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移动终端的创新设计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美的历程-英国》App开发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了自己对于用户体验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探讨数字阅读在移动终端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进行创新设计,以及对于未来数字阅读形态的的一些展望。
关键词:
数字阅读;用户体验;交互设计;移动终端
2015年12月,苹果公司公布了获得2015年中国区年度精选App的名单,我们团队开发的产品《美的历程-英国》为列其中,该App是依托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力量和设计研发团队合作出品的一款艺术教育类的新媒体产品,在苹果的官方应用商店(AppStore)上,大家可以免费下载使用(目前仅支持iPad下载)。本人作为该产品的设计师,完成了App的前期策划和后期执行环节的大量工作,包括产品设计、交互设计、UI设计等。在项目结束之后一直想要对整个开发过程做一些梳理和总结。本文将会结合此项目的开发过程分享自己对于数字阅读用户体验设计的一些看法。希望得到更多朋友的指点。
一、项目背景
《美的历程-英国》App的项目发起者是来自中央美术院的美术史团队,最早是计划成书出版,以欧美具有代表性的美术馆为线索重新梳理欧洲经典美术史脉络,当时书的内容已经基本完成,经过讨论之后大家都觉得以App这种形式将内容呈现出来会更生动,受众面也会更广。
二、设计过程
1、前期策划经常听到一句话是:“先做对,再做好”,我想这同样适用于产品设计之中,前期规划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制作前对于App的定位和规划我们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研究。App的作用应该是本着能深入浅出的让用户通过移动平台的特性更好的获得在纸质书中无法得到的体验,而不是将纸质书简单复制成数字版的电子书。经过沟通后,大家一致同意重新对内容进行编辑和资料的整理,我们计划将文字、图片、视频、语音解说和可交互操控手势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使内容变得立体丰富。总的体量虽然比起之前书中精简了很多,但是要将这么多不同类别的信息整合起来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没有太多的相似案例可以完全借鉴。面对艰巨的任务既是挑战也是机会,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正在创造一种新的产品形态。
2、设计思路每个产品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美的历程-英国》虽然是艺术教育类的产品,但和一些纯粹鉴赏类App并不一样,更不是生活强需求的功能性产品。它的目的是能够激发公众对艺术史的兴趣并且享受阅读的过程,本着这一思路,设计上需要优先考虑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营造一种良好的的艺术氛围,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因此我们并没有很生硬的直接把可读内容推给用户,有很多地方体现出这一点,比如针对启动画面和主页的出场动画都进行了精心的过场设计,这些环节表面上看延长了用户开始阅读的时间,但合理的使用可以增强一种仪式带入感。
3、设计风格目前一直存在UI设计的扁平化和拟物化之争,从我个人来讲并不排斥任何一方选择什么样的设计风格应该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决定,比如会考虑平台的兼容性成本,产品的内容特点等等。UI设计和交互设计应该是融入到产品的整体中去体验,尽量弱化用户对设计本身的关注。由于《美的历程-英国》中的很多视觉呈现都是采用本身就已经很优美的名画,在UI设计上我们就很自然的选择了扁平化的风格,这样对画作不会造成喧宾夺主。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所以我认为风格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
4、交互模式我们对于扁平化的认知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UI设计风格上,扁平化的最终目的是增强软件的易用性,从结构上来讲体现在减少页面的层级关系,因此我们将产品规划成大的主要层级结构不超过三个,这样能减少页面的跳转。在手势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选择,三个层级的切换采用了滑动而不是点击的手势,这其实是根据硬件设备的特点做出的定制化设计,由于《美的历程-英国》是为ipad平台制作而非手机,从屏幕尺寸上来看,ipad面积大很多,人眼在寻找按钮的物理距离变大会导致时间变长,并且三个层级的切换使用频率较高,采用滑动手势就能在屏幕的绝大部分区域触发操作,大大提升使用效率。
三、期待
技术的进步一直没有停下,未来必然会有新形态的产品出现取而代之,《美的历程-英国》是在数字教育领域做的一次实验,因为我们今天的阅读习惯也许就是未来课堂的教学形式,可以称之为交互体验式的数字课堂,不管未来的智能设备发生怎样的改变,其中的设计方法有些本质的东西是不变的,即围绕我们熟悉的世界规则建立的一种情感的纽带。
四、结语
今年是我从事交互设计的第四个年头,这期间跟随过的团队也多次获得苹果的年度最佳App殊荣(比如中国古典家具,胤禛美人图,榫卯),共事过的团队的设计方法和风格也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里要感谢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朋友。之所以选择《美的历程-英国》来展开讨论是因为这个项目给我都带来了一种不一样的的责任感和压力,不管是在设计策划还是在设计执行阶段。这种责任感和压力来自于检验自己是否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把优质的内容通过合理的设计方式呈现给用户,并且获得不错的反响。最后感谢团队中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小伙伴们,谢谢你们的付出!我们一起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JeffJohnson: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第2版(2014年8月1日)
[2]腾讯公司用户体验设计部:在你身边,为你设计:腾讯的用户体验设计之道,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第1版
作者:伍海翔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