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措施及运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计算对比分析
两种方案周期差别较小,方案二周期较方案一周期长。但两者的振型形态差别较大,方案二由于其两塔体的中筒体剪力墙布置较不均匀,导致扭转振型提前出现。根据两种方案水平荷载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结果可知,由于抗侧移构件的均匀布置,方案一的最大层间位移角较小。两种方案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其中VEX表示X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VEY表示Y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VWX表示X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VWY表示Y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
2弹性时程分析计算对比分析
两方案选用两天然地震动TH1TG025、TH4TG025、一人工地震动RH2TG025、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42.86cm/s2为进行计算分析。由于两塔抗侧移构件的均匀布置,在地震作用下方案一的最大楼层位移与最大层间位移角较方案二小;底部剪力方案一较方案二小。综合如上计算分析的结果,方案二由于两塔体抗侧移构件布置较不均匀,导致扭转效应明显。而方案一中由于各塔体的剪力墙数量大体一致,抗侧移构件布置比较均匀,使其刚心与塔体质心和整个结构的质心较为接近,减少了偏心距,从而避免了扭转振型过早出现。方案一的抗侧移构件布置较均匀,能使地震作用更合理的分配到各塔,从而防止薄弱子结构的过早破坏、倒塌,因此抗震性能较方案二好。基于上述考虑,故在该工程中以方案一为实际实施方案。
3结构构件抗震措施设计
由方案一的时程曲线图可知,本场地人工地震动与另外两天然地震动的计算结果较接近,位移、楼层地震剪力,弯矩、层间位移等地震反应值,在三个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均小于按规范反应谱方法的计算值。本工程位移曲线、层间位移曲线和层剪力曲线均匀无突变,未发现有明显薄弱层。最大楼层位移曲线变化连续平缓,沿建筑长方向塔楼中部位移基本一致,说明双塔在该方向的刚度接近;短方向南塔中部的侧向位移大于北塔,亦表明南塔此向的刚度稍差。受连体层的约束作用,南塔侧移于连体层出现一定突变(减少),相反北塔该部位侧移呈增大。最大层间位角曲线沿竖向的变化规律与最大楼层位移曲线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沿建筑长向双塔楼的最大层间位角基本保持一致;沿建筑短向双塔楼的最大层间位角不同,北塔要大一些,从而导致北塔在裙楼以上一层和连体下一层出现一定突变,这同样反应出南塔此向的刚度稍差,但总体楼层位移角均较小。从结构概念和计算分析结果来看,本工程无明显的结构楼层薄弱层,但结构沿竖向存在平面变化引起的刚度和质量分别的变化,导致地震位移反应的不同程度突变,存在抗震设计需要重点加强的部位。
首先,最为关注的是位于裙楼以上二层部位,计算反映出该部位的受力与变形有所突变,该二层竖向构件和楼盖作整体加强,适当增加剪力墙的配筋,加大楼板厚度和增加楼板的配筋。裙楼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局部大跨度梁拟采用劲性混凝土梁,对楼层开大洞口处适当加厚楼板和配筋,并在结构整体分析计算中按弹性楼板考虑。裙楼顶部两层板和梁考虑受上部塔楼的同方向的振动和相对振动的影响,受力较复杂,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水平拉力,该两层的楼板和梁作加强处理。裙楼顶部层起连接双塔底部共同变形的作用,结构发生振动时,为保证底部裙楼能与上部塔楼在两个方向共同振动与协调变形,将在板面内产生拉力,通过弹性楼板假定定量计算水平力的大小,并对该两层楼面梁和楼板进行加厚,布置受拉钢筋,板双向双层钢筋通长配置。裙楼各层由于中空较多,跨度较大的梁采用劲性梁。
其次,塔楼标准层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根据需要适当加大避难层梁截面的高度,调整2幢塔楼的侧向刚度,尽量使2幢塔楼的振动特性和变形趋于一致,减少对裙楼顶层平面内外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地下室底板不设地梁,作为倒置的无梁楼盖,按柱上板带与跨中板带分别计算与配筋,底板计算考虑水浮力作用。地下室其余各层楼盖由于受层高的限制,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局部洞口集中区域采用有梁楼盖。采用新型墙体材料(轻质砌块)可以减轻墙体自重,减小地震反应,减小梁、柱、墙、桩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对结构抗震极为有利,亦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有利环境保护。
作者:陈丽红单位: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