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景观设计艺术的理智理解范文

景观设计艺术的理智理解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景观设计艺术的理智理解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景观设计艺术的理智理解

尺度的适宜性

(一)弱化人为压力

尺度适宜性要求实现大的园林景观尺度向人的个体尺度的转变,而在创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协调园林与人的关系。为此在创作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和发展的有机秩序,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合理利用已有的地形条件,最大程度地留存原有的地貌特征。在此基础上,若想获得诗意和有意蕴的园林景观设计就需要有效利用多变地形的自然起伏的特征。

(二)协调园林体量

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理景观竖向界面和景观构筑物是园林景观设计实践中的重要课题,为此要特别关注这两类物体的高度、体量以及它们对园林环境的影响。设计过程中还要注重进行景观空间的节奏组织与园林自然环境的有机承接实践,同时,要从整体的景观系统出发,适当采用比较柔化的界面形式实现园林总体空间尺度的修饰与完善,以此促进园林自然环境与人为景观的和睦相处。

(三)适宜人体尺度

获得适宜的人体尺度是进行园林尺度、景观尺度和设施尺度设计与纠正的最终目的。研究发现,人摄取的90%的信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取,同时嗅觉、社交空间等因素也辅助着人的信息摄取,而边长20-25米的景观空间是人类实现较好视觉感知以进行社会交流的最佳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人的感知力就会迅速减弱。因此,设计师在园林景观设计实践中需要努力做到有效的利用已有空间营造园林景观,以保证人们既能获得自然的空气和阳光的馈赠,又能享受到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

视觉的艺术性

(一)对自然之美的引用

对自然之美的引用有两方面意蕴:一方因地制宜:二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要求充分借助已有的地形条件和地貌特征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设计师应有意识地将山川形态作为远景纳入到园林景观的总体层次中,以促进园林景观空间在视觉上形成深远的层次感。因时制宜则强调园林景观的创造应充分考虑自然的四季变化,通过合理搭配灌木、乔木和花草来实现自然时节与园林景观的融合,最终充分体现四季景观的美学意境。这一过程犹如文学中的借景抒情,通过引用自然之美,体现对美的意蕴的关注,最终实现自然之美与人为创造的有机融贯。

(二)创造界面之美

在设计实践中,视觉形式美的核心是界面之美。界面因空间而生,是对空间要素的界定。景观中的竖向界面一般由景观空间的性格决定,而顶界面则相对开放。创造底面形式美能够促成景观空间整体美感的形成,而欣赏者的视觉体验往往会因底面面积的过小而受到削弱,同时,人们认知视觉美感的程度和能力也会受到竖向界面的形式美的影响。为此,作为一种与单一的底界面和开放的顶界面不同的界面形式,侧界面往往更能够体现丰富的艺术美,并能更为完整地呈现这种艺术美。

环境的生态性

(一)认识生态价值

环境生态性原则要求将生态价值观作为其核心理念,生态价值观客观上迎合了人的社会性需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价值观生发于阐述艺术魅力基础上的对于为人们带来生命意义的自然的尊重和憧憬,景观设计应始终关注并尊重自然环境状况,充分理解自然赋予我们的对于艺术的一种肯定态度。

(二)接纳生态基质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最根本要素便是园林生态基质。现代景观设计中有很多有关尺度景观的概念,如生态基质、蓝带、灰带等等,而现代景观设计已较为完美地实现了对以上概念的诠释。但在实际的景观设计操作中,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水系、气候和生态基质景观的影响,以充分利用好它们的优势元素,设计出较为完美的景观,使得自然环境与人为景观能够有效、完美的结合起来。

场所包容性

(一)包容宽泛群体

场所扮演了传播情感的有力道具,是情感实现有效传播的空间基石。设计师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空间将最大的能量给予公众。操作中,我们一直坚持包容宽泛群体的原则,设计的景观界面体贴人性,让人与大自然之间没有隔阂,始终给人一种绿色、充满生气和舒适度的视觉体验。场所集合了各种情感元素,而处于情感集合中的设计师更要将包容纳入到自己的设计理念中。全部景观的设计和筑造都应与人性中的包容性相契合,并以此为艺术表现目标。因而,更多地包容宽泛的群体应成为景观设计实践的基本原则,更应被当做景观营造的价值取向。

(二)呼应心灵需求

亲近自然、触摸绿色、享受舒适是每个人最本真的生命体验愿望,当公众有机会自主选择自己心仪的园林景观的时候,他们大多热衷选择心灵缺失的那片空白。因此作品的本质更契合了人们内心那片最需要一种能释放,感受,亲近自然的美。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的经济建设飞快发展,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急速膨胀的社会需求不满足于以前那种单一模式的设计效果,而将目光着眼于更加高端并能充分迎合现代景观发展需求的崭新的设计理念。为此,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更应从全新的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拓宽思路,形成更具个性和艺术性的设计和创造理念,以满足同样具备个性化的和艺术化的社会审美需求。

作者:智英斌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