并用”,这种“和洋并用”的模式主要指在室内公共空间的部分采用西式家具,而像卧室等私密类空间依旧采用榻榻米、纸糊格子窗这种传统的“和室”空间布局。这种双重模式的发展得到了日本民众的认可,而全西式或全和式的空间布局几乎没有。虽然日本近现代家具设计在现代主义和西方家具风格的影响下呈现出进一步简化,且更加重视家具功能性的趋势,但其仍然体现了较好的历史传承性,禅宗精神依然所在。
(1)禅宗“素简”的审美境界与日本现代家具设计在日本现代家具中无论沙发、桌子还是壁橱的设计都追求一种简约的设计风格,去除一切不必要的矫饰,通过几何的形态构成,直指家具的功能性。家具整体造型简约而不简单,含蓄大方,突出了一种简约、时尚、优雅的风格。这种看似“简单”的设计形式却正体现了禅宗思想所追求的“素简”的审美境界,使人们在这种极简的环境中能够获得清净寂定的心境。例如图3,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设计的“广岛之椅”系列家具,其去除了一切多余造型,只保留直线和方形的设计元素,造型简洁、朴素,线条柔软、流畅;同时强调木材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纹理,体现出一种素简的禅宗风格。同时,这种简约的家具风格看似与西方极简主义设计作品形似,但其本质上却有着不同之处----设计哲学的差异。图4是英国设计师贾斯珀•莫里森的设计作品,其崇尚“supernormal”(超级普通,平常至极)的设计哲学,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纯粹的极简主义风格,以抽象的几何形和简单的元素为基础,通过简洁凝练的设计语言及结构,对产品的功能性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而深泽直人的设计哲学却明显带有东方文化的特点,即禅宗思想。桌椅的设计虽然简洁,但却强调对产品细节的把握,通过合理的结构与材料达到形式美与功能美的统一。正如“广岛之椅”所展示出来的,其在椅背和椅面的设计上,通过柔软曲线的连结,既满足了使用者视觉上的美感,又营造出一种自然造物的感觉。
(2)禅宗“空寂”的审美境界与日本现代家具设计作为禅宗美学所倡导“寂灭之美”,随着茶室建筑的发展而不断地应用于设计中,形成了日本设计界空寂、淡泊的整体风格。这种“空寂”的禅宗美学思想在现代日本禅意空间的设计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图5)整个空间主要以一种不加修饰的保留着木材凹凸不平的自然材料为主,通过直线的空间造型、极简的家具风格、素雅的色彩、幽静的灯光共同营造出一种“空寂”的氛围,使生活在紧张工作中的人们能够在这种物质极简的空灵环境中,寻找的一丝的解放与安宁,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超脱与本性的回归。同时,在室内空间的醒目之处,将素色的瓷罐与瘦骨嶙峋的野花作为视觉中心,这种不加修饰的朴素之美,既表现出经过风雨日晒、岁月沉淀所散发出来的物本身的生命力,又反映了日本民族对于自然造物的一种崇敬。
(3)禅宗“自然观”与日本现代家具设计禅宗“自然观”正如菏泽神会禅师语录中所说的“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其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的,因而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这一点也与因岛国特殊的自然环境所形成的偏爱自然、崇尚自然的日本民族性格不谋而合。正是因为如此,自古至今日本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设计中到处都蕴含着追捧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图6)对于日本现代家具设计而言,虽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家具材料丰富多样,但其依旧传承着传统家具对于樱桃木、榉木、竹、藤等自然材质的选用,这既表现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又能通过自然材料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纹理变化丰富设计语言。
3日本家具设计中所体现的禅宗思想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
3.1禅宗美学思想的应用
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一方面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产品极其丰富的物质社会,感受到了物质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生活变化;另一方面,为了维持社会高速的发展,人们又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严重失衡。对于现代设计而言,将人的主体地位作为设计的价值回归点,寻求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平衡发展就成了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禅宗所提倡的自然、朴素的美学思想以及自性清净,回归本性的人生境界或许有利于调节这种失衡状况。禅宗美学思想的核心即“空寂”,这种“空寂”应用于现代设计中表现出来的就是:
(1)素简代替繁杂禅宗美学提倡通过一种素简的生活来达到人们身体内在的需求,其经常采用诸如直线、几何形等最基本的元素来达到设计的目的。这种强调设计的简单化并不是在美学上的节约、贫乏,而是一种有内涵的简单,通过简洁的线条以及对于不必要装饰的省略体现出一种素简、质朴的风格。这种素简的风格有利于协调提倡繁杂、奢侈的世俗化社会,使人们在这种素简的生活中同样可以体验到愉悦的感觉。(图7)
(2)自然代替造作禅宗美学崇尚自然,回归自然,重视材料自有的特性,不矫揉造作,这种美学思想正是现代设计所缺乏的。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各种科技材料的出现,越来越多的设计只是一味的追求高科技材料的使用,而忽略了自然材料的价值所在。事实上,设计只有与自然相结合,充分运用自然材料的自有特性,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才能使人们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寻求到一种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图8)
(3)宁静代替喧嚣禅宗思想希望修炼者安静而止息杂虑,将精神集中于一处,获得清净寂定的心境,一种“静心思虑”的状态,而现代社会为了到达物质的发展的最大化,到处充斥着喧嚣与浮躁。在这种条件下,现代设计可以通过营造一种简约、质朴的宁静氛围把人们引导回一种宁静、平和的生活方式中去,使人们远离喧嚣,回归本性。(图9)
3.2禅宗“顿悟”思想的应用
“顿悟”是禅宗的一种修炼方式,就如《坛经》中所说的“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7]顿悟是指修行者的思维在瞬间发生质的改变和跨越,这种跨越式的改变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突变的。就如传说当年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挑选衣钵继承者时,厨房做行者的慧能在做禅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后,弘忍大师认为其更能顿悟佛法,便让其夜入佛堂。表面上看似在寺院做“行者”的慧能都可以顿悟成佛,那是不是人人都可以会顿悟,不用念经诵佛就可以领会真谛。其实,并非如此。首先,禅宗讲求“顿”“悟”并举的境界,慧能虽然对佛法有了一定理解,达到了“悟”的境界,但其并未彻底理解心性的本源,在弘忍大师“应无住所而生其心”的质疑后才使其达到“顿”,“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8]
其次,禅宗讲求顿渐的过程,慧能在得到弘忍大师的传心印之后,在深山中经过十五年的苦炼,才创立了南宗。因此,我们可以得知“顿悟”的思想不仅需要深厚的知识积累,艰苦的修炼过程,而且需要外在客观事物的启发,才能获取真谛。禅宗这种“顿悟”的思想与设计者的思维过程的有着相似之处。设计由设计概念到灵感产生这个过程与禅宗“顿”与“悟”的阶段相似。对于现代设计者而言,不仅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思想以及对于设计潮流、时尚元素的感知;更重要的是对于世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客观世界中任何的小事或者不相干的事物都有可能成为设计灵感瞬间迸发的来源。设计者种对于知识和理念的积累可以看做是“悟”;而这种外界事物的启发又与“顿”有着相似之处。因此,如果将禅宗中这种“顿悟”的思想运用到设计中,必然会对设计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4结束语
禅宗思想,正如《日本文化史略》中所写的“自从镰仓时代传入日本,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已经融入到日本传统文化的各国领域,成为日本文化的精髓所在。纵观日本家具的发展过程,无论是传统家具还是现代家具,都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文化继承性,这种继承性是值得我去学习的。正如“精神撬动地球,文化设计世界”这句话所说的,未来的设计将更加注重文化的体现,因此如何将文化与设计相互结合就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