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翻转课堂与信息化教学设计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翻转课堂崇尚学习者中心、自主、个性化的学习。信息技术融入翻转课堂,应始终抓住三个关键:课前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传递;课内如何设计活动实现知识技能的内化;课后如何达成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拓展。而对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选择,应坚持“信息技术支持学习”的观念,选择最契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的信息技术。
关键词:
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
在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翻转课堂”是变革传统课堂的一个有效途径。翻转课堂崇尚学习者中心、自主、个性化的学习,信息技术融入学习过程,能使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一、翻转课堂的理论背景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设计方法,目前成为了国内外学者、教育工作者研究与实践的热点问题,并且有从理论基础研究转向教学实践研究的趋势。有效的翻转课堂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征:教师更多地成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资源者和咨询者,而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课堂的翻转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翻转课堂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结构的翻转,而是课前、课内、课后教学活动的衔接和一体化,通过各种活动实现知识的建构和内化,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建立在以下两个理论基础之上。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生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获得的。翻转课堂将传统的知识传递放在课前环节;在课内环节,教师组织探究式课堂或讨论式课堂,解决学生在完成课前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完成问题解答后,教师布置典型任务,进行适宜的个别辅导或集体讲解,最后完成任务或形成学习作品;课后环节利用信息化学习资源设置拓展任务,实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和拓展。
(2)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并给予足够的时间,多数学习者都能获得优良的学习成绩。在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利用使得学习摆脱了时间限制,打破了传统教学统一的教学组织模式,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安排学习时间,可以反复观看学习视频,学生完全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节奏学习,直至掌握全部学习。根据翻转课堂的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其理论关键:课前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传递?课内如何设计活动实现知识内化?这些特征和设计原则是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念相辅相成的。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信息化教学设计坚持“信息技术支持学习”的理念,选择最契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的信息技术,既能够支持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巩固和拓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合作讨论、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构建和内化[1]。信息化教学可以依据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1.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把课堂的舞台让位给学生,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咨询者和资源者,学生需要主动承担自主学习的责任,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完成知识的构建和内化。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支持学习。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发现,什么样的学习资源能引发学生充分讨论。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首先要考虑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摆脱群体教学模式中教学进度的困扰,体现分层学习、个性化学习[2]。
3.任务驱动,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的任务会自然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了信息技术的辅助,任务活动的形式呈现多样化,情境设计仿真度高,有利于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解决问题,这也是信息时代提倡的深度学习[3]。
4.师生、生生合作学习。“翻转课堂”丰富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和内容。课前,师生、生生主要通过网络交流互动,学生或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学习。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面对面交流、讨论,聆听他人的见解,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互动合作中思维碰撞,内化知识[4]。
5.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带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可以是由教师、学生本人、学生团队、乃至专业人士组成。评价方式既有终结性评价,又有过程性评价,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评价内容可以把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作业完成、学习态度都纳入其中,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以下笔者以案例来详细阐述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翻转高职英语课堂。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根据《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应当服务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本课选自立体化系列教材《职业综合英语1》。教材以工作任务的真实语料作为教学内容,构成工作情境一条主线,人在职场、市场营销两大模块。商务会餐课题就是人在职场模块中的一个任务要求。按照工作任务的时间顺序,笔者将商务会餐的内容进行拆解和组合,设计了三个具有一定实用性、综合性和难度的教学模块:会餐前、会餐中和会餐后。
2.学生学情。教学对象是计算机专业大一的学生。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他们拓展了词汇、认识了英文菜单,进行了电话订餐的模拟对话。笔者发现他们语言的得体性和熟练程度欠缺,对话交流中文化意识比较薄弱;但同时这些90后的孩子喜欢指尖上的学习方式,大一的他们同样渴望拥有对外沟通交流的能力。
3.教学目标。针对以上分析,笔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商务会餐情境中邀请、会餐交谈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对这一目标进行分解,其中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邀请、会餐交谈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该情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4.教学策略。笔者采用外语教学中普遍认可的任务型教学法,从任务的呈现、分析、实施、拓展四个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总之,我们构建了多元、立体的信息化教与学的环境:课程教学平台实现了文本、视频、音频等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学生和教师的自拍视频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关注;手机APP软件为学生提供了互动学习的平台。
(二)教学实施
以任务为主线,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设计为课前引导、课堂翻转、课后延展三个环节,共2课时。
1.课前引导。课前引导是为了让学生提前预知和自主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为此,教师布置了以下三个任务。任务一:学生登录教学平台观看商务邀请视频,小组讨论视频中邀请的句型表达,根据教学平台上的任务卡拍摄小组视频,通过Email发送给教师,这将作为课程形成性评价的一项内容。任务二:学生打开教学平台上的听力音频,完成课本上会餐交谈的听力训练,并将作业提交至QQ作业群,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答题的情况,做出点评。这一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对学生一对一的指导。任务三:学生在教学平台上观看会餐礼仪的微课,对微课中展示的会餐礼仪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教师根据微课内容设计10个问题,通过QQ群投票功能向学生发起了会餐礼仪对错的投票。
2.课堂翻转。在接下来的课堂翻转环节就是要解决学生在完成以上三个任务中出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解决问题一:课上,教师选取几组问题典型的学生视频进行播放,让学生主动发现自己在如何说、如何做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启发学生总结邀请的结构和句型表达。一个完整的商务邀请必须包含邀请目的、活动内容、地点和具体时间,用词必须委婉得体,时间、地点表达的准确性尤为重要,邀请的结束部分应提出殷切的希望。通过这样清晰的梳理,学生很快掌握了这部分内容,也为下节课独立完成邀请信件的写作打下基础。解决问题二:课前学生通过听力练习初步接触会餐交谈的内容,在课上这一环节,他们要尽力地将语言输入听转换成语言输出说。教师为学生提供语言地道的商务会餐视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炼出打招呼、相互介绍、寒暄、敬酒的常用句型表达。随后,学生当场完成模拟对话,进行课堂展示。学生的表现也将成为形成性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解决问题三:教师从投票结果发现学生对会餐礼仪存在一些错误的理解。因此在课上这一环节,教师邀请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录制了微视频,视频中,专业教师详细讲解了座次的安排、穿着的要求、餐巾的摆放,以及如何得体地进行交流等礼仪规范。听了专业教师的讲解,学生们跃跃欲试,于是自行分配角色,根据会餐人员的职务、性别、兴趣爱好,进行了座次安排的实践演练。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十分赞赏,建议他们课后观看微课中的影片,丰富对会餐礼仪、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
3.课后延展。在课后延展环节,学生通过手机APP软件“英语趣配音”完成四个配音任务,并将作品提交至小组群,学生相互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生生互评。目前,班级学生坚持使用这一软件。此外,学生登陆教学平台,完成本节课的在线测试,教师评价学生作业并给予反馈,测试成绩也将作为形成性考核的组成部分。
四、结语
翻转课堂既不是完全以教师为主,也不是完全靠学生自学,应该是师生双方都成为了翻转的主体。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有更多的责任研究学生,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翻转课堂才有实施成功的可能,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崎静.信息化视野下高职英语教学设计的探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7):154-155.
[2]侯志红.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思考与尝试[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2):51-53.
[3]朱广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热的冷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4(1):5-8.
[4]秦勤.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研究与探索[J].海外英语,2015(11):79-80.
作者:邹菁 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