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茶园景观设计分析(4篇)范文

茶园景观设计分析(4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茶园景观设计分析(4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茶园景观设计分析(4篇)

第一篇:茶元素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点探究

摘要:自古至今,茶是中国传统文化及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观光茶园、茶文化主题公园、茶馆、茶文化博物馆等园林场所环境的重要载体元素。本文以园林景观中茶元素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茶元素与园林景观的结合思路及方法,以期对与茶相关的园林景观设计有所帮助。

关键词:茶元素;园林景观;结合

茶是我国传统文化及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当今社会,茶及茶文化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兴盛,与茶相关的园林景观也如雨后春笋。各类涉茶景观环境的设计应将茶文化作为重要元素,深入挖掘其内涵,丰富其表现形式。如何将茶文化与涉茶环境进行充分合理的对接,理清茶文化与茶景观的关系,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1茶元素的含义

园林景观中的茶元素,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其物质方面是指茶的种植、培育、采摘、烤制、销售等具有技术含量的科学技术内容;其精神方面是指茶的品种、品尝、礼仪、民俗,以及有关饮茶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人文科学内容[1]。茶元素在景观中的运用主要以文化的形式呈现,如茶诗词、茶艺、茶道、茶画、茶礼俗、茶史、茶器等等[2]。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与茶相关的诗词颇多,展示了茶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感受及生活哲理[3]。茶艺与茶道是烹饮茶的技艺及在其过程中个体所获得的心理享受[4]。茶画,是以茶为主题,以二维图象的形式展现各种与茶相关的人类活动场景。茶礼俗是茶文化在人们生活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及风俗习惯,其中以茶为主题的茶俗由于地域、时代、民族的不同,呈现了不同的形式与特色。茶史是与茶相关的历史典故、历史名人等。茶器是与茶相关的器具。

2茶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价值

2.1文化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的兴盛,茶文化发展迅猛。与茶相关的活动场所大力建设,在物质、审美、精神等方面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生活要求。通过各种茶事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和沟通,弘扬了茶文化精神及茶文化知识的传播。茶元素在景观场所中的运用,满足了人们对环境的审美和文化的要求。

2.2经济价值

茶文化的兴盛带来了茶叶经济的发展,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以及与茶相关的观光旅游活动等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效应。观光茶园、茶馆等旅游休闲活动场所的出现,对旅游经济产生了非常大的正面影响,更加凸显了茶元素的经济价值。

2.3生态价值

我国茶园面积广阔,茶树是经济、生态两用林,茶园生态系统是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经过人们的改造、利用而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茶树作为茶园景观设计的主要植物,与其他植物一样具有吸收CO2和释放O2的生态功能,同时具有调控气温、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5]。

3茶文化园林景观发展趋势

伴随茶产业的兴盛,与茶相关的景观环境建设如火如荼,如观光生态茶园、茶文化主题公园、茶博物馆、茶馆及旅游景区的环境景观设计紧紧围绕茶文化主题[2],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茶主题空间。在发展茶主题旅游的同时,让人们充分了解中国茶文化。

4茶元素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点分析

据上述,茶主题园林景观的建设不仅需满足大众休闲、旅游观光的要求,同时也应充分表现茶文化的历史底蕴,促进茶文化传播。

4.1与地域文化结合,充分体现茶文化

任何景观设计都应以主题文化为精神支撑,没有文化内涵的景观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在进行与茶相关的景观设计时,应紧紧围绕茶文化主题,结合当地的民俗风情进行景观体现。各地区各民族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俗,其可以作为设计素材为设计师所用。将地域文化与茶文化进行结合应用于园林景观中,并将当地的民俗风情在涉茶景观中体现出来,有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茶景观环境。在涉茶景观设计过程中可充分运用茶马古道历史、民俗茶艺等地域文化人文等营造了茶文化氛围浓厚的景观[6]。如茶资源丰富的云南,茶文化历史悠久,饮茶民俗多样,有傣族的竹筒茶、藏族的酥油茶、佤族的铁板烧茶、白族的三道茶等等,均在景观设计中进行了情景体现。

4.2结合景观要素,提炼运用茶文化符号

通过茶文化符号在涉茶景观设计上的运用,点缀景观空间,传达茶文化精神。茶文化在景观要素中的应用主要通过茶符号的解构与重构来完成。

4.2.1景观建筑与茶文化符号融合

景观建筑是涉茶环境中的重要设计要素,具有使用、点景的功能。涉茶环境中的景观建筑应与茶文化相呼应,营造如传统茶舍、茶棚等突显茶文化的建筑形象。并将当地具有明显特色的建筑风格、文化符号与纹饰运用在建筑上,如将门窗做成茶壶口的圆形等,还可以与茶诗词、茶书画结合。如福建天福茶博物院的牌坊大门设计,运用了楹联的形式,结合历史名人道出茶的历史,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更好地体会茶文化精髓。

4.2.2设施小品突显茶文化符号

景观环境中的设施小品主要包括:廊架、凉棚、景墙、雕塑、座椅、垃圾桶、灯具、标识牌等。在涉茶环境中,可以利用雕塑、景墙、桌凳等展示与茶文化相关的历史名人、事件、典故和诗词;将与茶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茶叶的制作工艺、与茶相关的场景片段、茶器具作为雕塑的素材,来展示茶文化;以景墙浮雕的形式展示与茶相关的文化等;也可以将茶器具直接作为景观小品点缀于景观空间;或将茶器具通过抽象、夸张、简化等手法,形成具有独特造型的景观灯或将茶壶改造成桌凳及垃圾桶等方式,在美化景观环境的同时,体现茶文化。

4.2.3园路铺装融入茶文化符号

进行涉茶环境铺装设计时,可以引入与茶有关的纹饰、图案以及符号,来营造富有趣味和想象力的茶空间。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叶试验基地景观规划设计中运用地雕的形式展示了茶艺表演场景、茶诗词等,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中国茶道讲究古朴自然,重在意蕴,因此在铺装选材上尽量选择具有古典朴素特征的材料,如用砖、鹅卵石、瓦片营造的花街铺地,与茶文化景观的氛围契合,体现茶文化内涵。

4.2.4植物配置体现茶文化精神

涉茶环境中的植物配置,应在考虑植物特性的同时,营造符合茶文化的意境。如根据与茶相关的诗词歌赋中对饮茶环境的描述,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营造出“静”、“和”、“敬”、“清”的茶文化意境;还可将花坛设计塑造成茶器具的式样,营造茶氛围。

4.3结合茶事活动,创造体验式茶景观

参与茶事活动,是乐趣也是精神享受。在该过程中,人们可以释放压力,获得身心的放松。涉茶环境中,茶事活动主要包括采茶、制茶、品茶的过程,通过该过程,人们不仅可以体会茶事劳作的滋味,也可以达到陶冶情操和修身养性的目的。茶事活动中,通过茶艺表演也可以更进一步了解茶文化。

5结语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以茶文化为主题进行涉茶景观设计,需要充分挖掘茶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内涵,结合多种表现方法,将茶元素与涉茶景观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传承中国茶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康乃.中国茶文化趣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2]何志丹.茶文化的符号学解读及其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D].湖南农业大学,2009.

[3]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书店.1998.

[4]童启庆.习茶[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6.

[5]周艳,骆云中等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99-102.

[6]周婷,邵宛芳.浅析茶文化在生态茶园景观中的表达与营造———以西双版纳大渡岗乡云宝生态茶园景区设计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9(2):10-14.

作者:葛现玲;张媛媛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篇:茶园景观设计中景场环境与风景建筑形态构成探讨

摘要:中国的景观设计美学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影响,强调“和谐之美,整体之美”,景观设计追寻人与自然,景观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茶园景观设计中景场环境和风景建筑形态构成也强调景观设计要和原有的地形地貌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因势利导,创造出改造于自然而回归于自然之感。它要求景观设计将天、地、人、思想、道德与设计艺术相互统一,崇尚天地万物的普遍联系性。笔者在本文中,从茶叶景观设计的自然环境观、文化意境塑造、创意构图、空间处理四个方面来探究。

关键词:茶园;景观设计;景场环境;风景建筑

茶园的景观设计大部分是对原有的茶园进行改造和有章法的修缮,本身并不会完全地创造出一个茶园,因此,尤其要注重对原有茶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原有茶园地形地貌的有效利用。笔者将从自然环境观、文化意境塑造两个方面探究茶园景观设计中的景场环境,从创意构图、空间处理这两个方面探究茶园景观设计中的风景建筑形态构成。

1茶园景观设计中景场环境探究

1.1茶园景观设计中景场环境的自然环境

观茶园景观设计中景场环境主要是为了让茶园的景观设计和原有的茶园生态有效融合。对于一般的茶园,其重要的功能还是产茶,因此,无论其景观设计如何,都不能改变这一属性。茶园一般处于丘陵地带,山势起伏不定,茶树属于灌木或者小乔木,常年绿色椭圆形叶子,一般不会太高也不会太大,茶树的树龄可以达到一两百年,但是,其产茶的时间大约只有40-50年,所以茶树的一生四分之三左右的时间是不产茶的,特别是茶树步入衰老期,其本身就变成了一种极具价值的观赏木。因此,对于茶园景观设计,可以从自然环境角度出发,优先改造那些已经步入衰老期不再产茶叶的茶树,对其进行修缮。此外,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自然景观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不能或缺,虽然茶园的景观设计并不便嵌入人工的亭阁楼宇,但是,鉴于人本主义思想,在现代茶园的设计中亭阁楼宇不可或缺。从现代主义思想上分析,亭阁楼宇并不属于自然景观,但在传统道家哲学思想中,亭阁楼宇等作为人的居住和休息场所,本生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不代表人的一切东西都来源于自然,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自然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供人居住的一些必须场所也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现代茶园景观设计中景场环境的自然环境观也可以嵌入适当的亭阁楼宇,一些简单的亭子是可取的,毕竟对于茶园来说,茶农采茶休息间歇需要一定的场所。

1.2茶园景观设计中景场环境的文化意境

塑造茶园景观设计中景场环境需要体现茶文化,对于一个强调自然的景观设计,需要意境的衬托,这是人工景观的灵魂。现代茶园景观设计中场景环境如何深入的表达出茶文化,如何表达出最自然的意境美学呢?首先,茶园景观设计需要充分的保留茶元素。诚然,在茶园景观中,最重要的当属茶树,而茶文化的体现,茶树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此,一整套茶文化的体现还需要加入一些别的元素。笔者认为,对于茶园景观设计的文化塑造需要加入一整套采茶、制茶、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风俗。对于一个完整的茶园,一定要开辟一快地方展示原生态制茶工艺,茶园生产的茶叶产品也应该供人们欣赏品鉴,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流程在茶园周围的小茶馆中是必不可少的。其次,中国的传统的自然意境强调虚实相生,万事万物皆有因有果。茶园景观设计的自然意境呈现最重要的是茶园的生活气息。因为从本质上说,茶园不是纯自然的产物,茶园是人们劳作的场所。因此,最自然的体现并不是让茶园变成一片无人烟的地方,而是让其具有生活气息,到了采茶的季节,茶园中一定有茶农在采茶,当茶籽收获的季节,一定有茶农采茶籽去打油。这都是最浑然天成的东西。因此,茶园景观设计中景场环境一定要体现茶园的本身属性,只有会回归到自身原来的面貌,才是最真实、最质朴的美。

2茶园景观设计中风景建筑形态构成研究

2.1茶园景观设计中风景建筑形态构成的创意构图

茶园景观设计最重要的是自然,要让茶园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所以,茶园景观设计中风景建筑形态构成的创意构图需要充分的借助茶园地区的地形地貌,因势利导,借助自然创造让一切都看起来浑然天成。当然,茶园本质上是人们创造的,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庄稼地,很早以前,茶园一定是茶树和其它的灌木、乔木、杂草一起生长的,人们来到这里之后,会清除掉无用的灌木和杂草,然后一代一代人的耕作劳动,让茶园变得和周围的一切融合在一起了。这就是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自然会将自己创造的东西给予人类,而人类也付出自己的劳作让自然更加充满人性,茶园是人们劳作的产物,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一切看起来都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

2.2茶园景观设计中风景建筑形态构成的空间处理

在前文中提到了,茶园景观设计非常有必要在茶园中加入亭宇楼阁,茶馆也是必要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茶园回归到茶园本身的功能上,让茶园不仅是景,也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对于茶园景观设计中风景建筑形态构成的空间处理就需要顺应茶园的生活功能。在茶园中一定要有茶农的休息场所,一定要有茶农制茶的厂房,也一定要有人们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地方。茶园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些的空间都是茶园所必须要有的东西。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茶园景观设计中风景建筑形态构成的空间处理需要掌握自然的节奏,一定程度上不能对茶园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要首先了解人性,其次要了解自然,自然和人性是统一的,不存在割裂,这是一个人与自然平衡且妥协的过程。

3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茶园景观设计中景场环境与风景建筑形态构成主首先需要了解人性,其次才是自然性,茶园本身是人从自然给予的基础上所创造的,其核心还是人的属性,所以茶园要回归到其本身的面貌,采茶、制茶、沏茶、饮茶等过程和场所都不能缺少。其次,茶园的景观设计要考虑自然性,人去改造自然,但是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大刀阔斧,也不能止步不前,自然和人性是统一的,不存在割裂,茶园现在所呈现的结果是人与自然平衡且妥协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裔婷.风景园林专业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重庆师范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别墅设计为例[J].大学教育,2015,(03):130-131.

[2]李哲,成玉宁.风景园林学科建筑设计初步教学研究———以东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建筑设计课程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2,(12):66-68.

[3]毕迎春,张骏,王未.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4):21123-21126+21130.

[4]周练,沈守云,廖秋林.风景建筑的地域性表达与创作———以南宁青秀山凤凰塔改造设计为例[J].中外建筑,2010,(02):79-80.

[5]杨程.现代风景楼阁的设计与创新———以缙云县后陈山公园景观塔建筑设计为例[J].建筑与文化,2008,(12):80-82.

[6]张弦,齐康.风景建筑设计的思考———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门票站规划及单体设计[J].华中建筑,2007,(05):29-31.

[7]徐春彦,黄忠,顾永平.与风景共生的建筑———九华山公安局建筑设计研究[J].浙江建筑,2007,(01):1-2+5.

[8]李宁,郭宁.醒来的桃源———四川光雾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游人接待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J].华中建筑,2006,(06):34-37.

[9]雷永忠.风景建筑设计中的“道法自然”———青城山“月沉山庄”设计杂谈[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3,(05):16-19.

作者:谷佳音 单位: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第三篇:茶园景观设计中景场环境与风景建筑形态构成探讨

摘要:中国山水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画科,大致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独立于隋唐,成熟于两宋。顾名思义,山水画以山水风景为表现形式,并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格调以及气韵,在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中,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对世间万物的看法。中国山水画融合了儒家、道家以及佛教的思想内涵,这与我国传统茶文化有诸多相同之处,因此,在现代茶园景观设计中,不妨把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融入其中,并辅以新颖而灵活的表现形式,如此定会让茶园景观更加符合游客在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茶园景观;中国山水画;意境表现;路径研究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山水画所营造出来的意境,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应该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和精髓,它把景色与情感充分融合,做到了处处是景,处处是情,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而山水画的这种意境,对现代茶园景观设计来说,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在茶园景观中融入山水画的意境,能够让景观的布局和结构更加巧妙和精致,可以给游客带来更多的精神享受。

1中国山水画意境探析和发展演变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可以上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时在玄学和清谈之风的影响推动下,归隐山林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风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山水之中找寻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山水画也就应运而生。我国山水画并不是对自然风景的简单描写,而是把自己的审美、思想、感悟、价值、追求等融入绘画里,进而让自己的主观世界与眼前的客观世界合二为一。山水画中的一鸟一木、一山一水,无不蕴含着作者的态度和思想。山水画的精髓和灵活是意境。其实我国传统文化对意境的追求不单单体现在绘画当中,早在先秦时期,诸多文人和大家就强调文章的情感性。如儒家认为文学创作不单是要文通字顺,而是要在写作中把作者的情感融入进去,让读者透过文章能够觉察到作者的内心世界。道家则认为写作的本质是要构造意境,文字只是一个媒介,让读者通过文字感悟到这种意境,最终“得意而忘言”。艺术是相同的,我国传统文化在文学中的意境构造,必然会影响到后代绘画艺术意境的形成和发展。在魏晋时期,山水画开始形成,与西方风景画的写实主义不同,我国山水画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审美价值具体呈现。它以山水风景为基础,融入了作者的人格理想与价值追求。但是,魏晋时期的山水画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以形写神”,经常是寥寥几笔,便是山水之状。当时的画家并没有创造出更多的绘画手法,在融入自己情感的时候,往往也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比如说一片松林、几根竹子、一间草屋等,每一种事物都蕴含着作者不同的情感诉求。这种“以形写神”的手段,简单而明了,能够让读者很快察觉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此同时,这种早期山水画对自然事物的描绘,影响了后代山水画家对事物的选择,从后代的山水画所描绘的对象来看,大多都是以山水、竹子、草屋、松树、扁舟以及庙宇等事物为主,这都来源于魏晋时期“以形写神”的审美观念。到了隋唐时期,山水画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继承了前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把诗歌的境界与绘画的境界融合起来,唐代是诗歌璀璨的年代,政治上的稳定开明以及经济上的繁荣,催生了一大批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在这些诗人中,不乏一些在诗歌与绘画方面都有高深造诣的名家,例如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闻名于世的著名诗人王维,他的诗注重对意境的构造,读之犹如在欣赏一幅美丽山水画,譬如说那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对传统山水画提出了新的主张,他强调要把绘画跟诗歌联系起来,一是要做到诗中有画,另外一点是要用诗歌的艺术手法去绘画,让山水画不再单单是不动的风景,而应当是凝固的诗歌,让人从画中能够感受到优美的诗情,达到“画中有诗”的目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山水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注重构图、景观设置、层次起伏、铺垫等方面艺术手法。到了两宋时期,山水画在意境的构造上跟前代相差无几,可以说已经定型和成熟了,但是在画法和技法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提升,比方说“六要”的绘画技巧,六要分别是气、韵、思、景、笔、墨。可以说这“六要”基本奠定了我国传统山水画的绘画要点,此后历朝历代的山水画家,都是按照这几点进行学习和绘画的。这“六要”中的“气”指的是绘画前要心随笔运,心中要先做到胸有成竹。韵,指的是在绘画时,要有韵律,要学会轻重缓急,要有主有次,时而舒缓时而急促时而恢弘时而低沉。思,指的是心中要有物体的大体形状,在绘画前要做到心中有数,仿佛画本身就在那里,作者只是将其显现出来。景,就是要做到景观设置合理、布局巧妙,让人观之有诗情画意。笔,讲究的是在绘画过程中的下笔技巧,要在依照法则的基础上,灵活变通,不能死板守旧。墨,讲究的是用墨的技巧,要做到层次分明,有浅有深,颜色自然。值得一提的是,两宋之后的山水画,尤其是元代的山水画,少了一些洒脱和恢弘,多了几分伤感。因为元代的政治环境比较恶劣,另外重武轻文,特别是排斥汉族文人,因此很多山水画家比较落魄,他们把这种失落之情融入到了绘画当中,在着墨上多用淡色,画面整体情调比较淡泊,又夹杂了些许伤感。元代的山水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清山水画以及近现代山水画的风格和意境,为山水画的意境中增加了几分逃逸淡泊之感。

2当前茶园景观设计中的不足

我国茶叶观光园产生于台湾,凭借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种茶历史,台湾在20世纪七十年代别具匠心地发展出可以让游客观光、游玩、体验、购物的茶叶观光园。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两岸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文化和经济的来往,台湾的茶叶观光园模式也随着传入大陆。但一开始只是在沿海地区的茶产区有所发展,比如说福建、浙江等地。21世纪伊始,随着我国正式开展农业旅游后,我国内陆地区的茶叶观光园才得到快速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大陆茶叶观光园存在着诸多不足,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少茶园在景观设计上存在着一些偏差和缺陷。

2.1景观设计理念存在偏差,景观设计与周围环境不太协调

从现实来看,我国的茶产区大多分布在一些风景秀丽、青山绿水的地方,在这里建设茶园,最重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就是当地的自然环境。尤其是对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人们来说,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是他们去茶园观光的主要目的。但是反观我国一些茶园,却采用了一些与当地自然风貌格格不入的景观设计,有的是一味图洋图大,建设一些富丽堂皇的酒店、餐厅、超市,严重破坏了茶园本身“天人合一”的特征。有的是设计理念比较落后,虽然有相应的景观设施,但是这些景观与茶文化相去甚远。比方说一些茶园为了吸引顾客,建设一些漂流项目、水上娱乐设施、游乐场等,这严重违背了茶园幽静、高雅的文化内涵。这些景观设计,也许能在短时间内吸引一些消费者前来游玩,但是很难得到长久的持续发展。

2.2景观设计比较单一,并且有着很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从实际看,无论是河南、浙江、福建还是云南等茶产区,其茶园景观大多集中在采摘、茶艺、购物等方面,很少有创新,这就会让游客产生厌烦和疲倦,基本上去了一个茶园就不想再去第二个茶园了,因为基本上是“千园一面”,大同小异。深究其因,不难发现,这种“千园一面”情况的产生,与一些茶园的设计惰性有很大关系。一些茶园的设计比较好,会引来其它地方茶园设计者前来参观学习,有的为了省事,直接拿来为我所用。比方说在河南和云南等地的茶园,其在景观设计上竟然采用的是江南风格,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环境相差很大,让游客感受不到茶园与当地文化的融合,显得不伦不类。

3山水画意境与茶园景观之间的关系

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和精髓,而这种意境不仅能够让人感受得到,更主要的是其并不虚无缥缈,不像空中楼阁一样虚幻而无法触摸。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源自于现实,是一种让人们可玩、可看、可行、可居的意境,它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基础与景观设计相通相融,可以被移植到现实中来。首先,山水画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茶园景观设计十分契合。我国山水画出现的年代与我国茶文化形成的年代基本一致,都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另外两者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也相差无二,都受到了道家思想和当时清谈之风的深刻影响,因此两者都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山水画中的“天人合一”,讲究的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和内心追求注入到了绘画当中,用青山绿水、竹林清泉去表达自己的高尚人格。而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饮茶者要通过茶这一媒介,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从云卷云舒、明月清泉中感悟到宇宙的规律,进而净化内心,让自己变得更加从容而平和。因此,山水画的意境和茶园景观设计是相同的,都是试图通过自然景观或是与自然景观相匹配的人文景观,让观众或是游客得到精神和内心上的享受。其次,在现代化碾压传统人文环境的今天,茶园景观更需要用山水画的意境去重构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现在,我国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传统的社会人文环境被现代化的楼房、公园、马路等设施所取代,中国传统的民居和环境已经所剩无几。当然,现代化本身是顺应时展的,其目的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舒适和便捷,本身并无可厚非。但是也要看到,很多人开始追求那种记忆深处的“乡愁”,因此,在茶园景观设计中,就应当大胆地采用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现手法,把中国人的“乡愁”原封不动地移植到青山绿水之中,让人们的“乡愁”望得到、摸得到。

4中国山水画意境在茶园景观设计的应用

我国的茶园多分布在山脉和丘陵地带,多为有着青山绿水的美丽风光。因此在一些山脉较多的茶园景观的设计上,可以学习和采用山水画里面的山脉层次组合的表现手法,设计出层次感和立体感更加强烈的茶园景观。而对那些地处丘陵地带,山脉较少且山势平缓的茶园,则可以园区内较高的建筑物为参照,将其当作“主峰”,运用山水画的布局理念进行景观上的设计。比如说其景观根据园区最高建筑向两边依次递减,呈现出平缓下行的态势。同时,在前后的景观设计上,也应当以最高建筑物为参照,大体上分为前后两支,呈现出一种环绕拥抱的布局形式。设计者可以采用这种景观设计方式,让景观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一方面可以让园区富有韵律感、节奏感和立体感,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保持园区中空气的流通。我国的山水画中不能缺少山和水。古语有言:“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至”,传统山水画中水的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动态水,一种是静态水。动态水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明快而活泼的感觉,静态水则可以让人的心情舒缓而平和。在茶园景观设计中,应当充分借鉴山水画中对水的表现形式,一方面要通过建设池塘、小河等静态水景观,给茶园注入一种平静而从容的意境。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园区里自然河流、瀑布、小溪、泉水等动态水,将其设计成可供游客观赏的自然景观。对一些缺乏动态水的茶园,可以建设一些喷泉、涌泉等人造景观,来增加茶园的动感。最后,还要充分借鉴中国山水画中的常用元素。中国山水画和茶文化一样,都推崇竹林、松树等自然事物,因此在茶园景观设计中,应当大胆地采用这些设计元素,并结合中国文化将其布局到合适的地方。比如说在房前屋后可以种植一些竹子,在靠近水流的地方种植一些松树,以此来达到一种“不可居无竹”和“风入松”的高雅意境。

参考文献

[1]李西洋.山水画意境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2(10):230.

[2]周岚.关于茶文化旅游的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6):58-61.

[3]林馥茗.开发茶文化旅游促进茶产业发展[J].茶叶科学技术,2007(3):31-32.

[4]李大勋.现代景观设计意境创造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5]杨爽,张建红,郎娇.文人园林意境美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0(6):263-263.

作者:李中亚 单位: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第四篇:观光型茶园环境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观光型茶园是一种集旅游和茶叶生产于一体的生态型农业,为了提高观光型茶园的旅游价值和生产效益,相关的环境景观设计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对观光型茶园特点及其环境景观设计遵循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观光型茶园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最后从自然环境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景观要素两个方面对观光型茶园环境景观要素进行了整体设计。

关键词:观光型茶园;环境景观;设计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休闲型旅游业的发展,以观光作为目的的茶园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观光型茶园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形态,其集茶业和旅游于一身,以茶为载体开发出来的融茶资源、茶产品、民族风情以及田园风光等于一体的现代新型生态型旅游。环境景观设计对于观光型茶园来说十分重要,随着现代景观生态学、环境规划理论等的发展,对观光型茶园环境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本文从观光型茶园的特点出发,探讨了观光型茶园环境景观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在对现行观光型茶园环境景观设计实例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观光型茶园环境景观要素进行了整体设计。

1观光型茶园的特点及其环境景观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1.1观光型茶园的特点

观光型茶园建立在茶业活动的基础之上,以茶为媒介促进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茶业生产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茶叶生产结构的调整,促进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观光型茶园也是现代生态农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建设形态上局部封闭与区域开放相结合,在功能上既需要满足生产需要,又需要满足观赏性和艺术性,观光型茶园的这些特点是其环境景观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1.2观光型茶园环境景观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根据观光型茶园的特点,在其环境景观设计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因地制宜,从茶园自身地貌、地形特点和气候环境条件出发合理安排景观和环境布置;二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使茶树、茶园与文化、乡土、历史、民俗等人文景观相互辉映;三是茶园要具有多种功能,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四是要有较强的体验感和参与性,让游客能够参与茶叶的采摘、制作以及茶树的修剪、整枝等活动。

2观光型茶园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国内众多观光型茶园环境景观设计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目前观光型茶园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以下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2.1资源缺乏整合,茶园功能存在欠缺不少

茶园环境景观设计显得过于分散破碎,土地用途不明确导致茶叶种植用地与建筑用地交错,不利于茶叶生产的规模化,一些中小型茶园在设计质量上存在不少问题,基本的空间构图、空间序列等美学法则没有得到基本的应用,在功能上存在欠缺,没能有效的将文化建设融入到茶园功能和景观设计中来,使得茶园环境景观对游客缺乏有力的凝聚和吸引。

2.2缺乏特色创意,构思过于僵化死板

茶园环境景观设计存在很大的同质化或趋同化现象,相互之间进行模仿造成了缺乏特色和创意,茶园中设计的景观、布置的环境和安排的旅游活动之间的差异性很小,这是由于设计时缺乏形象塑造和特色创意所导致的。茶园在设计构思上盲目追求构图和人工设施的搭建,造成了自然气息的丢失,观园游客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难以品味到田园之乐和乡野之趣。

2.3入口设计不佳,茶园进入路径不畅

不少茶园忽略了入口环境景观的设计,使得入口处的环境景观与整个茶园的主体景致不协调,造成了茶园整体形象的受损,并且在游客进入茶园前就留下了先入为主的不良印象。不少茶园对茶园外部环境缺乏重视,片面强调园区内部环境景观建设,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茶园的进入路径不畅,进入路径不但狭窄而且沿途缺乏与茶园主题相匹配的环境景观,甚至出现脏乱差的现象。

2.4建筑简陋或不当,服务景观设施匮乏

茶园建筑是观光型茶园重要的景观,但很多茶园的茶园建筑比较简陋,有的茶园花很大成本建造了欧式建筑,但这种建筑与乡村景观和本地风土民俗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协调性。旅游服务设施的匮乏是茶园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茶园内既没有满足游客需求的服务设施,也没有景观设施,只有茶叶生产,造成游客在茶园的滞留时间短、消费少等问题,这种单一功能项目的茶园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

3观光型茶园环境景观要素的整体设计

3.1自然环境景观要素的设计

3.1.1地形与水景的设计

茶园地形设计中应该尽量以适应地形、地貌为主,因地造景,最大限度降低景观干扰和成本,对于过于平坦的茶园地形要进行合理的改造以获得空间构图美,地形的设计与处理中需要对排水要求进行考虑,也应该综合考虑与其他景观的关系。茶园中或周围的河流、水道、湖泊、湿地、水库等是重要的休闲空间景观,通常需要对其进行人工护坡才能形成亲近性的水面景观,是茶园生态景观的重要构成,是游客赏景、休息、驻足、休闲的重要空间场所。

3.1.2建筑与植物景观的设计

茶园中的建筑包括亭、廊、花架样式的服务性建筑和雕塑、喷泉、灯具、台阶等样式的装饰性建筑,前者在布局上应该以点景、分散的方式进行,后者应该考虑茶园景观的生态性和经济性,另外茶园建筑在造型、园墙、水系、水景等的设计上应该以突出茶文化为重点。除了茶树之外,茶园环境景观设计中还应引入丰富的植物景观,诸如生态林区、观赏茶树、风景林、建筑搭配植物等,使之与整个园区的环境相协调。

3.1.3环境保护的设计

观光型茶园的环境保护设计包括生态环境、景观资源、生物资源、植物资源等的保护设计,生态环境方面,空气、卫生、噪音等都是衡量园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要综合安排在保证旅游生产功能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景观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于园区的景观要严禁私自改造、破坏或调整,改善园区交通,为游客进入和观赏创造良好条件;生物资源包括景区的动物、植物资源,这些都构成了景区的旅游资源,要做到综合利用、综合开发和综合保护;植物资源保护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建立预测预报和预警制度。

3.2人文环境景观要素的设计

3.2.1保健休闲娱乐的设计

茶园自身的特性使得其具有较高的保健疗养价值,茶园空气负离子对人体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要加强空气负离子体验区、呼吸区的建设;在茶园内布设茶室、画室、鸟鸣区等休闲娱乐区域,为游客提供休憩、休闲、娱乐的场所,为其融入自然、欣赏茶园风光、放松心情创造更多的环境和景观载体。

3.2.2生态体验的设计

观光型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条件为生态旅游和生态体验创造了丰富的资源条件,可以在茶园中开展多种多样的生态体验活动项目,在生态体验区应该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原生的生态环境,减少人为的干预、干扰和破坏,充分彰显和表达观光型茶园的自然之美和自然之趣,为主要来自都市的游客创造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和体验自然的良好环境,增强其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解读。

3.2.3茶叶文化馆的设计

我国茶叶生产消费和茶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可以考虑在观光型茶园中设计和修建茶叶文化馆,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展现给游客,带给游客更高的体验感和多方面的功能价值,在茶叶文化馆内设置茶室供游客品茗赏茶,开设茶叶加工、茶叶制作手工作坊,让游客近距离体验茶叶生产流程和工艺,还可以参与体验,举办各种茶艺表演等文化娱乐活动,提高茶园的体验功能,让游客在观赏、旅游、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知识。

参考文献

[1]钟红华,林文明.茶园生态建设与休闲观光功能开发———武平县松花寨生态茶庄园的转型之路[J].基层农技推广.2017(01)

[2]刘军.休闲观光水稻园建设及发展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12)

[3]王彦伟,刘宁,马军山.基于休闲观光的茶园提升改造设计初探———以宁海县桑洲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区为例[J].现代园艺.2015(07)

[4]陈慧宇.茶园景观设计中景场环境与风景建筑形态构成研究[J].福建茶叶.2016(03)

[5]方目标.生态观光茶园建设之我见[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01)

[6]王烨军.山地茶园建设技术需求与管理技术1[J].茶业通报.2013(03)

作者:王桂林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