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网约车电梯效应与汽车空间设计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以电梯效应、领地与支配心理等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社会行为动因和环境心理因素研究来进行空间设计,以降低网约车司机猥亵杀害乘客类汽车内部犯罪行为发生率。即从主动安全角度出发,探讨工业设计如何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的心理和物理空间,并通过分析概念汽车设计案例来提出解决方案,旨在构建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寻找问题、用设计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模式。
关键词:电梯效应;领地;支配心理;行为程序
一、引言
“电梯效应(elevatoreffect)”最初由美国埃默里大学(EmoryUniversity)的弗朗斯•德•瓦尔(fransdewaal)教授基于对大猩猩的观察提出。达里奥•马埃斯特里皮埃里(DarioMaestripieri)则在《猿猴的把戏:动物学家眼中的人类关系》(GamesPrimatesPlay:AnUndercoverInvestigationoftheEvolutionandEconomicsofHumanRelationships)一书中,进一步对“电梯困境”进行研究:当一个人进入载有陌生人的电梯间时,容易做出一系列非理性和无意识的行为[1]26-27。例如,背对着陌生人,成对角线占据电梯两角;再去按一下已经亮起来的楼层按键;抬头看天花板或低头看地板、来回地滑手机桌面壁纸等。搭乘电梯的乘客无缘无故地变得比正常情况下更为胆怯或敏感,也不愿意与陌生人有太多的目光接触。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行为?
二、封闭空间中的心理分析
1.捍卫领地的心理机制促使电梯效应产生的一个关键心理因素,就是“领地意识”。在心理学领域,“领地”是指个体在该区域内拥有防御权和行动权的特定空间[2]。每个自然人都具备这样的心理机制,它会尽可能地督促我们采用提前感知威胁、避免受到侵害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领地”不受侵犯。在穴居人时期,占领安全的洞穴是部落的基本生存需求,如果遭遇同类进入领地时,人类的本能反应会把这种行为认定是威胁,会坚决反击。虽然现代人增强了社会属性,弱化了动物性,但是这种心理机制在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领地”则转换为“个人空间”。1966年,爱德华•霍尔(EdwardTwitchellHall)在《隐藏的维度》(TheHiddenDimension)中写道:“当一个人侵入其他人的个人空间时,所有的麻烦都会随之而来。”[3]据此将个人空间比作是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肥皂泡,其大小会根据不同的社会规则、文化背景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而变化[1]26。一般来说,和亲近的人在一起时个人空间的接纳度会大很多。
2.支配心理与支配结构人类作为社会性群居动物,一直觊觎着权力和地位,因为这些意味着能够站在更高的支配地位,享有更丰富的资源,所以这也就催生了支配心理的产生。达里奥•马埃斯特里皮埃里做过一个实验——“猕猴的笼内实验”[1]35:在猕猴的世界中,来自不同群体里的个体想要确立支配结构而占据统治地位,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打斗,二是示好。而打斗的成本有时是非常高昂甚至是难以承受的,所以猕猴会本能地、慎重地选择示好的方式。将两只从未相见的猕猴关在一个笼子里来观察,起初两只猴子都蹲在笼子的两角不敢轻举妄动,如果不小心引起了打斗双方均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次实验中由于两只猴子的实力相差悬殊,所以它们很快就通过眼神确立了支配关系。处于支配结构下方的猕猴称为“顺从者”,会帮着支配结构上方的猕猴“支配者”理毛(包括用爪子和舌头去清理杂毛和污渍)——理毛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善意和服从[4]。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持一个更为稳定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都有着相应的支配结构。支配结构在人类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的表现,如上下级关系就是最直接明显的支配关系。一个团体中,需要一个支配者和多个服从者,如同军队有司令和士兵,社团有主席和委员,甚至是朋友、亲人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支配结构。虽然人类生来都想去支配别人,渴求着被服从和权力,不过由于个人天赋和社会规则的限制,很多人并不容易实现这一愿望。但是,如果是在自己车里的话,实现这个愿望就会容易得多。
3.行为程序的心理应用行为程序(behaviorprogram)是习性学中的技术性术语。动物的行为控制好比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和管理,依赖于遗传基因组中包含的信息和中枢神经系统暂时贮存于此的信息,来处理问题和建立与外界的关系——条件性刺激[5]16。而人类行为是有一定逻辑顺序的,不会是杂乱无章、毫无根据的,人类之所以拥有这样的优秀特质,要归功于祖先在先前所进行的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后所积累下来的经验,以及人类与自然界信息交流互动的结果。有了行为程序的指导,我们就不会在车门还没有打开的情况下,撞破车窗上车。尽管人类发展到如今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行为准则,足以指导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但是仍然需要去改进已有的行为程序,剔除冗杂低效的部分,孕育更适合环境心理应用的新的行为程序。捍卫领地心理、支配心理和行为程序的心理应用是本文主要涉及的心理分析。接下来将结合电梯效应中的领地意识、社会行为中的支配心理,以及日渐完善的行为程序对于在特殊环境中的人及其心理上的影响,来分析网约车司机猥亵杀害乘客事件中,司机的犯罪行为是如何在车内空间发生的。
三、网约车乘客遇害事件的心理透视
2018年5月6日,郑州发生网约车司机杀害空姐并抛尸的恶性事件[6]。回溯事件发现,受害人在乘车过程中意识到了危险,也与同事有过联络,其同事也曾打电话予以干预支援,然而犯罪分子仍然肆无忌惮地通过言语和行为侵犯受害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不平等的对峙局面?为什么从受害人上车开始,乘客的心理和身体都处于一种压抑和受制的状态?
1.车内空间和电梯间领地=个人空间=车内空间。汽车内部空间狭小而封闭,可以划属为“领地-个人空间”的另一种形式。根据心理学对空间的划分,0.15~0.45m属于私密空间距离,一般只有最亲密的人才能进入;私人空间最低距离在1.2m以内;1.2~3.6m是社交空间距离(见图1),公开场合的社交活动就在这种空间距离内进行;3.6~7.6m则是公共空间距离[7]56。对于汽车空间尺寸来讲,司机与乘客的距离处在私密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这个尺寸与电梯间环境十分类似,陌生人很容易侵犯到个人空间,引起另一方的防备和敌视,极易触发空间的非理性行为。这为狭小的车内空间内本来就紧张的情绪加入了更多不稳定因素。此外,当乘客上车时,不论有无驾驶经验,都不够熟悉随机的网约车车型,等于是进入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区域,一个地位极不对等的电梯间——因此司机占据车内空间的心理优势,乘客则承受了过多的压抑感。更糟糕的是,在这种劣势下一旦面对危险,乘客不易马上做出有效的响应以及时退出。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如何重新认识汽车内部空间设计?简单地拓延车体的宽度和长度显然不现实。从某种程度上说,“个人空间”其实是自己通过本能的心理机制创造出来的,设计师的任务是通过设计改变甚至去反转车内不平等的心理差距,缓解这种心理压力。
2.车内空间助长支配心理汽车内部环境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的空间,但是对于乘客则是完全陌生的,而且状况比电梯间更加恶劣。同时这个空间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完全封闭。二是门锁和车窗锁都由司机控制,也就是说乘客利用环境来规避风险的主动性为零。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的特有条件会放大人类另一种本能的心理机制——支配心理。就像是具有主场优势的东道主一定会比客人更加轻松自在,如果东道主对客人的态度不是很友好,客人心理上会有很大的压抑感。所以,网约车司机在自己熟悉的驾驶空间里时,他就更加有条件成为支配结构之上的那只“猕猴”。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要让乘客去帮着网约车司机去“理毛”,以此来换得这次旅程中的安全稳定的关系吗?显然不起作用。对于一段长期关系,稳定的支配结构是有利于关系健康发展的,但对于网约车司机和乘客这种短期关系来说,越是不稳定的、需要司机去花时间精力稳定的支配结构,则越有利于乘客的安全。因为,在乘客上车的一瞬间车内的心理支配地位就已经确立了,而且司机位于该支配结构的顶端(见图2、图3)。这样的支配结构虽然是稳定的,但却是不舒适、不公平的——乘客心理完全不能对等的形势,只会为司机节省出更多的精力去策划伤害。工业设计在此介入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原始的支配结构,抬升乘客的心理地位,让原本稳定的关系重新变得不可预测。这个时候双方的心理博弈能量大致相近,导致相应的心理地位关系可能会经常变化,司机和乘客的关系变得不再稳定。在乘坐网约车这一段相对短暂的时间来说,不稳定的支配关系是钳制司机不轨行为的良策。如果司机无意加害于乘客,那么平等的支配地位有助于乘客的心理舒适感;如果其有意实施不法行为,那么势均力敌的心理地位会降低坏人作案的心理优势,减轻其威胁性。那么,如何通过工业设计,去提升乘客在车内支配结构上的心理地位呢?
四、工业设计解决方案
1.水平方向错位布置个人空间电梯效应的根本是人类维护自己个人空间安全的本能防御行为,那么设计切入点也就应当是保障个人空间安全。经过之前的分析,认为符合以下这些特点的内饰设计,能够很好地解决心理地位失衡的问题:主驾驶和副驾驶的位置由传统的平齐安置,设置成错位安置,即主驾驶位置保持不变,副驾驶位置往车尾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形成一前一后的空间关系。这种设计既能区分司机和乘客,通过减少搭乘人数来提升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又能通过错位重新定义各自座椅的圆心,相当于设置了具有位差的个人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乘客心理压迫的问题,也使司机和乘客各自退出到对方的私人空间之外(见图4、图5)。这种内饰布局安排还有一个特点,即司机身位在乘客之前,乘客由原来与司机平齐而退出一定距离外面向司机。这样一来即使司机有攻击乘客的打算,但是由于其处于无法观察且直接触碰不到目标的位置,也因此会大大降低攻击的动机和成功率,不利的位置也延长了其攻击的准备时间。同时乘客远离司机,前方会留出较为宽敞的空间,从而减少心理上的压迫,在处理威胁时也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更多的预反应时间。另外,可以从消除密闭空间造成的幽闭性恐惧开始,将汽车的顶棚、车门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做成透光或者透明的形式,以此来增强乘客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抑制司机的不良企图意识。自然光照射进驾驶室会增强驾驶室的空间感,也可以减轻乘客的心理压力。
2.利用竖直方向产生落差除了在水平方向错位布置个人空间,利用竖直方向产生落差也可以提升人的安全感。如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坐姿较高,俯瞰轿车时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又如长途大巴由于行李布置的原因,乘客座椅要大大高于司机,因而也产生了一定的隔离感和较强的安全感。运用这个心理原理去设计副驾驶座位,适当地抬高座椅可以提升心理优势——这和古代君王宝座为什么会被放置在高高的台阶之上的道理是一样的。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受到客观限制,水平方向错位布置个人空间和利用竖直方向产生落差的解决办法,放到网约车上似乎无法实现,因为网约车多是私家车加盟。但是,对于专营出租车的内部空间来说,水平方向错位布置个人空间这种设计是有可行性的。
3.调整司乘活动空间布局之前,有些出租车公司环绕司机座椅加装了不锈钢栅栏以保护司机人身安全,这样做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伤害事件发生,但同时也成为了司机与乘客之间正常交流的障碍。如同常见的上下级关系支配结构。在与上级相处时,下级的活动范围较小,舒适度更低,自信心不足。这种行为差异是由两者之间的支配结构决定的,在汽车驾驶室中也可以调整这种支配关系,适当降低司机的主动活动范围和舒适度,提升乘客的可活动范围和舒适度。可以把司机座椅设计成类似于功能性座椅的样式(见图6),既可提升驾驶安全性又可限制司机活动空间,达到降低司机支配地位的目的。事实上,赛车的六点式安全带颇有借鉴价值。中控台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突破方向。马自达概念车“清”(见图7)和雷克萨斯LF-SA概念车(见图8),整个中控布局是偏向司机一侧来安排的,类似于F1的驾驶舱,司机像是被整个操作台包围着——这种被按键和设备环绕的感觉不仅会提升司机的驾驶感受,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司机的活动范围。
五、行为程序中实现主动安全
网约车恶性事件中,乘客晚上登车之后,还有什么因素引起了不安和恐惧?——没有保证乘客主动安全撤出的条件。上车后,司机把车锁一落,车门和车窗一锁,乘客就再没有任何办法逃离这个环境可能恶化的空间,除非跳车和抢夺驾驶权——但这也会让乘客付出更为高昂的代价。
1.增加行为程序中的避险步骤人类最常用的行为程序都是正序的,即所说的习惯和常识[5]17。但是在一些特殊用途和特定环境下,正常顺序的行为程序往往会阻碍个体高效地达成目标,此时就可以通过减去几个行为程序中的步骤,或者是用逆序的行为程序达成解决问题的目的。在高端防盗门行业,有一种反劫持的安全锁就涉及到了行为程序:它需要业主录入两个指纹,一个是用于日常开锁,一个是遇到危险情况时使用,万一业主在开门时被劫持,就可以利用另外一个指纹验证,通过智能互联家居报警[7]183。在汽车上也可以利用这种行为程序,来规避风险和有效压制歹徒的心理优势。如当乘客遇到威胁时,车门和车窗紧锁,这时可以用手长时间拉住车门内把手,作为行为程序的一个重要步骤,这一动作会触发危险警示灯快速闪烁来提醒过往车辆有紧急情况,而且在这个时间段内司机是无法从内部结束警示灯工作的。同时,车载云平台也会在后台拨打报警电话,与警察共享位置,甚至可以监听车内对话。抑或是行为程序执行之后,联动发动机降低转速和功率,迫使车速减慢,车锁自动解开以方便乘客逃生。从司机的角度着手,可以增加其操作汽车行为程序的步骤,以此来降低司机精力分散的能力,提高驾驶的专注度,保证驾驶安全。例如,司机的双手全部放在方向盘上时,加油踏板才会有响应——所增加的行为程序对驾驶安全产生的是正干预,牵制了司机的一部分精力,并通过行为设计把这部分精力转移到驾驶中,还增强了行车的安全。
2.逆行为程序行为程序一般是正序的,它可以解决人类生存和生活行为遇到的相关问题,是最普遍的行为方式。在特殊行业和领域,有时也会出现逆行为程序的操作方式,所以可以尝试从逆行为程序的角度去解决这个问题。正常下车的程序为:开车门锁、拉车内门环、推车门,下车。在遇到车内劫持和危险情况下,乘客可以跳过前两个步骤,直接用手去推车门,当车门应力传感器和车锁形变传感器在检测到比正常推车门所用的力更大、更频繁的力之后,可以自动解锁车门。这就是逆行为程序,通过改变行为实施的顺序,或改变个别步骤的实施强度来传达异常的信号,从而达到实现主动安全的目的。
六、结语
电梯效应透射的个人空间保护意识与支配心理,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在网约车运载环境中,这两方面相互作用,形成更多不稳定的因素。乘客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被迫在内心建立起防御心理机制,网约车司机则在熟悉的空间内处于支配结构上方,更容易滋生犯罪动机——心理驱动行为,司乘落差过大的心理优势往往更难主动限制不良行为。通过工业设计干预心理、规范行为,可以打破这种格局。这就要求设计师勤于思考,从各种事件中善于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发现问题中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动因,然后再付诸于工业设计手段解决问题,即创造性地探索新的设计模式:剖析心理原因-选择设计手段-弱化心理冲突,为工业设计提供一种新的切入角度。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网约车运营而言,杜绝案发最有效的办法是没有犯罪主体即司机,让乘客在唯一的空间归属内感觉自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无人驾驶网约车投入市场已经指日可待,关于其空间布置和内饰将有更多的设计需求,这种工业设计模式也将有更大的实践空间。
参考文献
[1]达里奥•马埃斯特里皮埃里.猿猴的把戏:动物学家眼中的人类关系[M].吴宝沛,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2]梅鑫,清敏,王刚.画地为牢的领地意识[J].人力资本,2007(5):44-46.
[5]许芳,胡圣浩,秦峰,刘丽杭.组织行为学原理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人民日报.是他!空姐乘网约车遇害案嫌疑人已锁定,警方正全力搜捕[EB/OL].
[7]裴小燕,王元杰,温锋.智能家居与网关新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作者:李卓 高步新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