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市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实践范文

城市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实践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城市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城市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实践

摘要: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内曾经热闹喧嚣的企业工厂纷纷面临迁移、转型甚至倒闭的问题。工厂的倒闭和迁移带来了大量城市废弃地。本文以苏州真山公园为典型案例,结合我国现有城市废弃地改造方法,对现今城市废弃地改造过程提出建议,意图寻找出城市废弃地再开发方法,使城市废弃地向生态可持续用地发展。

关键词:城市废弃地;自然修复景观设计

引言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正经历着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城镇化进程的洗礼,现已有58%以上的常住人口位于城市,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也高于其他国家。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理念的提出和影响下,使得国内大部分重污染企业进行新一轮产业转型、调整区位重建,甚至倒闭。而这些在工厂建设中因使用不当或是区位调整而遗留下来的被闲置或是未继续使用的土地,即为城市废弃地。[1]这些在城市中有不同程度污染的废弃场地持续威胁着周边居民乃至城市及其周边乡镇居民的健康。因此对城市废弃地的修补与再利用已然成为如今中国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废弃地研究方法的综合分析,以苏州真山公园由垃圾填埋场到生态化绿色空间实践方法为案例,对城市废弃地再造方法展开研究探讨:自然修复—人工干预—景观设计—可持续评价。从自然修复到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总结国内主流城市废弃地修复方法,尝试提出解决方法并为未来城市废弃地研究提出展望。

1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城市废弃地的生态化开发在早期并未得到广泛利用,而早期城市废弃地再利用是以短期直接性经济收益作为主导开发思想。这一问题逐渐被部分学者关注,随着可持续这一理念的提出,城市废弃地再利用这一问题逐渐被研究及实践。

1.1国外城市废弃地再利用

20世纪70年代,在生态主义思潮下,城市废弃地的改造主要集中在城市郊区部分,其由政府出资推动建造,以大地艺术为展现形式。20世纪80年代,城市废弃地再造转向以废弃工业设施更新保护为主,此阶段改造区域主要集中于欧美国家旧城中。20世纪90年代,废弃地改造开始趋向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将城市废弃地改造成供市民休闲游憩的场所。[3]自21世纪起,城市废弃地改造修复这一理念方法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普及。

1.2我国城市废弃地再利用

20世纪末,发达国家对城市废弃地可持续化改造思潮及其设计方法被我国学者大量关注及引用。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党中央、国务院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与这一伟大实践。自此国人开始意识到城市废弃地修复在城市中体现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出现城市废弃地景观再造的实践案例,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上海辰山植物园、广东中山岐江公园等。[4]这些实践表明我国在废弃地改造上已逐渐将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放在废弃地改造的核心要素。

2城市废弃地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应用

自21世纪初以来,城市废弃地再造逐渐受到可持续发展及生态修复理念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生态修复技术被应用到城市废弃地改造中。这种设计手法不仅保留和延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还较为完善的解决了城市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土地浪费等问题。

2.1城市废弃地的生态修复

全球城市废弃地多数存在着环境污染及生态系统紊乱等问题,这使多数工业用地在开发后必须进行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包括自然修复和人工干预两种手段,现今主要使用人工干预方法,模拟一定比例适合本土种植的乡土植物、禾本科等先锋植物改善土质并实现生态系统的快速演替,保证在该区域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的自然循环和稳定发展。

2.2城市废弃地的景观设计

对于城市废弃地景观再造,大地艺术在景观设计中影响广泛且较为深远。大地艺术认为工厂搬迁后所遗留下来的废旧厂房、生产机器等都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见证,是人类历史上的文化遗迹。[5]使用大地艺术进行设计提升了土地的视觉价值并且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它对环境的干预并不影响地块的生态修复,因此大地艺术在现如今城市废弃地改造使用非常广泛。城市的景观设计不仅是为了解决城市环境、空气、水体污染等问题,[6]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景观和生态的改造修复实现城市废弃土地的更新重建和经济发展。[7]我国的城市废弃地修复起步相对较晚,城市内废弃闲置土地相对较多且绿色空间远低于国际标准,我国城市废弃地改造方法还需深入探索。

3城市废弃地修复——以苏州真山公园为例

苏州真山公园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距离苏州市中心10公里,北邻苏华新村,南靠华通花园住区,对外交通便利,占地43公顷。

3.1案例介绍

真山公园所在区域原为真山垃圾填埋场,场地在生态修复层面,对部分临近人行道路的矿坑进行研究后,选用阶梯状结构稳固山体土方量,减少空间压抑性和水土流失化。(图3.1.8)在植物选择上,以保存现状植被为主,选择低成本适应性强、观赏性强的本地植物。从功能性上,更多考虑植物对空气和场地水体的净化作用,乔木选择以银叶柳、乌桕、旱柳为主的乡土树种。在景观设计上以大地艺术设计手法为主,根据场地情况和方案特色,公园整体进行点、线、面结合的景观视线规划。在场地北侧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景观界面和一条以空中景观廊与东侧空中廊道为一体的视线通廊。并在地块北侧建等高线修复墙以提升公园整体感,同时起到保护古遗迹的作用。植物上选择有利于分割空间和形成视线通廊的树种,并结合灌木、地被、水生植物,形成较为闭合的景观空间、半封闭空间和开敞空间。在湿地景观区保存原有水生植被的同时,种植净水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湿地植物品种,包括芦苇、席草、水葱、水生菖蒲等。对场地现状的茅草加以利用,并增加多种禾本科植物,结合现有植被形成丰富的景观空间。场地西面原先就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湿地,在大真山东侧一角还有一条小溪,场地中原先的水系呈现一种散乱的分布形态。在设计时,设计团队对原有的水岸线进行了整修和梳理,使场地中的水系更加系统,形成各类不同功能需求的水系,以满足各类的景观要求,扩大湿地范围,增添了一块不规则水系使水域和农田区域进行了很好的融合。

3.2城市废弃地修复借鉴与思考

通过对废弃垃圾填埋场的相关分析,苏州真山公园实现了区域内景观与生态的良好结合。但在修复场地生态系统层面,应对原有地块污染物进行调查评价。将地面水质与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进行比照,对该区域Mn、Zn、Pb、Cd、Cr等重金属物进行检测,提出针对某种或几种应对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在土壤和地表水测定的基础上需进行有针对的土壤修复。研究地块内潜在植被,并建立植被生态系统演替模型,考虑若干年后,在不同条件下所需植被比例及物种,利用大数据对植物数量、品类等进行数据监测,进行废弃土地的智慧化管理。

4结论

通过文章的梳理、举例和总结,以苏州真山公园为典型案例,从周边环境、植被、土质、水文等基本问题逐一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城市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应从原城市用地使用用途入手,规范城市废弃地改造流程,定位用地性质,深入分析其原有功能,进行有针对的土地修复。(2)将自然修复、人工干预及景观设计结合,重塑场地的场所与历史性,建造以休闲娱乐、商业、教育展示为一体的城市公园,以期为国内城市废弃地改造提供参考思路。由于城市废弃地构成较为复杂,在研究探索中还需与多个学科融合思考。对于本项实践的探讨虽从土质、水体、生物多样性等层面剖析,但更多的是从景观设计层面切入。本案例选择主要关注废弃邻避空间的再开发,而城市废弃地还包括矿区废弃地、工业废弃地等,不同的城市废弃地也将有不同的侧重点及改造方式,也将成为今后此项研究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张少伟,于晓莹,衡静,侯殿明.欧美国家城市废弃地改造发展与实践研究[J].河南农业,2017(27):50-51.

[2]庄小静,谢红彬.从棕地到绿色空间:研究现状与进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8):922-927.

[4]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2003(3):11-18.

[5]谢京.大地艺术在城市废弃地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广州兴丰垃圾填埋场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5(15):109.

[6]万园元.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矿区废弃地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4.

[7]彭凤.矿山废弃地景观修复与再造的研究——以硃山采石场废弃地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2008.

作者:姚晓岚 李璐 单位:东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