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课程设计中的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改变了以往教学的常规模式,数字化教学资源应运而生。该文探讨将数字化教学手段融入高中美术课堂的重大意义,同时提出数字化教学面临的困境,通过对数字化教学手段的反思与总结,以期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最终实现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美术课堂;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技术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优势探析
1.突破以往美术教学方式的局限
数字化学习资源指以数字信号在互联网上传输并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被应用的教育信息,它属于学习对象的一个子集,包括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等类型[1]。数字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式开展教学,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个性化特点的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融合数字化教学手段,对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教师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需要向学生展示大量艺术作品的图片,教材上的相关内容往往只能为学生提供简单的参考,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呈现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如,高精度图像数据的扫描、仿真技术、虚拟技术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弥补了教材上美术作品的色彩还原度不高的缺陷,对于学生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但是在鉴赏课上,教师如果一味讲解知识,容易导致美术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固有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教材的权威性,教师的大量讲解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枯燥的,导致部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应用动画演示等多种数字化手段可满足课程教学多元化形式的教学需要,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更立体、更灵活地在课堂中展现美术作品。
2.增强学生自主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鉴赏是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分析作品后引导学生分析类似的作品,开展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不仅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理念落实。美术课程教学最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形象性的知识往往比概念性的知识更具有说服力。教师要尽量将抽象化的内容形象化,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鉴赏美术作品的教学环境。如,在湘美版高中美术《礼仪与教化》这一节鉴赏课中,部分学生可能对于青铜器上纹样的理解存在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以动画的方式呈现纹样的演变过程。接着,教师对视频中的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应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开发,让学生通过自主分析,探索青铜器蕴含的观念。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为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促使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化教学和以往的教学相比在教学效率上有了很大提高,通过网络教学资料的分享展示,优秀的教育资源得以被共享,从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美术资源数据库建设为高中美术教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美术资源库可以帮助美术教师快速地检索到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材料,是促进高中美术教师提升自我的渠道。同时,其使学生接触到的美术知识不再仅局限于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如今,在线教育成为部分人选择学习艺术的新形式,不仅可以打破区域的局限,而且可以促进师生充分交流。在线教育使师生的交流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了师生交流的互动性,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介入使教师可以实时监测、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一对一”美术学习方案计划,有助于解决线下教师与学生交流困难的问题。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现实困境
首先,以往的美术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将数字化资源引入美术课堂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部分美术教师缺乏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意识,对于教育理念和精神理解不到位,导致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实现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构建科学合理的共享机制是解决数字化教学资源供应不足的必然选择。其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出现,容易导致部分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过于追求多样的形式,看似一节课丰富有趣,但学生没有太多收获。数字化的教学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对于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越来越小,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权,但是也容易产生其他问题。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难以满足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需要。当学生对于过程的参与大于对知识的思考,可能会导致教学目标发生偏离。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游戏环节,让学生在触摸屏上操作,可以随意移动、缩放、展示图片,并进行相关的图案设计。这为教学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但是,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堂氛围把控能力和问题设置能力,操作触摸屏的游戏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更有吸引力,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缺乏一定的专业性。最后,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一些学生更关注教师所讲的内容,详细记录笔记。在用数字化技术开展教学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呈现丰富内容的教学设备产生依赖性,这不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面对大量的美术教育资源,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存在针对性不足的问题。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甄别教学资源,就容易影响学习效率。同时,如果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不完善,学生就难以从以往的教学模式有效过渡至数字化教学模式,从而导致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不够充分。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关注教学过程的情境意识
如今,许多博物馆、艺术馆开发了虚拟美术资源,沉浸式的体验激发了观者的热情,使观者可融入作者创作的环境。沉浸式体验提供了一种情境浸入式的体验形式,将展品还原到其原有的使用与存在环境中,恢复其原真性。这可打破观众与展品之间的隔阂,提供多视角、全细节的参观效果,使观者通过多种感官形成综合印象[2]。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利用虚拟美术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构建一个专门为美术教学创设的数字化资源馆。如,在《礼仪与教化》这一节鉴赏课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数字化资源馆,还原武氏墓群石刻,让学生深入了解藏品的历史背景,系统地学习儒家文化,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美术作品呈现的直观性视觉体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教学中构建的生动情境调动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利用丰富的情境资源,补充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更容易激发学生保护文物的热情。这种利用数字化资源创设的情境教学,相比单纯的知识点讲授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美术教师的充分配合。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构建生动新颖的美术课堂,提升美育效果。
2.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模式
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单方面讲授、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要想利用好数字化资源,教师必须抓住美术学科的本质,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互动机制,才能大幅度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课堂上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配合程度密不可分,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切入点,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美术教师可以设置具体的主题,让学生在课前、课后借助网络平台展开学习。课堂提问依托网络平台开展,教师通过有意或无意的引导,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运用新媒体等手段创建新型课堂互动模式。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可使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实施多种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思维方式。
3.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不应该局限于学校中的艺术相关课程,针对高中学段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利用数字化资源将美术综合课与心理辅导课相结合。首先,美术教师可在课上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视频或用让学生畅所欲言,综合调动学生的感觉系统。这种利用多种手段的美术课堂可打开学生的多感官系统,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重要通道。其次,意象和言语属于不同的认知系统,用逻辑思维中的言语改造原始认知中的消极意象(心理障碍)较为困难,以致某些谈话疗法效果不够理想。如,一些人发现他人心理有问题,常用劝告、疏导的方式,以为改变了他人的认识就能解决问题,却因为言语在解决心理问题中存在局限性而难以达到目的[3]。绘画对于情感的表达具有隐蔽性,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心理和情绪,教师通过设计与心理相关的作业命题,给学生充分的自我表达空间。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可表达对生活的感受,甚至宣泄自己的情绪。对于这些表现学生心理状态的美术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电子美术成长档案袋的方法开展系统分析。教师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帮助,用美术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治疗,可以有效预防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帮助高中生自我诊断、自我调整,不仅体现了学校和教师对高中生身心健康的关注,而且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结语
将数字化教学手段应用于高中美术课堂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以美术核心素养为导向,未来的美术课堂教学应该更加充分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师应通过新媒体技术,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依托,不断构建新型高中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余平,顾小清.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成效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2):117-125.
[2]王旖旎.关于博物馆体验学习若干问题的探讨[J].东南文化,2020(5):134-140.
[3]周丽.关于“绘画心理疗法”独特作用的综述[J].江苏社会科学,2006(S1):61-63.
作者:潘锦希 单位: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