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现代设计栅格系统功能设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栅格系统的定义
栅格系统的英文为“GridSystems”,又称网格设计系统、标准尺寸系统、程序版面设计、瑞士平面设计风格、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栅格系统以规则的网格阵列来指导和规范版面布局以及信息分布,是一种平面设计的方法与风格。栅格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让信息的呈现更加美观易读,而且为前期规划和后续设计带来更多的灵活与规范,至今仍是出版设计的主流风格。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栅格系统就没有现代平面设计。
生活中“栅格系统”无处不在:城市布局、杂志、网页、报纸和大厦的框架结构等等。美国设计师哈里?斯顿伯格说:“在建筑中,结构横梁支撑着墙、地板、管道和线路以及建筑物的正面。在平面设计中,布局是支撑其他相关要素的基础结构。”和决定现代建筑的高度、风格、外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相类似,栅格系统就是一种用来搭建、组合用以对版面进行有效布局和探索风格的系统,是对页面版式的规划。“版面网格可帮助设计师做出明智的设计决策,排除了设计元素被随意编排的可能,也可使各种元素整合在统一的设计中。”
二、栅格的发展及现状
根据维基百科的描述,169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因不满当时的印刷水平,下令由数学家尼古拉斯领导成立管理印刷的皇家特别委员会,旨在设计科学合理而且实用的新字体。他们以罗马体为基础,每个字体分为64个以方格为单元的基本单位,每个单位再分成36个小格,形成有2304个小格的网格。他们在这个严谨的几何网格中设计字体和版面编排,这是栅格系统的开端。
1919年德国著名建筑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在魏玛建立国立包豪斯学院,成为继荷兰“风格派”运动、俄国“构成主义”运动之外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心。在它们的交互影响下,平面设计带有明显的栅格系统的特点,即:高度理性、简约主义、功能化和几何形式化的风格。
1959年,在包豪斯的理性设计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瑞士出版的《新平面设计》杂志为标志的“瑞士平面设计”或“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因简洁洗练,传达清晰准确而日渐流行。该流派“主张段落分明,功能明确,强调将逻辑排列视为观察外界事物的出发点”,使用近乎标准化的比例公式制作栅格系统,以便精确而优美地配置图片和文字,是二战后影响最大、最具时代精神的设计风格。
20世纪60年代,“瑞士平面设计风格”在美国的快速推广和广泛运用,大量应用栅格系统进行设计,追求平面设计的标准化和清晰良好的视觉传达功能,使美国平面设计的水平迅速提高,对美国出版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促进作用,可视为欧洲在二战后对各方面都处于强势地位的美国的一次强力的文化输出。依托美国的强大经济实力,“瑞士风”的影响进一步扩展到全世界。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等领域的日渐开放,栅格系统开始进入中国设计领域。但因为各种原因,栅格系统的并不被真正重视,只在某些领域如报纸、杂志期刊等领域因为栅格系统的高效率被广泛应用,但对其比例、美感和风格的追求始终差强人意。很多设计虽然设计精美,秩序井然,明显有栅格系统的影响,但更多是设计师积累多年经验之后无意识的使用,对栅格系统仍然不甚了了。近年来尽管许多设计家如书籍装帧大家余秉楠等大力推广栅格系统,但栅格系统在中国仍在起步阶段,需要一个接受和消化的过程。
三、栅格系统的功能
栅格系统是隐形的架构,由印刷成品中看不到的一系列纵横交错的、常常包含着有趣的数列关系的辅助线组成。它控制着印刷品的边距,文本栏的宽度、页面元素之间的间距、比例、大小、每页重复出现元素的固定位置等。设计师用辅助线创造和调整一个栅格系统以便于在空白的页面上高效地放置各种元素如大标题、正文、照片等,并利用栅格迅速地进行各种细微调整。它的主要功能有以下三点。
1.处理布局以建立页面秩序
人的思维是连续的,按一定的顺序处理信息。好的版式设计应该像一幅地图,帮助读者按一定规则顺利地找到需要的目标和位置。美国当代著名设计师阿历克斯?伍?怀特认为“有条理的设计有着清晰的节奏感和张力,它能按顺序地从一个要素到另一个要素进行引导,……有助于读者更好的关注图书本身内容而不是形式。”设计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尽量考虑读者的视觉习惯和心理特点,根据信息的层次和视觉的需要,进行编排布局和调整,通过栅格系统把版心划分为多个矩形区域如分栏、分块(分栏对文字的易读性有很大的帮助,分块则非常有助于图片的安排),栅格系统能帮助建立整体的架构以支撑设计内容,引导页面的各种元素,制定一定的标准按顺序将大量的独立元素如本文块、标题,照片,图表等有秩序地安排在页面上,形成视觉上的秩序感,使设计使内容安排得当,井然有序,使读者能不自觉地遵循一定的规律,体验到轻松愉快的翻阅。
2.保持页面之间的连贯性
版式设计看似复杂,但事实上设计师不需要每一页都从草图开始重新进行规划和设计,在栅格系统的帮助下页面的布局设计将完全是规范的和可重复的。“重复的要素必须是有据可行的,必须放在和谐预期的位置上,就像建筑细节一样,如灯的开关,总是放在离地板同样的高度,这样在黑暗的房间也能轻易地找到。”使用栅格系统的设计,不仅非常有条理性,看上去也很舒服,但最重要的是,它给整个页面结构定义了一个标准。怀特认为“它给设计一种内在凝聚力”。预先确定一个共同的栅格系统将有助于统一成系列的、前后关联但又相对独立的印刷品如某系列丛书、某产品的系列海报等印刷品的整体形象,因为他们有内在、隐形的、家族式的框架在规范他们的风格。
3.创造特有的美感
栅格系统是平面设计的“骨骼”,和人的骨骼相似,身体健康、比例匀称的人无论怎么穿着或运动都比骨骼发育不良的人更有美感。在版式设计中,“乱”和“散”是设计过程中常会遇到的问题,其原因不外乎是布局没有秩序,没有层次,没有规律。
栅格系统给设计的美感创造更多的机会是因为栅格系统常常用从古希腊至今被公认具有经典美感的黄金比例等斐波那契数列来进行分栏以安排文本块、图片以及空白的位置、大小,这些视觉元素相互之间暗含着2:3、8:13等优美的比例关系,令人难以察觉地呈现出不可言喻的数的和谐和精致。用现代设计做比较,以栅格系统为基础的欧美平面设计,除了其理性、精致、优美外,其个性、创造性也远远超出中国当前的水平,这一明显的事实足以说明栅格除了提高效率,使设计不至于陷入反复安排内容的泥沼外,也给设计师提供了更多创意和表达自我的可能,创造出独特的美感。
四、栅格系统与中国当代平面设计
栅格有着不同的应用,但并非适用于任何设计、任何人。不管是网格设计还是自然设计,都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网格设计更清晰整洁,自然设计更潇洒随意。当你要设计多页面并且信息结构复杂的题材时候就需要一套栅格系统来得到规范、统
一、美观。而当你设计信息结构简单的主题时则无所谓,毕竟修一栋楼和修一间房的要求是不同的。
初看栅格系统被很多设计师认为是封闭的,没有发挥空间等等,其实不然。首先要明确一点,设计和艺术有着本质的不同,艺术是艺术家个人化创作,而设计则是带着镣铐跳舞的“艺术”,是为了满足某种具体需求,而不能将设计者本身凌驾于作者和信息之上。对于设计来说,艺术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已,满足实际需求也是重要的一个部分。
“一个优秀的版式设计(不论何种形式)可以将复杂的信息编排得十分合理,以便于读者迅速找到其所需要的内容。”图书馆的书按内容进行分类摆放是为了方便检索,同样的书中包含的信息也需要按一定规律进行分类和安排。无论如何,只要阅读的基本功能和视觉传达的目的没有改变,井井有条的设计始终不会蜕变为“非主流”。人们总是错误地认为追求规则就缺少艺术性,但恰恰是被公认做事最一板一眼的德语民族中诞生了最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和贝多芬。
为什么栅格系统在中国的设计中没有被十分的重视?除了传入的时间晚,来不及消化外,这或许也与中国人的民族性或文化背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口头禅是“差不多”,似乎并不极度追求精准。而栅格系统的发端于欧洲,栅格系统包含着西方文化中逻辑和理性。在“差不多”的环境中栅格系统的现状也并不让人感到奇怪,好在力求融入世界的中国设计正在改变自身,栅格系统正在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