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建筑室内设计应用型课程体系的重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开放化程度越来越高,建筑室内设计课程群应用课程体系研究对建筑学专业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科院校现在所需的人才是具有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应该具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结合建筑学专业特色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重视科学与艺术、工程技术方面的新要求,构建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要素的培养模式。真正回归本科教育实质,实现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展示平台课程体系的紧密结合,强化设计实践操作下的建筑表现技术创新应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应用课程;重构研究;教学改革
2019年初教育部颁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其中十大战略任务第二点中明确指出:要根据新时代制定紧跟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大力推进和充分利用现代化数字信息化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在新建本科高校中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操作能力[1]。高校创新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一项比较大的系统工程。建筑学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构建也是一项全方位系统性教学改革工程。以创新型人才方案培养模式为目标,市场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规划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对于建筑学专业群建设具有重要现实需求[2]。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和科学技术、人文素养,市场社会相结合统一。
1本科院校建筑室内设计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1)多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大致相同,建筑设计课程理论课程时数虽有减少,但实践环节课程学时未见增加。近年来全社会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大背景下,专业实践课程被逐步压缩,但对于教学内容总体要求并没有降低。传统的建筑室内设计教育教学,是以土木工程建筑类组织教育教学。从大学一年级至五年级,每个学期几乎都会有3~4个设计课题供学生设计,但未能有效紧贴社会时代前沿建筑发展动态,课题项目化还需要进一步地与校企合作对接[3]。(2)本科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传统的建筑室内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习惯于在任课教师的辅导下,按部就班地逐步掌握建筑室内设计方案的设计过程与方法,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创新性还不够。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的核心专业课程一般教学流程:前期任务下发———资料收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方案设计———提交作品。教学环节多为传统的灌输式,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待加强,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互动式、探讨式、开放性教学设计”[4]。此外,集中统一的教学进度安排完全忽视了学生基本素养、个体知识背景差异,很难做到一一辅导、因材施教。(3)本科院校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软硬件急需加强,校企合作需要深度融合,共同制定符合现代企业、公司用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实践环节缺少在企业、单位的实际操作能力,没有及时把理论联系实际融合起来,导致毕业求职就业时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现在一线企业急需大量的专业建筑设计、施工、测量等人员,但是新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中忽视了校企社会深度对接的融合。(4)建筑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正在大量运用多媒体、信息化手段,但是效率较低。学生们在前期资料收集、社会调研时花了大量的时间收集到比较杂而乱的信息,没有及时找指导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导致学生们收集到的信息真正运用的效率是比较低的。此外,现代多媒体交流方式多种多样,QQ群、微信群等即时聊天工具展开专业问题讨论,不如进行面对面互动式教学探讨研究问题,对于共性的问题在网络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5)缺少全面的学习及课后评价,师生间交流学习沟通不够。建筑室内设计课程分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自主设计建筑作品两部分环节,在整个设计周期中前后课时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师生间进行设计作品沟通时间过少。建筑室内设计课程传统教学评价缺少专业的科学反馈。
2建筑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模式
2.1采用互动式、探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Interactiveteaching):即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氛围,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环境氛围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以便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方式。探讨式与其相近,均采用头脑风暴法,以上两种方法深入浅出,探讨激烈,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5]。在当今社会强调综合素质人才,多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和运用符合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要求把传统的建筑室内设计教学、建筑施工技术、人文历史经管等学科结合起来。因此,建筑室内设计教育教学特别要重视与加强这块培养,结合时代背景与专业学科历史文化等区域性课题研究,开展相应的教学改革和资源配置方法。全面加强建筑室内设计课程与核心主干课程的联系,如建筑历史、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的联系。建筑历史的核心课程在于,贯穿于整个设计环节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诠释要体现于传统哲学理念之中,在现代设计中引入和表现传统文化设计理念,从而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一种和谐设计方法。
2.2建筑室内设计课程资源整合实践
综合以上分析,2012~2018年建筑类专业学生将设计实践类课程整合起来,紧紧围绕学校的转型转设发展工作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优化教学平台资源,持续在实践中更新经验,在实践、运用、反馈、调整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近5年的建筑类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就业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建筑室内设计课程的资源整合要求任课教师针对每项方案的不同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的深化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同时要确保将课程中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与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们,这就更加严格要求任课教师在详细具体分析教材目标的层次上有效组织实践教学内容,并具备灵活应对解决设计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实践与理论课程的整合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整体把握能力、设计项目深化、组织实施能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任课教师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去提升自我,把握设计实践项目化,紧贴市场社会需求,了解建筑类行业发展的趋势,将其有效融合到整个教学实践中[6]。建筑室内设计课程整合要推进整个课程群和教研团队化建设以不断适应新建本科应用型教学发展的内涵需求。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课程当中,建筑室内设计课程设计侧重点是方案的功能性、美观性,而忽视了工程技术的可行性分析。在解决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该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实操性原则[7]。以此来保证建筑室内设计课程与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测量、建筑力学、建筑施工效果图的先后顺利问题。学生在进行方案选择的时候,深化方案的内涵,完善最终三草的时候,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就要将建筑设备、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力学等技术知识和方案策划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有机的结合。真正做到体验式建筑室内设计的完整流程图,更加清晰明了地认识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与挑战。
3整合资源,深度融合,校企合作
3.1整合各类平台资源
对高校来说,尤其是本科院校的发展,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被社会认可和接受,一般情况下,通过往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来展现,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决定着专业发展的前景与该专业的发展质量[8]。作为高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导教育好学生们掌握专业核心知识的同时,多涉猎与专业相关、跨学科的各项核心知识技能,通过整合建筑设计课程群培养学生形成积主动学习,自我学习,团队协作,勇攀高峰的勇气。为未来进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筑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将学生在校最后一年的设计实践环节放在企业单位进行,重点整合校企合作资源,将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组织、建筑设备构造、施工图效果图等环节进行平台资源整合,保留课程名称,通过调整教学大纲完善和优化教学计划安排,形成贯穿于整个五年级的设计专业类大课。将方案设计实操能力培养放在重点位置,五年级设计大课中注重学生们对于现实社会中项目化运行机制的研究,对设计项目进行全局观念的塑造培养,形成建筑室内设计中的整体思维,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有序性、科学性与技术设计恰当地与企业实习设计实践课程相结合起来,再将设计程序与企业行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对接,最终实现计划任务书的草图方案设计到初步定形,方案设计到初步设计规划,再到组织施工图的设计完整流程图,符合现代建筑行业执业特点的需求,真正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落地生根,无缝对接社会单位用人需求。新建本科高校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大纲,在掌握建筑室内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建筑室内设计的空间、布局、结构、材料、场地、色彩等设计方法技巧,关注建筑所在地的文化背景、地域空间、风水民俗等特征[9]。
3.2调整教学进度安排,增加实践环节课时
建筑室内设计课程整合专业实践课、理论课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对设计行业的实际情况深入调研掌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进而反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与课程实践教学中。结合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与建筑设计工作流程在各个环节课程设计中进行,以避免知识点单独讲授,通过顶层设计完整的应用设计流程,将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不断挖掘点拨,促进学生们在课程中对项目设计的全过程跟踪,从而实现学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就业需求的高度融通。
3.3学习氛围的营
在建筑设计课程群的整合过程中为学生们营造设计从业资格的工作氛围,以此来体现出建筑室内设计课程改革实践与设计类课程资源平台的综合效益。从最初的调研场地,项目分析———项目定位———构思草图———建筑施工———方案落实进行科学化设计。校企合作需要深度融合,共同制定符合社会企业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严格按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按课程培养计划的要求,基于开放式、互动式、探讨式教学模式对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进行高度整合。在课设任务书中明确要求规定每个时间节点应该上交的材料、课堂任务、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体系。综合过程因素,考察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作为课程作业的重要依据评定成绩,便于任课教师有效监控和把握教学实际进度。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着转型转设的发展任务工作。通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研究,再通过建筑室内设计课程的整合,提升学生们对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随着建筑设计过程的逐渐深化,学生们对于设计方案的深入理解和优化项目,对于学建筑设计的学生们学习主观能动性有进一步的提高。
4总结
在信息化网络技术手段的建筑室内设计教学改革的趋势下,建筑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并不是学会制作几项微课慕课课件,而是对整个建筑学教学资源平台进行科学化整合设计并调整[10]。新建本科高校如何利用好慕课平台、大数据网路、5G、6G等信息手段,对建筑室内设计教学评价还需要更加完善,是每位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师的共同责任。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群整合平台建设以及新建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式在不断地适应社会改革,建筑设计课程整合的尝试与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改成效,随着建筑行业的蒸蒸日上,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深化调整,建筑课程群与教学改革也将不断地优化、整合平台资源以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2]许莹莹,蔡华,金奇志,等.网络环境下建筑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3):111-115.
[3]董阮建.信息化背景下广西高校设计专业基础实践课教学的课程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
[4]张望,白英,梁丽芳.面向新工科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高教学刊,2019(7):4-7.
[5]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研,2012,33(12).
[6]叶德辉,李纳璺,谭嫄嫄.高校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成果整合转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20):90-91.
[7]穆荣兵.艺术设计学科承载的公共艺术教育资源[J].美术大观,2012(9):166.
[8]叶德辉.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J].包装工程,2011,32(16):134-137.
[9]陈汗青,韩少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包容性设计思考[J].包装工程,2014,35(20):1-3,113.
[10]张佳宁,高昱.建筑设计中构成的趣味性研究[J].湖南包装,2018,33(01):14-16+73.
作者:董阮建 琚宏昌 陈玲玲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