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景观设计发展历程探究范文

景观设计发展历程探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景观设计发展历程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景观设计发展历程探究

摘要:景观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下的产物。从15世纪之前到20世纪之后,瑞士景观的发展对全球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瑞士设计师的作品在世界各地都随处可见,并赋予作品鲜明的地域景观特色。通过对瑞士景观发展历程的阐述和近年来具体案例的研究,总结出现代瑞士景观的四大设计理念:设计元素极简化、设计思路过程化、设计形式地域化、设计意识生态化,旨在为国内现代景观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瑞士;景观设计发展历程

1瑞士景观发展历程

1.115世纪前的瑞士景观

约15世纪之前的欧洲景观起源于景观绘画,早期社会,山脉一直是景观新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康拉德•维茨的《基督履海》中第一次将瑞士景观以景观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2]。这幅画描绘了瑞士西部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茂密葱郁的森林和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湖景。简洁素雅的色彩使整个场景雄浑豪迈之余,又平添了一份灵动、飘逸。从维茨的作品中使我们初步了解到瑞士景观。

1.215~18世纪的瑞士景观

15世纪早期的瑞士景观止步于景观绘画,思想上受强大的基督教意识形态控制,人们的自然观也长期压抑在阴森恐怖之中,自然被视为罪恶的永久来源[3]。虔诚的人们对这种孤独、落寞的自然也早已习以为常[4]。虽然偶尔也会有“叛经离道”的人士打破这种局面。可这种力量并不足以让瑞士大自然觉醒。直至18世纪,“瑞士自然”,尤是指阿尔卑斯自然,在多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下得以焕发生机。不论是基于神圣秩序的自然神论,还是受新的乐观主义世界观和商业利益驱使,这些历史因素出发点可能都不是对于自然美的真正追求,但还是有力地激发了身处其中的人类开始了对野性自然的探索。卡斯帕•沃尔夫(CasparWolf瑞士画家)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受其景观绘画影响[5],直接导致瑞士景观发生巨大的转变,“崇高”的景观和“新”[6]景观词汇开始用来展示瑞士景观所特有的山脉、湖泊、瀑布的野性。

1.319世纪的瑞士景观

19世纪,又经历了一次逆转。旅游业的繁荣使得景观触手可及,高山地区成为风景欣赏和户外健身的最佳去处,交通的通行致使旅游路线标准化,遍及全国的河道整治和山洪治理使得自然丧失新奇感……在这种被人工化或被商业化的自然场景中的人们不再是被崇高、野性的原生态瑞士景观所吸引,而是又像是15世纪之前被固有的意识形态驱使,人们为看景观而去看景观。人工观景平台、人工山顶建筑、人工基础设施等一切人为干预在野性的山体元素上刻下伤痕,瑞士景观那种灵动的素净此时变得无法体会了。然而,社会的日益秩序化和商业化会更加促使这种现象,即景观的秩序化和商业化。

1.420世纪之后的瑞士景观

20世纪的2次世界大战,虽然瑞士一直保持中立的状态,但还是在经济上受到强烈的冲击,也给近现代瑞士景观带来了解构与再一次重建的机遇,真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学才开始在瑞士兴起。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和伟大的景观设计杰作。50年代兴起的“goodform”(好的形式),对景观平面形式的关注;70年代,以施瓦茨为代表的关注人居环境、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景观设计方法;80年代,克拉斯特拉开了探索和研究如何在形式与自然间取得平衡的序幕;90年代,瑞士经济的繁荣带动了瑞士景观设计的高速发展,众多年轻公司通过设计竞赛和实际项目快速崛起[7]。这段期间,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呈现百家齐放景象,设计作品也遍地开花,甚至跨越国界。

2瑞士景观的设计理念

21世纪以来,随着景观设计的国际化,世界各地在创造自己景观的同时也不约而同的强调设计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影响。抛开这样的共性不谈,在日益趋同的景观设计国际背景下,瑞士景观设计还能独树一帜,保持着独创性和素净。在若干瑞士景观项目中,可以看到,他们一直在探索自身的瑞士性,或者他们身上散发的传统的瑞士自然观、崇高的生态意识和简约素净的设计态度。所以,瑞士景观设计深深扎根于其地域的地质、历史和地形传统中,但同时也是国际化的、折中的和开放的。尽管二者的过渡性较大,但从最近几十年来的景观设计项目中,可以解读出瑞士景观设计共同具备4个设计理念:极简化、过程化、地域化及生态化。

2.1设计元素极简化

也许是因为有史以来阿尔卑斯山所呈现的自然的粗线条和干净简洁的轮廓,代表了瑞士人们心中最崇高的自然。设计师们热衷简单且表现力丰富的材料,甚至他们设计的一些复杂项目能够借此呈现出来。他们不注重个人印记,而是让场地、原料和形态自己“发言”,宣示着历史上曾中断的,通过使用最少的元素打造出强大效果的这种思想仍存活于现在的世界中。苏黎世提契诺州广场的重建设计是对这种理念的最佳诠释。广场位于火车站的正前方,该地区是苏黎世市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带,人流量大,在未重建之前,这里空间布局局促,通透性不佳。政府为了整合城市空间,对该广场进行了重建工作。设计中采用了黑白相间混凝土浇筑地平面,其间分布着数个不规则的五边形涂层,立面上由营造季相特征的法国梧桐、整块石板雕刻的长方形喷泉池以及一个为乘客和居民提供了休憩之所采用冷杉做成的直径8m的木环。这2种不同的元素使得广场配置合理,整体造型简单明了,夏季绿树成荫,树冠相连形成巨大的“树屋顶”。设计师没有刻意去营造空间,而是让空间自己“发言”,重建后的空间不仅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得更加通透,而且看似简单粗暴的元素却为空间增添活力。

2.2设计思路过程化

过程化的设计强调可持续性、城市现在及未来居民对设计元素的可利用性和参与度,而不是瞬时、当下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还要考虑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既要作为行使功用功能的必需品,又要具有景观观赏、娱乐功能。在卢加诺三角洲的治理方案中,将是否有利于未来卢加诺市会繁荣发展置为设计考虑的出发点。卢加诺位于瑞士南部的Ceresio湖上,是Cassarate河的三角洲地区,鉴于该地优越的地理位置,政府为了推进该区域的繁荣,借助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的契机,对该地实施改造建设。设计的理念强调以河三角道作为新卢加诺市的中心,将其规划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未来卢加诺市的繁荣发展将与城市的区域和积水盆地相结合,成为发展的主要载体。这种新景观和自然的轴心,还将推动许多极具娱乐性和开放性活动的开展。可以看出,这样一个从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景观设计就是一个城市景观可持续性发展的过程,过程的理念一直贯穿于瑞士景观设计之中。

2.3设计形式地域化

源于瑞士民族的传统,景观设计师们对设计极度严谨,他们不刻意在材料和感官上进行过度设计,也不会在匆忙草率中想出解决的途径。而是长时间实践的结果,基于场地,基于地域文化。在伯尔尼伊蒂根总部的项目中,设计师结合景观内外空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巧妙设计,其中外部空间采用常用的经典方案,使得外部空间具有清晰、结构分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大规模应用简单的建筑材料以与城市绝大部分的建筑形成统一协调的效果。内部庭院则利用旧时代风格的植物景观进行装饰:原生态的天然材料,如石灰华和泥炭通过植物、水、空气和灯光的作用会发生一系列缓慢的变化。充满自然气息的内部庭院环境有效缓解了紧张的办公氛围。简单的材料,冥思般的自然体验。仅此可知他们对待设计的严谨和慎重态度,同时触手可得的本土材料使得设计变得灵动、不拘泥、生机勃勃。

2.4设计意识生态化

生态设计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最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类及生态系统的健康[8]。瑞士景观设计作品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人类与自然生物内在关系的亲密关注。在过去50年间所完成的许多重要项目都把复杂的时间层和过程考虑在内。这样做不是为了标榜“天然”,也没刻意地使用生态这一称号,它们更多地表现为未来生态学的象征,换而言之,它们是生命活生生的比喻。位于伯尔尼市中心的伯尔尼熊公园,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瑞士第四处熊坑保护地。紧凑型的熊围场设计,围场与周围环境以及斜坡、河堤上的建筑物融为一体。公园有趣之处在于伪装主题的使用,沿着熊公园的滨河小道装有玻璃护墙,既是为方便游客观赏,又考虑到小鸟可能会撞上玻璃护墙,所以,玻璃护墙并非全透明的,玻璃护墙上涂有黑白玻璃涂料,带有伪装网图案。这种设计在环境和植被之间营造出一种有趣的视觉效果,与熊公园和谐共存。伪装主题也用在了周围的水泥墙上,采取了精美的雕刻形式,使得整个场景和谐完美。这样的公园好似原始世界人类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缩影,生态主义的设计理念在实践中升华到具体的地域层和时间层。

3结语

景观在某个时间层上有着合理性,可社会是动态的,景观也要动态追随着社会的的发展。一味迎合商业时代的景观设计,其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而景观只有基于历史、植根于本土文化,才是发展新型景观设计之路。从15世纪之前到21世纪的瑞士景观,经历了从单一对自然景观的崇拜到“自然威胁论”,从恢复到“崇高”的景观至多样化理念设计自然景观。瑞士景观的发展历程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但始终保持着最基本的特性:在自然和形式间不断探索和选择,扎根于地域文化,重视自然生态,保持自我鲜明的特色,取得设计形式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对话。纵观我国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相比较而言,更多则是一味地模仿和盲目地附庸,表面上的绿树成荫、芳草萋萋、鸟语花香……实则却是暗藏的“绿色沙漠”。与维护在绿化上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投入相比,却是得不偿失。这样的高消费景观设计并不是理想中的生态景观。咎其原因,更多的是设计师们和规划师们的失误,设计上的不恰当和利益化驱动因素等等。作为景观设计师们,要紧紧抓住这次契机,改革景观设计上的不合理之处,做到真正的重视自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引领未来的生态,创造生机勃勃的生命景观。

作者:崔明霞 柴新 单位:义滁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