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海报设计作品中的水墨蕴藏赏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时代背景
1979年,靳埭强应邀随团到广州美术学院讲学,当时,在大陆传播的现代设计理论,主要还是西方的一些概念。靳埭强曾对自己追求西方的文化价值取向产生疑问,当时的靳埭强在设计事业上蒸蒸日上,在设计界已获得广泛的声誉,但同时也产生了困惑:面对国际舞台,自己的身份到底是什么?自己的文化坐标到底在哪里?1985年,在纪念吕寿琨先生绘画展的海报《水墨的年代》中,靳埭强在对恩师的怀念中寄予了自己对传统的理解、对东方艺术的躬行禅悟。在日后的设计教育中,他讲得最多的就是心手合一和对传统艺术的修养[1]。对于靳埭强的艺术来说,对传统与现代的探索还不能说已臻化境,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种对传统的传承与拓进的斗士精神,无疑是当下画坛最需要的。
靳埭强海报设计中的水墨特色
1和谐之美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宇宙即生命的理解和诠释思维,对古代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绘画领域的影响,古代哲学并不仅仅体现在绘画技法本身,更多的是在于思想、理念的理性层面[2]。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生命内心与天、地的和谐,即“天人合一”的思想艺术境界。“天人合一”是指与天和、与人和、与心和。
与天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和谐融洽。靳埭强1988年的海报作品《香港现代中国艺术家》运用了太极图案[3],中国的太极图有阴阳两极,相生相克、生生不息。与太极所示相通,香港当代艺术、生活等各个方面受东西文化影响,融会贯通的感觉极为典型。太极图以西方的彩绘与东方的水墨重构,产生新的意向所指:水墨代表东方的精神文化,红色的笔触是西洋素材[4],代表现代的概念;现代与传统融和是香港艺术的特点,也代表了香港艺术家的创作精神。与人和,是指设计师个体,具有设计思想、创作思维、心系设计以及设计教育事业,致力于推广设计事业发展、弘扬设计文化的设计理念与精神。
与心和,即指心灵的和谐,是心与心、心与物、心与道之间的和睦与融合。靳埭强在1999年的海报作品《九九归一•澳门回归》(图1)中[5],呈现其当时的心态与香港回归时相似。这幅海报作品运用澳门特区区花莲花的花瓣以及水纹绘成九九回纹的涟漪,以中国画手法表现,以宽宏和平的意念表现不染的精神。靳埭强运用佛家思想作为这幅主题海报的创意,显示出一种平常心。叶落归根、花开花落、生生不息,这是自然的定律,统一也是如此。
“天和”“人和”“心和”三和的统一是“广大的和谐”。靳埭强作品的和谐之美是在运用中国水墨画的基础上,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人文精神,画面中的墨与色、深与浅、动与静、拙与巧等的和谐交融,使受众感受到了靳埭强海报作品的设计艺术精神和作者内心的顿悟。
2留白之美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是师法天地自然。老庄追寻无道无为,而非故意有为。“无为”所崇尚的是排斥人为的自然天成,即老子所云:“淡然无为,神气自满。”要求排除外界一切干扰、无欲无求,保持气定神和的状态,唯此方能悟道。中国古代画家常会提到“画意不画形”,其中的“意”即强调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统一,使心灵逍遥自在,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靳埭强海报作品中的留白效果会产生一种宁静、淡雅的感受,这和道家无拘无束的至高境界不谋而合。
静凸显动,白凸显主题。靳埭强1992年所作《平面设计在中国——靳埭强设计讲座》的海报,表达了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展望,也是破传统立新意。画面中,砚台代表传统,打破,加入一笔变异,有条突破的线,整体好似“中”字。这幅海报作品中的留白所显示出的气韵充满了一种流动性,仿佛天地中暗藏着一股力量。动静相生,虚虚实实,无为而无不为,大道至简的哲学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并散发着生机勃勃的生命活力。靳埭强设计风格是长期探索、积累而成的,其中有一致的设计风格——保持简约。越简单的东西越能去做简洁有力的信息传达:简练的内涵并不需要太多复杂的装饰,因其本身已独具美感。
3符号之美
这里所指的符号,是靳埭强海报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红点”。红点原是一个视觉符号,本身并无具体意义。但当与作品中其他元素结合时,却能给人一种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意义深刻的含义。
红点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在靳埭强海报作品中的视觉元素,它很能代表靳埭强这一时期的设计理念,也是设计师精神探寻路上的标志。在靳埭强1989年《我爱大地之母》(图2)[6]的海报作品中,运用的红点不仅是一种象征,它同时又承担着现实与虚无之间的一道桥梁。这点红色彩墨开始在宣纸上慢慢被吸收,然后又晕化开来的同时,是散发光芒的太阳,又是在滴血的伤口,又是无限母爱的乳头,亦是一颗炙热的心。
4巧拙之美
老子云:“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靳埭强海报作品中大成、大巧、大辩的人生智慧,都是通过若缺、若拙、若讷的水墨笔意体现出来的。另外,中国绘画以抽象的画法洞悉物象之骨气,描摹物象之外形,不刻意追求雕琢,而是笔笔灵动。画面上勾出的线、泼出的色直接表达生命情调,这是画家通过灵魂进行加工、经营而成的,体现了生命的韵律和情感的波动。水墨与设计的融合是靳埭强的独创,水墨所承载的东方神韵同时也体现了靳埭强的灵性使然。《一画会会展》海报[7]、《汉字》系列、《自在》系列和《九九归一》等,这些海报作品中无不渗透着靳埭强对水墨的钟爱与不舍,而海报作品也同样表现出“不缺”、“不讷”与“不拙”。
进入2000年,靳埭强又有变法。近作《似山非山》标志着他在水墨中对创作与设计关系的重新解读,同时也代表着他对更古老的传统文化的探寻。“书画同源”这一传统画学理念在靳埭强的设计理念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2011年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中,靳埭强的系列海报作品《无中生有妙法自然》亦在其中。其风格延续了这一探索路线,展现了靳埭强执着的设计精神与品格。
结语
靳埭强在中国水墨现代化的过程中,大胆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理念,并在图式上努力彰显现代设计的视觉。这种互补性的交融,创造出一种世界级而无限的视觉语言,沟通中西文化。靳埭强与其他设计师显著不同的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对纯艺术的追求,他的设计风格得益于水墨书画方面的成就[8]。靳埭强的作品以洗练的技巧融合了新和旧,并把抽象的书法元素化成具体形象。
靳埭强在国际平面设计领域中有着较强的影响力,他的设计作品,简洁而不失丰富,细致而不失大气。他将中国传统水墨与现代视觉设计相融合。同时,靳埭强的创新精神也是其设计风格的一大特色,他对设计的理解、运用与传播,都走在时代前列,这些都反映了他较强的创作天赋和艺术涵养,通过自己对专业的执著和努力,靳埭强已是当代中国设计的领军人物和平面教育事业的奠基人。
作者:徐友倞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