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婴儿认知角度看婴儿产品设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婴儿审美的特点
1.婴儿的审美具有单一性。1到2个月的婴儿,视觉只能集中在一定的物体上,且红色最易引起他们兴奋,但到6个月左右的时候,通过让婴儿选择红、黄、绿、蓝等彩色卡片的实验发现,此时的婴儿对色相没有明显的偏好。
2.婴儿的审美具有表面性。婴儿喜欢高饱和度和高明度的色彩,但不注重颜色间的调和及搭配。
3.婴儿的审美具有短时性。婴儿对新鲜和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但很少能对某一事物产生持久兴趣,他们总是见异思迁。
4.婴儿的审美具有情绪性。在积极的情绪下,婴儿才表现出美感;在消极的情绪下,即便面对美的事物也没有正面反应。5.婴儿的审美具有行动性。其审美多通过注视、手足欢动、碰触和表情变化等方式表达出来。
二、关于人类审美的观点
人类在婴儿期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审美特点。基于此我提出了一个观点:人类的审美来源于对外界信息的优化解读。这里需要解释的有两点,首先是“解读”,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所以我们对于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是照搬和拷贝,而是有选择地予以处理,也就是解读信息。其次是“优化”,这是信息处理的最优路径,也就是说对同一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我们会下意识选择最优的,因为我们都会追求“能量最小化”。但结果可能仍不够优化,特别是当信息杂乱无章、无从下手时。审美的具体过程为:当人类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时,会有选择地予以解读,最终完成认知。这一过程如果是足够优化的,则人类会产生美感。
以这一观点来审视视错觉,这种与事物的物理真实性不相符的知觉,之所以具有主观努力难以克服的固定歪曲倾向,就是因为刺激条件一经成立,我们的解读方式就会相对固定,歪曲的知觉便会普遍发生。如图1所示,在Muller-Lyer错觉中,我们很难相信两条线段的长度一样。我们对信息的解读方式以生理性为基础,以社会性为核心。生理性源于我们的基因,如人类天生对红黄光比对蓝绿光更敏感,主要是由于祖先们需将有限的视觉分析能力集中于食物和天敌所代表的红黄色,而减少对蓝天、大海及森林所代表的蓝绿色的分辨力。社会性是我们最主要的解读方式。美既体现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又体现人的能动创造,最终是客观性和社会学的统一。之所以会出现曲高和寡,就是由于人们的知识、经历和背景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产生了对立的解读结果。当我们有过某种经历时,可能会对相关的事物产生新的解读方式,当新的方式优于旧有方式时,旧有方式会被新方式替代,当新方式足够优化时产生了美感。
三、当前婴儿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适合性问题
很多论文都说孩子更喜欢红色,但通过实验我发现,偏好红色系的阶段从出生最多持续到5个多月,远没有许多论著所说的时间长。我个人认为,与其说初生婴儿喜欢红色,不如说他对红色更敏感。换句话说,此时的婴儿所看到的世界远不像我们看见的五光十色。当下婴儿产品多是以成人的视角,去假设婴儿的审美,是否真的符合婴儿的审美有待进一步论证。
2.安全性问题
很多的研究都重点提及了婴儿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但大多局限于材料、结构、外形的安全性讨论。我们应从更广的角度去理解安全性,如色彩的安全性、声音的安全性、光线的安全性、机理的安全性等。像声音,许多婴儿玩具即使我们成人侧耳倾听,也会觉得震耳欲聋,但它的确吸引孩子。所以,我们应考虑吸引孩子的东西是否对孩子有利。
3.标准的设定问题
常遇到推荐3岁的玩具,3岁的孩子反倒不喜欢,倒是1岁的孩子玩得很高兴,那么,这个年龄标准是如何制定的?是否经过了严格的科学论证?事实上,我国很多企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出于成本考虑,大都照搬国外数据。可我们并不清楚中国儿童的生理指标和欧美的差异性有多大,照抄数据,失误在所难免。可见,基础数据匮乏和陈旧的局面须改善,但这需要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多方面的合作予以解决。
作者:郭文杰单位: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