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块石淤泥地层深基坑支护设计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某沿海石油化工项目地基为填海造陆形成,地层上部覆盖有大量的块石,下部为深厚淤泥,介绍该工程中雨水提升水池的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实践,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块石地基;淤泥地基;深基坑支护;深基坑施工;填海造陆
引言
石油化工项目因其对位置需求的特殊性,场地常布置在沿海沿江周边,地基往往为填海造陆形成,由于填海过程中的土质和分层回填难以保证,完工后的地基往往地层变化较大,土层性质复杂,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常见的填海工程中以淤泥为主要填料,受工程管理方式及工期制约[1],短期内的处理方式往往有限[2],固结沉降只能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基础施工时部分淤泥层的性质仍较差,特别是受扰动时,各项指标下降较快[3]。在淤泥层中进行基坑支护和开挖,方式多样,但受制于工期、环境限制,需要选择符合项目需要的方案[4,5],同时要考虑采用地基处理和基坑支护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边坡稳定性[6,7]。本文中的项目位于沿海区域,场地原貌为滩涂,受当地土方资源限制,回填覆盖层全部为块石,且深度不一,相较于其它淤泥地层,本项目更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本文以其中的雨水提升池施工为案例,介绍此种地层下基坑支护和开挖方法,供类似项目借鉴。
1工程概况
项目场地面积约45万m2,原始地貌类型属于浅海滩涂地貌,经填海造地平整而成,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分布5个大层,即人工填土层、海相沉积层、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残积层及粉砂岩风化层,主要地层厚度及岩性如表1所示。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层块石孔隙中,为上层滞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约2.92m,水位受海水潮位影响而变化。雨水提升池位于场地中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尺寸34.8m×36.8m,平均埋深7.0m,局部埋深9.0m。根据勘察情况,基坑开挖范围内的地层分布情况:上部为块石填土层(2.0~7.0m),下部为淤泥层。设计要求对水池底部地层进行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处理,以满足水池承载力需要。
2基坑支护方式选择
2.1基坑支护难点
地层地下水系与大海相通,补给源充足,并且块石填石层透水性极强,在基坑开挖前要做好基坑止水帷幕,阻止地下水向基坑大量涌入。常规的止水帷幕做法有2种方式,即深层水泥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止水桩,主要的难点有:⑴深层水泥搅拌桩受其施工工艺的限制,若不采取特殊措施,在块石填土层中无法施工。⑵高压旋喷止水桩,是利用高压喷射纯水泥浆破岩,形成水泥柱状体从而形成止水帷幕。但由于该块石填土层孔隙较大,会造成水泥浆的大量流失,很难形成水泥柱状体,从而起不到形成止水帷幕的功效。⑶因块石层下即为淤泥地层,需要考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由于淤泥为饱和流塑状,锚索及土钉在该层的锚固力极其有限,所以常规的桩锚结构、锚索结构、土钉墙结构等均不适用。⑷若采用水泥挡土墙结构需进行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难以穿越块石填土层;而桩和内支撑结构及地下连续墙和内支撑结构形式,在支护桩施工中需采用冲孔灌注桩进行成桩/槽。根据本项目前期桩基础试验成果,冲孔灌注桩成孔困难,塌孔严重,工期较长,效率大大降低。⑸该地块具备足够的放坡空间,但淤泥地层的抗滑移稳定性不够,不能单独采用放坡结构形式。
2.2基坑支护形式选择
在综合分析基坑支护的重难点后,结合现场施工需要,在基坑开挖的同时需要给出周边的其它施工作业面,以及防止周边地面下沉影响周围已建设施,采用放坡和支护桩相结合的方式,上部填石层采用水泥砂浆桩形成止水帷幕,坡底增设抗滑桩确保基坑的抗滑移稳定性,同时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增设水平向及垂直向注浆锚管,通过向地层内注入水泥浆改善地层的力学参数,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2.3基坑支护设计
根据勘察报告中此处钻孔的情况,选取确定的土层力学参数,具体如表2所示。基坑开挖深度约为7.0m,局部为9.0m。基坑底尺寸为38.0m×40.0m,基坑顶尺寸为62.0m×63.0m。基坑在填石层按1∶1.3放坡,留设1.5m宽平台,在淤泥段按1∶1.5放坡,设置水平锚杆及竖向锚杆进行分层支护,坡脚设置格栅式搅拌桩,止水帷幕采用压密砂桩。典型的坡面设计如图1所示。主要设计参数:⑴锚杆:采用48钢管,用压力注浆法注入水泥浆。一次常压注浆,注浆压力约0.5~0.8MPa;⑵面层:坡面挂8钢筋网@200mm×200mm,与锚杆端部采用钢筋焊接连接,喷射混凝土面层,面层混凝土强度C20,厚150mm。⑶水泥搅拌桩:桩径800mm,间距650mm,桩间搭接距离为150mm,水泥掺入比15%,水灰比0.4~0.5。
3基坑支护施工与开挖
为解决上部填石层的止水问题,采用水泥砂浆止水桩止水,施工时沿基坑四周对块石层进行带状换填,土方就地采用挖出的淤泥土,换填时须分段进行,防止下部淤泥上涌,换填完成后进行水泥砂浆止水桩施工,达到龄期后开始开挖基坑内土方。基坑土方开挖遵守分区、分层、分段、对称、均衡、适时的原则。整个基坑可分为两大区域,即“周边区”(支护工作区,按支护底边线向坑内约8m范围)及“中心区”(相对自由开挖区),由“周边区”向“中心区”方向退挖,出土通道留在中心区并通过预留出土口,出土口处最后开挖支护。土方开挖时,每层锚杆分一层,每层高度与锚杆垂直间距相一致,开挖一层支护一层,且每层分段开挖,分段长度10~15m。允许跳挖,每次开挖多段,各段之间间隔5m以上,但绝不允许超挖,并设专人规划和指挥。基坑开挖至-3.5m平台时,基坑支护结构搅拌桩和水池底部搅拌站同时施工,达到整个基坑范围内土体同时加固的目的,局部软弱地层及覆盖有填石的区域进行换填,满足机械行走要求;搅拌站采用“四喷四搅”工艺,喷浆法施工。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基坑顶部位移进行观测,结果满足规范要求。开挖后基坑的整体稳定性较好,填石层的止水帷幕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基坑内无地下水汇聚。
4结论
块石和淤泥相结合的地层中,对填石及其赋存的地下水的处理是基坑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本文提出了采用带状换填、循序推进的方式进行上部止水帷幕的施工,在淤泥层中打入注浆花管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底部采用水泥土搅拌站加固土体防止滑移,同时采用格栅式布置,相较于其它支护方式既确保了基坑稳定,又节约了大量成本,对类似的地层基坑开挖工程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强,邓青山,安士龙.宝安填海地区建设工程项目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8,25(9):65-67.
[2]王海亮,李云华.填海工程吹填淤泥地基固结沉降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2,19(1):17-19.
[3]王军,高玉峰.扰动结构性软土地基的沉降特性分析[J].岩土力学,2006,27(8):1384-1388.
[4]樊金,王鹰,王贤能.深圳填海区基坑支护技术特点及现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11(S2):661-665+725.
[5]黎国雄,穆勇,马文旭,等.深厚淤泥地区锚撑结合大型基坑支护体系探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4,21(3):19-21+32.
[6]赖正发,李开文,董柱,等.地基处理和基坑支护在淤泥中的复合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S1):4619-4622.
[7]邓青松.淤泥层中污水池等小型地下构筑物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1,18(7):18-21.
[8]软土大面积深基坑无支撑支护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CCES02-201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李云华 单位: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