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品牌设计课程与交互设计的结合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在互联网科技与数字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现在,传统艺术设计门类及课程都面临着挑战与机遇。针对这个时代的特点,尝试将时代背景下的新兴课程引入传统课程的体系,不仅能顺应时代变化的需求、同时也能为传统课程打开新的道路。基于此,本文就品牌设计系列课程与交互设计课程的结合与应用进行了探讨。本论文服务于武汉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专业的《基于数字媒体传播规律下的课程IP化的研究》这一教学研究项目。
关键词:品牌设计;交互设计;数字媒体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艺术设计领域的传统认知不断被打破。设计教育领域的知识和内容也在不断革新。新型传播媒介的出现给传统设计类课程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与变革。品牌设计系列课程是应用型艺术院校相关专业不可缺少的系列课程体系。传统的品牌设计系列课程主要包括品牌形象设计、品牌包装设计、品牌展示设计三大模块。整体的课程形式与内容多以平面为主,更多的偏向于针对传统的传播形式来组织教学。而品牌设计系列课程是一套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数字化传播形式为主导的今天,品牌设计系列课程的改良是顺应时展的必经道路。交互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字媒体技术尚未成熟的年代,最初只是其他设计门类的分支。但伴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个人电脑、智能型手机等高科技设备的普及和应用,交互设计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科领域,带上了浓重的时代印记。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下大的时代环境,提高品牌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使课程的教学成果得到更好的落地实践。
二、传统品牌设计系列课程存在的问题
品牌设计系列课程作为看中重实践性的学科系列课程,如何对系列课程进行有效凝练的串联总结一直是一个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束后,学校往往选择以设计成果展览的形式对学生的课程成果进行总结和评分。然而传统的展览结课形式面对整个体系有以下弊端:1.三大模块的课程虽然有统一的品牌为主题进行串联,但是各个课程内完成的成果难以整合,连接性稍显薄弱。没有综合性作品打通课程间的壁垒,群组课程教学成果散乱。教学理念难以转化成完整统一的综合性成果落地。2.传统品牌设计系列课程偏向于平面化,成果展示形式与途径有限。一般多依赖于课程结业后的集中展览。课程成果难以完整保存,二次展示分享的效果较差。3.相关成果的后续反馈收集困难,且收集到的信息缺乏一定针对性,设计的品牌内容难以继续深挖,不利于作品后续的深度锤炼。
三、将交互设计课程引入品牌设计系列课程体系的优势
针对前文所提及的品牌设计系列课程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今时代衍生的新课程学科,尝试将交互设计引入品牌设计系列课程可以提供一种解决的方案。将交互设计引入品牌设计系列课程有如下好处:
(一)交互设计的成果是品牌设计系列课程成果的优秀汇总展示渠道对于品牌设计系列课程来说,前期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能通过交互设计的形式得到总结和归纳。通过交互设计——如APP制作等形式,也能将品牌设计课程体系中的其他课程成果一同合理的整合收纳、便于展示。与此同时,交互设计的成果也能打破品牌设计传统的传播途径,更加贴合当下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和需求,帮助品牌设计内容的受众更加方便、快捷的接受信息,降低了受众的门槛,提高了信息的获取率。除了更好的帮助品牌将自身的价值信息传递出去、同时还能有针对性的接受特定品牌受众的反馈消息,从而构成信息的精准反馈互动。能够为品牌内容的后续深挖和发展提供更确切的数据与参考。
(二)品牌设计系列课程的内容是交互设计选题的有力支撑对于交互设计课程来说,需要学生完成踏实可用、经得起实际检验的设计作品,所选主题和信息的调研就变得至关重要。而将交互设计课程与品牌设计系列课程相结合,则能让学生直接无缝承接和应用品牌设计系列课上学习调研的相关内容,使得交互设计的选题有理可依、有据可循。这样既节约了课堂内二次调研选题的时间、也使得品牌设计系列课程上学习到的知识有更好的延展性。有理论根据和现实数据支撑的选题更容易完成从理论尝试到落地实践的转化,从而使实践性的课程内容真正做到符合实际需求、转化为有效的成果,甚至有机会将课堂教学所得转化为实际的项目。综上所述,将交互设计与品牌设计系列课程相结合,不仅仅对课程体系内的教学与作品有所助益,同样也有助于课程之外学生对自身调研品牌的深挖与塑造,更接近于真实的实践与创作。交互设计这一新型载体,亦能影响和开拓品牌设计的创作思路与形式。随着时代的前进,艺术与科技必将进一步交融。唯有顺应时代的浪潮、跟上技术的步伐,方可以发掘出艺术设计属于这个时代的全新可能性,从而创造更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鲁晓波,黄石.新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J].科技导报,2007(13):30-33.
[2]颜成宇,孙博.新媒体的交互设计在品牌推广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8,31(07):189.
作者:汤澄莹 单位:武汉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