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山体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初探及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通过对雷山森林公园的植物进行设计与分析,总结出山体森林公园中植物设计的要点与关键,注意上中下层植物的设计搭配、春夏秋冬的季相变化、仿原生态的植物群落,并将经济效益引入植物运用中。
关键词:山体森林公园;仿自然群落;植物景观;经济效益
山体森林公园是指用地范围内基地载体为山地或者具有山体地形特点的特殊绿地,较普通平地公园具有更多的原生自然景观,地形的特殊性要求山体森林公园以植物景观为主,硬质及人工构筑物为辅[1]。在进行植物设计时,要求景观性与生态稳定性并重。这就要求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成为造景的基础理论,深刻理解植物群落学,模仿自然群落营造人工植物群落是造景成败的关键点[2]。植物景观设计以植物结构设计为核心内容,形成丰富的植物层次,将上层乔木、中层小乔木和下层地被之间的植物相互渗透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3];形成春有芳香花朵、夏有葱郁林木、秋有斑斓色叶、冬有孤枝独傲的四季景观[4];通过设计具有经济效益的植物品种,将花海、果园、植物药材或其他经济用途的植物与旅游结合,把经济效益与植物景观营造融为一体,通过植物设计改造优化环境之后,发展旅游业,增加再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5]。现以贵州雷山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景观设计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
1建设地概况
1.1自然条件
雷山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东经107°55′~108°22′、北纬26°02′~26°34′之间,东临台江、剑河、榕江县,南抵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西连丹寨县,北与凯里市接壤,总面积1218.5km2。雷山县地处云贵高原湘、桂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雷公山最高,海拔2178.8m,最低处海拔480m。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降雨量131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本次设计公园占地面积4.33km2,省道从公园内部通过。现状规划区内有乌秀村,主要进入道路为泥石路面,进入性较差。
1.2现状植被分析
雷山地理纬度低,地形复杂,植物生长繁茂,发育古老,经过漫长时期的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造就和保留了许多珍稀植物种类,共有种子植物137科,349属,592种;1亚种,35变种。海拔600m以下自然植被主要为杉、松(Pinus)、樟、油桐、茶等植物;海拔600~1400m之间自然植被主要为马尾松、杉、枫(Acer)、青㭎、栎、白杨、秃杉等;海拔1400~1800m之间的半高寒山区,自然植被主要为箭竹、青㭎、白茅等;山地灌丛草甸地带分布在海拔1800m以上,自然植被主要为箭竹、高山杜鹃、山梅花、莎草等灌木丛[6]。
2存在问题
2.1植物群落结构单一现状
森林资源较少,树种结构不合理。保存良好的山林,以杉木林和松林为主,大部分山林缺失,中层植物杂乱不堪,地被植物缺失,景观效果不佳,群落结构混乱且单一,整个山林缺乏季相变化。
2.2缺少特色景观
雷山县以苗族为主的民族风情浓郁、古朴典雅,富有极其深远的文化内涵。药用经济植物为当地植物特有的属性特点,而现状山林缺少对当地特色的突出,植物上缺乏当地特有经济属性。
3植物设计分析与建议
3.1设计理念
依托雷山现状的植被资源,梳理原有植物景观,补充具有当地特色植物品种,打造既具景观效果,又不破坏原始生态的植物群落。将经济与植物结合是本次设计的亮点,最大化发挥植物的经济效益,力求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一个可游、可食、可居的生态森林环境。
3.2设计原则
3.2.1乡土性原则
遵循雷山的植物分布与自然特征,从当地特色植物入手,注重应用乡土树种,选用具有良好景观性且兼具使用效果的乡土植物,易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7],实现最大程度保护基地的自然环境;再适当引用当地已驯化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形成适合当地气候特征的具有典型性仿自然植被群落。
3.2.2原始性原则
要尽可能做到师法自然,以自然演替为主,人工促进为辅,在统一规划设计之下宜进行分期改造,对植物保护区内原始山林进行保留,以减少对自然植物的破坏,保护景观的原始性和自然性[7]。对于长势欠佳的植物组团,仿照原始生态景观进行修整或补种,与整体相统一,体现自然美。
3.2.3经济性原则
植物尽量采用具有经济价值的品种,可选用油料植物、花果类植物或者药材植物,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保证当地的经济创收;并且要选用来源广、生长快、管理粗放的品种,降低维护费用。同时,尽量利用基地遗留植物,降低植物采购成本,保证节约改造景观。
3.2.4生态性原则
以乔灌草搭配为主要方式,合理组合,满足各植物的生态习性,形成复合式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使基地保持稳定的生态效益。
3.2.5季相性原则
景观重要节点区根据不同主题特色增加色叶、观花、观果树种,突出植物的季相变化,创造出多样的观赏空间,春满绿树芬芳,夏有苍翠浓郁,秋有漫山红叶,冬留御寒雾凇,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
3.3植物详细设计与品种选择
本次设计以发挥植物的经济价值为设计特色,种植具有经济价值的乔木与开花乔木,搭配花海与药用植物,配合形成“春观花,秋观果,夏季有花海”的分明季相,景观层次丰富的植物特色,满足游人观赏和植物科普知识宣传的同时,还将植物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带动当地植物品种的全产业链。
3.3.1背景林
该公园山体上现状植被长势良好,大多都是以常绿高大乔木为主,四季常青,一片浓绿,随着季节的变化会呈现不同的绿色系变化,或嫩绿,或墨绿,或浓绿不一而足,自然现状植被为马尾松、华山松、杉木、香樟、青㭎等。对于这些长势良好的现状山林,予以保留维护;对于局部缺失的山林,根据景观设计进行仿原生态山林种植,以保证山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常绿原生林虽然郁郁葱葱、四季常青,但过于单一。因此,为了使背景林的季相变化与生态系统更加完整,设计时增加木荷、杜仲、核桃、油桐等乔木。木荷常绿乔木,与其他常绿阔叶树混交成林,常组成上层林冠,夏天开白花、芳香四溢,是极佳的森林防火树种,种植间距6~8m;杜仲落叶乔木,高达20m,春季开花,种植间距6~8m;核桃(Juglansregia)落叶乔木,高十几米,有防护作用,种植间距6~8m;油桐落叶乔木,高达10m,春季开白花,花絮飘飞,宛如飘雪,种植间距6~8m。补植树形为卵圆形或伞形,与原有塔形植物搭配,补充原有单调的植物形态,形成丰富饱满的林冠线。
3.3.2特色树种
主调背景林确定之后,设计变化丰富的特色树种便成为关键。特色树种包括色叶乔木与开花中层,主要形成夺人眼球的美景,能够代表和体现该公园的气质。特色树种可设计在景观的节点、建筑,或客流量较大的道路周边,充分体现该公园的植物特色,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酒店与民宿周围,上层乔木以银杏和马褂木等植株挺拔的卵圆形植物,其植株间距为5~6m,作为与建筑竖向形的搭配,秋季金黄色的树叶环绕建筑,昂首挺拔,与背景林在空间上和色彩上形成呼应与对比;中间层次种植开花小乔木,以白花植物白玉兰、梨树与常绿植物桂花搭配组合,形成纯白洁净的春季景观,植株间距为3~4m。在景观节点处,上层乔木点植珊瑚朴,其植株间距为5~6m,树形优美,枝叶伞形,秋季金黄色树叶,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与遮阴效果,满足游人停留时的基本功能;以樱花、木本绣球作为中间层次的补充,树形舒展,姿态优美,粉色樱花YuetLi]和白色木本绣球交相呼应,再与常绿杨梅搭配,层次丰富,繁花似锦,植株间距为3~4m。在水体周边,点植乌桕和黄连木作为上层乔木,其植株间距为5~6m,其特性耐水湿,形态蜿蜒,种在水边可与水体有机结合,且秋季树叶变红,在背景林的衬托下,在水体的倒映下,形成独特的水体景观;中层乔木以梅花、腊梅等冬季开花的植物,植株间距为3~4m,与秋色叶乔木形成明显的季相变化,使寒冷的冬季也有景色可观。在道路两侧以无患子和栾树作为道路骨架,其植株间距为5~6m,树形挺立且舒展,栾树秋季开红色花,无患子秋季叶变金黄,红黄相间,丰富道路季相;以桃树、海棠、紫薇种在路边,形成林缘的收边,视线空间的变化,春夏满花的季相。
3.3.3地被植物
林下地被植物可以增加植物生态稳定性,加大山地水土保持固坡作用。在品种设计上,选择极度耐阴,管理粗放,乡土植物,具有经济价值又不乏观赏价值的药用植物,如:桔梗、白芨、白芍、三七、益母草、麦冬等。在山体坡度较陡的林下,选择常春藤、花叶蔓长春、络石等蔓性地被作为局部林下大面积运用。选择重点设计区域以大面积的花海为特色,如百合、杜鹃、八仙花、月季、鼠尾草、太阳花、马鞭草等,形成色彩绚烂、震撼人心的特色花海。
3.4植物经济转化建议
聘请不同专业的管理团队,打造“种植-管理-研发-售卖”的一条龙服务,彻底实现植物从景观向经济转化的愿景。种植:维护植物所需的生长要素,保证其观赏价值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管理:对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进行管理培育,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研发:对植物的衍生产品进行研发制作,可将其制作为精油、药品、食品、工业产品原料或新型经济产品。售卖:在游人集中的区域设置售卖场所,可直接售卖植物或种子,引发游人对植物的喜爱;亦可售卖植物衍生产品,或开设以植物为食材的特色餐厅。
4结语
在山体森林公园设计中,植物设计与运用是至关重要的方面,通过对雷山森林公园的植物进行设计与分析,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仿自然群落的人工植物造景理念[8],最大限度地利用植物美学来调整山体的树种结构、景观效果、层次色彩,并且发展植物内在的经济效益,在提升现状山林景观结构单一,游览功能简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经济作用。
参考文献:
[1]华欣,杨宇萩,罗言云.生态型山地公园植物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875-7893.
[2]李梓雯,张东升,黄志彪.浅析龙湖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思路[J].林产工业,2011,38(2):53-56.
[3]谢丽平.浅谈园林植物群落多层次景观的艺术——以佛山市中山公园为例[J].广东科技,2011,(4):60-61.
[4]付伯杰,陈利顶.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其生态意义[J].地理学报,1996,51(5):454-462.
[5]李慧卿,江泽平,雷静品等.近自然森林经营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07,20(4):6-1l.
[6]雷山县志编纂委员会.雷山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7]董丽娜,徐海兵,居峰等.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J].江苏林业科技,2011,38(1):30-35.
[8]严少君,申亚梅,张万荣.大奇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J].华中建筑,2011,(5):114-117.
作者:巩艺 单位:上海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