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理工科教材封面设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装订形式:意外发现了一本纸面精装的工科教材(见图4)。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后的理工科教材自产生之时,就为自身设立了一个高端、学术、严谨、朴素的形式定位。这也在其后理工科教材的书籍设计中得到延续。构图:此时左右居中对齐的构图方式出现一些修正,一些图书在封面左侧出现纵向分割线,纵向放置丛书名,书名、作者名、出版社依然居中对齐(见图5)。横向分割线也已经出现(见图6),这都可以看成一种简单的图面分割构图。书名位置依然维持在黄金分割线以上,依然维持着高而专的感觉。文字:依然是受欢迎的长宋体占据主流,但原先字号比较小的书名设计已经没有了,这一变化在形式上似乎给人从学术型向普及型转变的感觉。色彩:仍然是单双色印刷,此时出现了深底反白的色彩设计,在之前的明快素雅的色彩感觉之外,又产生了一种厚重扎实的色彩感觉(见图7)。图案:此时仍然仅限于花边装饰。同时期国外理工科教材也是双色印刷,但是装订方式为精装。“”期间虽然高等教育受到巨大冲击,但这10年间的教材设计却仍然发生着变化。构图:画面分割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三分与纵横四分的构图都已经出现(见图9),丛书名、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中央对齐的形式在有些封面中也已经被打破,仍然不变的是书名高高在上的位置。
文字:长宋体依然占据主流,但黑体字已经作为书名字体使用,甚至更加书法体的行书也被用来题写书名。色彩:出现三色印刷,红配绿这样的强对比色出现在教材封面(见图11),大面积的橘红色与亮蓝色也用来作为封面主色。色彩运用较之前的教材稍显艳俗,但更贴近群众。图案:具象说明性图案在工科教材上出现(见图12),实用感取代了学术感,但所占面积不大。构图:旧有的左右居中对称的构图依然是主流,但是出现很多加入简单图面分割的变体,偏置书名和令丛书名或出版社名偏离对称轴线的设计也在延续,书名加背框成为一项常用技法。书名位置仍然居上。文字:黑体书名比例增加,而且出现高小于宽的扁黑体书名。色彩:大面积鲜艳色仍然主要用在工科教材。图案:说明性图案大面积占据封面。1980—1990年1978年的改革开放解放了国人思维,也反映在书籍设计上。构图:非对称构图已经占据理工科教材的很大比例,特别此时书名位置终于下降,出现位于视觉中点甚至更低的构图(见图15)。除简单分割外,矩形图框不再只作为书名的背景框,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构成元素。文字:以黑体为主的美术体占据了理工科教材书名的主流,并出现了接近现在综艺体的书名字体设计。色彩:理工科教材已经没有单色印刷的封面,双色为主,偶见三色。理科教材此时也出现大面积鲜艳色。图案:各种图案类型极大丰富,具象说明和象征图案,色块、英文字母与科学符号都作为装饰元素出现,大面积抽象图案构成成为理工科教材封面的一大组成部分。1990—1999年此时已进入电脑时代的曙光期,手工设计与电脑设计、全彩印刷与2、3色印刷同时存在。另外这时出现计算机这一新专业,这一专业的教材很多采用电脑设计,在设计印刷效果上一下反超了其他类型教材,但是理工科其他专业教材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构图:经历一段时间的尝试,理工科教材的构图似乎又回到左右居中对称、书名居上的老路。
文字:电脑字库字体开始应用,仍然以宋体和黑体为主,也有设计者尝试使用字库中的书法字体。书名所占封面比例趋于稳定,太大和太小的字号消失。色彩:原有沉稳素雅色系外,并有大量鲜艳色应用,特别是计算机教材。渐变色出现。图案:电脑设计为添加照片类封面元素带来了极大便利,但照片运用显得生硬。工艺:覆膜和UV工艺出现2000年后封面设计已经完全电脑化,四色印刷和覆膜工艺普及。构图:构图更少限制,图文混排,重叠、透印、渐变等特效运用变得平常(见图18)。大量出现点线面等抽象装饰。书名位置仍然居上,但不完全在黄金分割线之上。完全对称的设计仍然占很大比例。文字:全部为电脑字库字体,仍然以宋体和黑体为主,但字号有增大的趋势。色彩:已经非常丰富,整体看仍然有沉稳与素雅的倾向,但较早期设计已经不很明显。图案:照片与电脑合成素材运用广泛,抽象元素构成仍然是此类教材一大要素。
在同一网站上可见到各时期其他类型图书。文科类图书从最初起,在构图上竖构图、偏置书名和书名居于下部的都有,书名与其他文字有时纵横相杂,字体上不仅运用美术体,也运用书法体,运用鲜艳的红色以及令书名在红底反白,图案上不仅运用花边装饰,各种说明和象征性的具象图案也都很常见。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后的理工科教材一直贯彻着高端、学术的形式特点,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这一形式也在逐渐受到修正,严肃学术型的封面风格正在逐渐被实用普及型所取代。
2社会环境与工艺条件对形式的影响
在考虑理工科教材形式变化时,不能忽略其所存在的外界因素。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有三个方面,分别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印刷工艺的发展和国内书籍设计本身的发展。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65年,这一阶段国家接收旧有高等教育并进行改造;第二阶段从1966年到1976年,这一阶段是“十年动乱”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受到破坏并陷入停滞;第三阶段从1977年至今,经历改革开放,逐渐吸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经验并加以实践,是高等教育从复苏到飞速发展的时期。理工科教材在这一大环境中也不能不受其影响。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单一和模式化的社会与教育环境也反映在教材封面上。这一阶段的理工科教材一直遵循着最直观和理性的构图方式,缺少变化。第二阶段“”期间,高等教育一方面受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丧失了其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地位,理工科教材的面貌也开始贴近群众。中国教育进入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教育与教材都进入到一个在探索中前进的发展期。
印刷工艺对于封面设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字体和前期的设计流程上:字体: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在出版物中常用的印刷字体只有楷体、宋体、仿宋体和黑体四种。80年代后,已加入行楷、隶书、篆体、魏碑体等10余个品种。继而电脑的普及使字体灵活运用成为可能。分色:70年代末开始进口电子分色机进行电子分色,取代了之前的人工分色,1994年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出现,电脑加扫描仪以及后来的数码摄影技术为封面设计提供了更多样的手段。印刷技术产生彻底变革集中在80年代,这也正是理工科教材书籍设计新形式大量涌现的时间。与教育和印刷的发展相同,中国书籍设计自身同样进行着探索与发展。设计师对创新的渴求永远是设计形式变化的一大动力,而对比与交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全国性书籍设计交流与学习的全面开展在1979年以后,特别此时发生了与国外设计师的频繁交流,国内同行相互促进与向国外新形式的学习都在这时发生。中国书籍设计师开始大量接触国外书籍设计和平面设计的作品和理念,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为什么在80年代出现了理工科教材书籍设计新形式探索的高潮。
3新形式形成特点
由上文所述可以发现,理工科教材在形式的创新与延续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旧形式的稳定性:理工科教材的最初构成形式,左右居中对称层次横排构图,已经成为不可动摇的经典形式。这一形式的优点在于与理工科教材完全对应的严谨庄重的心理感觉和毫无歧义的视觉流引导。虽然历经变化,这一形式仍然占据着大量理工科教材的封面,同时也占据着读者的心理。
(2)新形式的滞后性:理工科教材的形式多样性整体滞后于文科教材和其他类型图书,而其中理科又滞后于工科。这个现象主要是由于理工科教材内容的相对稳定造成的。工科教材内容变化较理科频繁,因此它能在形式革新上稍快于理科教材。理工科教材有一类形式变化最快甚至远超过文科教材的,就是计算机教材,也是因为其内容的更新速度以及市场化的程度超过了其他教材类型。
(3)形式变化的小幅度推进性:理工科教材形式变化的滞后性必然造成其形式革新的变化幅度偏小,这也是在上面的历史分析中很容易发现的。在80年代经历社会与技术双重刺激的情况下,理工科教材形式在短时间内产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但终究持续时间不长,很快在2000年后就又有所收敛。
(4)环境刺激性:环境对于形式创新的刺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环境,对于理工科教科书来说是科技教育环境和商业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下学校和学生数量增长,教材与教材设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是技术环境的刺激。这里既包括硬件的革新,比如印刷技术革新和电脑设计的普及,都成为新形式产生的物质条件;也包括软件部分——设计理论的发展和设计思想的交流,比如德国和日本书籍设计师与中国设计师的交流互动,也为国内书籍设计带来了新的形式。
(5)自发性:所有客观原因以外,最后不应忽视的是新形式产生的主观部分,也就是设计师对创新的冲动。设计师设计创新上的不断努力迟早会带动社会审美的变化,使新形式成为可能。自发性的形式创新一方面依靠设计师个人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审美达到一定接受程度。而整体社会审美的提升是需要所有书籍设计师共同努力的。
综上所述,在理工科教材设计的创新实践中,如能适应与利用这些规律,在尊重经典形式的前提下结合新技术与新设计形式,采取小步推进的变革速度,当有助于创新的最终实现。
作者:傅瑞学 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