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电子设计竞赛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针对部分本科院校在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没有建立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缺乏创新创业能力,提出基于电子设计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途径,充分发挥应用型大学的优势,搭建培养面向基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管理服务型人才新平台。
关键词:创新教育体系;电子设计竞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又称“TI杯”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规定统一参赛原则,各省高校参赛学生在同一时间参加比赛。以福建省为例,设置比赛时间3~4天,按时开赛。竞赛期间,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验设备以及各种图书参考资料完成课题。组员之间可以相互配合,协作完成课题,指导教师需要回避。各赛区组委会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巡查监督,使比赛有序进行。2008年瑞萨电子签约该赛事,经过近十年发展,竞赛规模不断扩大,参赛学生逐年增加。从全国范围来看,该赛事已发展成为中国在高校范围内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赛事,在本专科院校及具影响力。
2促进竞赛的措施
2.1实施的措施
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科竞赛,闽南理工学院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竞赛,在竞赛推动下促进理论实践学习,使学院在大学生学科竞赛大环境下的推动下培养创新能力人才[1]。对学院而言,要构建符合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体系,需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框架,制定符合学生本身的考试考核制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真正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目标,因此加强实验室建设并创建实训基地。对教师而言,实现在理论教育中加强实践教育的环节[2]。通过理论与实践培训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并在学科竞赛中提高教师指导学科竞赛的能力。对学生而言,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学习,扩展自己的学习范围,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专业学科,加强实际技能的学习,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以及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增强专业素养。
2.2取得的成果
以闽南理工学院电子与电气学院为例,2016年首次参加电子设计竞赛。近两年来,取得较好成绩,2017年获省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到2018年学生参与人数明显增多,参赛积极性较高,取得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电子设计竞赛带动下,学院电子专业师生陆续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第八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专业人才大赛、“锐智杯”福建省智能设计大赛等专业比赛中取得佳绩。通过此项赛事,师生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高。
3具体实施方案
(1)学校成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作用,带动工作室成员协同合作,以问题研究为突破口,面向生产、教学、服务一线,积极开展应用性研究,积极组织师生参与企业新产品研发、新工艺改进、科技开发项目、技术服务和培训活动,形成一批贴近企业生产标准、符合教学实践目标的专项科研成果,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院整体科研水平。同时将创新实践项目逐渐融入学生的毕业设计,实现生产与科研任务的初步结合,真正实现学生在真实项目研发中体验创新、学会创新,最终谋求创业,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水平。(2)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3]。学院逐步实现将部分与学校专业对口紧密的校企合作单位作为学校的生产实习和教学单位。引入企业工程技术指导学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并结合工程实践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校采取的深入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企业对学校满意度较高,学生得到充分锻炼。(3)做好课程改革。完成校级应用型课程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增强教师专业素质。积极开展MOOC、微课程等新技术应用研讨。推进校本课程、双语课程建设,做好创新创业课程及相关课程中创新创业内容的改革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做好线上课程平台的使用。(4)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双创师资培养和课程建设,每个专业应结合专业开设双创课程。(5)根据应用型专业建设和应用型课程建设的要求,学校鼓励专业教师编写符合学校专业实际需要的校本应用型教材。立项建设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教材,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旧的教学体制下,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授,以此作为学生考试考核的重要标准。学生缺乏对本行业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因此要选择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材;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分配实验课教学内容,增加仿真验证型实验;在综合课程设计中,以实验教学为基础,提高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增加学生自主创新、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推进创新型实验室建设,尝试实现弹性开放式实验室和实验资源网络化,提高学生利用手机APP共享实验资源,在实验中增强网络化学习的能力,逐步把实验室打造成创新人才培养基地。(7)通过电子设计竞赛,构建电子电气类等相关专业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目前学校实践基地的建设已投入使用,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实训基地平台。首先,依托学校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选拔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等各种实践活动[4]。其次,逐步面向学院学生开设关于前言科技的专业讲座,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最后,通过电子设计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
4结束语
电子竞赛拓宽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大学生以创新创业驱动项目的能力。它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电子与信息工程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闽南理工学院以此为契机,加快向学校转型过程,探索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提高大学生创新的能力。通过电子竞赛推进学校电子、电气类专业课程改革,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学校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发展[5]。
参考文献
[1]王东生,王泾文,钱宇强.基于学科竞赛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为例.铜陵学院学报,2013(6):118-121
[2]王利,李养良,刘良文,张德勤,都学飞.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7(23):54-55
[3]于雷.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闽南理工学院为例.大连理工学院学报,2012,11(10):94-96
[4]王成勇,周慧杰,朱晓勇.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途径.高教论坛,2011(10):23-25,50
[5]陈小燕.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中国大学教学,2010(1):72-74
作者:谭晓静 单位:闽南理工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