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子设计竞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立足高等院校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线索,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不足和研究意义,紧密结合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探索了从人才选拔到人才培养帮扶机制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达到推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
电子设计竞赛;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社会日益进步,面对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应提高核心竞争力,人才是企业的根本,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正是这一因素近年来企业及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因此,新形势下的高等院校必须把培养创新型人才做为第一目标,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与创新能力的的培养,重视理论、实验、实践的统筹,尤其需要提高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来说,各类各级电子设计竞赛无疑为大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一个平台,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电子设计竞赛是一项面向大学生群众性科技活动,既不单纯的理论检验,也不是实验操作竞赛,而是设计制作完成有特定工程背景的题目。既有理论设计,又强调实践操作。有力推动高校电子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有利于高校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力;有利于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近年来我们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各级电子设计竞赛,也获得一些可喜成绩,但整体是仍存在许多不足。立足于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开展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构建新型的、完备的、可持续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非常必要,同时对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1依托大学电子设计竞赛有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方式以传授知识为主,以致于接受理论知识能力强,研究创新能力差,尤其是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影响最为直接,理论与实际脱节严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这些负面影响也直接让我们的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用人单位也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显然这一传统教育方式已不适合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只有加强创新教育才能改变这一窘境。2006年以来,我院多次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还有每年举办一次的江西省“南科杯――电子设计制作大赛”。有学生这样评价“每参加一次电子设计竞赛,专业知识量就成几何级数增长一次,强过四年的苦读”。也有硕士生导师这样评价过“参加过毕赛的学生有很强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也很强,研究生阶段很容易进入状态”。可见电子设计竞赛对创新人才培养影响之大。在各类各级电子竞赛的引导下,我院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课程也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包括优化传统基础知识、引进前沿技术、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加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说通过电子设计竞赛推动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工程素质的教育,同时也为创新人才培养起到巨大的导向作用。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2.1更新教育观念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现代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人才的要示也越来越高。切实更新教育观念,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首先,要从单纯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务必使得我们的学生上有深厚理论知识,下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其次,教师要从传统的单向知识传输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变,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1]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实践创新意识及内在的积极因素,为培养大批优秀的有强烈创新意识的工程素质人才创造条件。
2.2构建高水平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和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平台可承担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工作,涉及课程包括电路分析,数字电路路,模拟电路,电工电子基础等。对专业课程实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增强实验室的通用性,一可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二可以有助于开设更多综合性设计性的创新型实验,避免因为实验设备的原因而导致很多综合性实验开展不了。同时实验教学可采用模块化设置,主要基础实验模块、工程设计实验模块和综合训练实验模块三部分构成。对于不同的实验模块可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基础实验以帮为主;工程设计实验引导为主;综合训练实验以咨询为主。也就是称之“先帮后扶再放手”的实验方法。[2]另外,加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形式,上学生定期到企业学习,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从产品设计到具体生产每一个环节中去。这样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训练和提高。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指导教师继续教育问题,鼓励指导老师走出去加强交流,参加各类教学研会,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培养一批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教师。业务上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会,探讨现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导向,制订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部分。另外,加强校企合作,可定期安排指导老师到企业学习、接受培训;当然,我们还可以从相关企业请一些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做为学校师资力量的补充,从用人单位的角度为学校在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中提供更贴近实际的指导与支持。
2.4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依托,借鉴竞赛的基本理念、试题设计思路、考核专业知识的范围以及考核的规则,进行主要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包括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
2.5建立完整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备赛机制,将比赛培训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比赛每一环节,从选拔人才到赛后总结都融入到平常的教学中来。实现以电子设计竞赛为手段,把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针对实际项目进行电子设计与工程制作能力为目标。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方案
3.1建立人才选拔、人才储备的长效机制人才选拔、储备工作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大学前两个学期,主要完成对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宣传、普及工作。指导教师可以从最早的专业介绍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强调实践创新能力在本专业的重要性,而电子设计大赛是获得、发挥个人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平常课堂中适当地宣传和介绍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并播放一些以前的参赛图片,介绍往届参赛学生目前良好的就业或深造情况。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请以前参赛的一些获奖学生开一两次专题讲座来介绍电子设计大赛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新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好,可以挑选一批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做为储备力量。第二步,在新生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进入人才选拔第一次筛选,依据各种形式的考核结果,例如理论知识的掌握,方案设计,实验操作等,选出一批基础较好的学生进了电子设计大赛团队,接受更专业、更系统的培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第三步,电子设计大赛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贯穿所有专业课程,难度大,知识面广,指导老师可根据电子设计大赛赛制定期举办校级竞赛,一方面让学生认识自身在专业上不足地方,以便及时补充,修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而我们指导也可以有依据选拔出顶尖的人才。
3.2建立赛前培训模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保证电子设计大赛顺利进行,应当把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教学活动来对待,因为电子设计大赛涉及的课程非常多,尤其是数电,模电,单片机这些课程,而我们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上都开设这些课程,我们的指导老师可以把比赛所需的知识点融入到这些课程的正常教学中来。另一方面,江西农业大学在赛前几个月都会请有多年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培训教师,采用课堂教学(包括理论讲解、演示操作、软件仿真各种形式)和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高效率的集中培训。根括学生的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知识结构各异的实际情况,培训教师可进行针对性教学。合理的培训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拓宽思路,学生应不打折扣完全吸收消化,尤其是对一些非电子类工科专业的学生。
3.3强调赛前实践操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操作,一切学习活动都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电子电路设计制作的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在江西农业大学开放式实践教学实验室进行,这里有完备的种种电子仪器设备和工具,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际电路,包括基本电路、省级校级历年赛题,进行设计及制作。参赛学生都应该十分珍惜实践机会,刻基钻研、细心充分理解各个元器件性能和功能,并参考其典型应用电路进行设计,制订设计方案,画出电路图,最后进行焊接。在焊接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求学生需赖心细致地对照原理图逐项查找帮障原因,切忌急功近利或半途而废。
3.4建立可持续发展帮扶机制在组织比赛前的培训,实践练习过程中,可以将参赛学生进行分组,每3人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安排1到2个有参赛经验老学员,或是高年级学生,为电子设计大赛的新生力量提供一对一,或是二对一的训练,形成帮扶机制,我们的新队员可以在不自觉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电子设计竞赛相关流程、注意事项以及还有备赛经验,而老队员也可以充分发挥团队中榜样的力量,为新队员树立信心,帮助团队新生力量迅速适应备赛培训的节奏。[3]帮扶机制不但可以使得新生力量尽快融入竞赛团队,而且可以为电子设计竞赛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陈昌彦,费名瑜.工程专科实践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1).
[2]段哲民,徐建城,宗瑞良.构建电工电子实验平台培养实践创新优秀人才[J].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09(8).
[3]戚爽.以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为依托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
作者:黄俊仕 马园园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