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态设计下村落景观保护策略范文

生态设计下村落景观保护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态设计下村落景观保护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生态设计下村落景观保护策略

摘要:生态设计作为生态学的学科分支,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作出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和改造。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道。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结合小洲村的岭南文化特征,提出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的适应性规划。首先分析生态设计在传统村落景观规划中的意义;接着通过分析小洲村的景观特点,提出小洲村景观的更新设计需求;最后研究提出对岭南特色水系的整治、公共空间的塑造、传统建筑的再利用及对街巷的整体设计,构建传统村落景观的更新策略。

关键词:传统村落;景观规划;生态设计;小洲村

一、生态设计在传统村落景观规划中的意义

生态设计作为生态学的学科分支,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作出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和改造。1996年,生态学家西蒙•范•迪•瑞恩(SimVanDerRyn)和斯图亚特•考恩(StuartCown)提出了生态设计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的设计形式。适应与协调意味着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持动植物生长的环境质量,以提高人居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

(一)维护传统村落自然生态的完整性现代生态设计是一种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态度,需要顺应自然生态的特点,合理地利用现有生态技术,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同时,为解决现存严峻的生态问题,各种资源利用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传统村落景观规划要求树立生态环保观念,维护传统村落的特色景观资源,从生态完整性出发解决生态环境缺失的问题,恢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二)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是地方文化与周围环境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有机生命体。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融合了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技术条件、意识形态关系密切。对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承意味着村落文化与生态、自然的融合,良好的村落环境对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具有积极意义。村落文化是传统村落保护和更新的核心内容,整治传统村落需要从文化生态景观体系着手。

二、小洲村的村落景观特点

(一)水网系统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道,其整体水网自西南流向东北方向,村落内水系以网格状纵横交错。天然的水系形态和周边农林灌溉设施依旧保留,部分生产水道还未被填埋或再建设。小洲村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水系在村落外部形成农业的生产灌溉水渠,在传统村落内部作为生活用水及排污需要。西江涌是流经小洲村的最大水系,东北流向,三条支流在南北两个方向通过村落流入细涌,汇入珠江后航道。小洲村内,水系及滨水空间贯通整个村落,蜿蜒曲折、形态多变,形成步步可亲水、处处皆临涌的岭南水乡特色(如图1)

(二)独具岭南水乡特色的传统村落风貌小洲村内小桥流水,民居依水而建。村落的空间格局与空间肌理保存较完整丰富,反映了岭南地区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和风貌特色。小洲村的水系空间序列形成特色街道,民居以及公共空间围绕水系建造,居民枕河而居。同时保留了大量岭南特色的传统庙宇、古城墙、古码头、石板桥、古井、古树老榕等。

(三)宗祠建筑及传统民居小洲村内拥有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村内完整留存有简氏大宗祠、四海公祠、西溪简公祠等宗祠建筑,以及北帝庙、天后宫等多座体现传统岭南宗教特色的庙宇。这些传统建筑是小洲村文化沉淀的历史遗存,建筑形制简洁朴素,蕴含着村民们简朴的物质与精神诉求,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展现了岭南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小洲村内保留着一些精美的传统民居建筑,以居住功能为主,辅以精巧细致的雕刻,是小洲村的瑰宝(如图2)。但是部分传统民居已被村民推倒重建成新式住宅,部分留下的传统民居则亟待修缮。

(四)道路及公共空间小洲村的街巷具有交通、通风、采光和防火等功能。按位置和形态可分为临水街巷、离水街巷两类。其中,临水街巷平行于河涌,为村落的主要道路,根据不同位置生成不同的角度,界定了街坊建筑的布局形式。河涌形式决定了临水街巷的形态,并与离水街巷的形态组成了小洲村道路。公共空间连接道路两端及村落的重要空间节点,如礼堂广场、古码头广场、祠堂前广场等。如今登瀛古码头仍是人群聚集的地方,也是端午节传统赛龙舟比赛的重要活动场地。

三、小洲村的景观设计需求

(一)保护特色景观资源村落中的主要景观节点最能体现小洲村的特色民俗文化,是整合村落空间序列的重要场所。对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地段与节点进行综合治理,对公共空间的塑造及街巷进行调整规划,从而实现村落景观的点线面联动规划。

(二)整体规划景观风貌由于小洲村经过多年的开发,村民改造、自建行为存在,新建建筑与传统风格冲突,形成不同形式的建筑风貌,存在新旧交替、部分道路拥挤的现象。为了营造富有生态文化特色的岭南传统村落,其村落景观有待进一步整治。

(三)村落景观的资源整合与发展小洲村拥有丰富的岭南特色文化遗产,如龙舟文化、庙会文化、广绣等传统文化与工艺。景观方面,拥有特色的水网、民居及果园等。保护传统村落中具有岭南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结合生态设计进行综合资源的系统优化。

四、生态设计理念下传统村落景观的更新

(一)水文系统的优化传统村落中水系具有灌溉排洪、提供生活水源的作用。小洲村是典型的岭南水乡,为广府民居梳式布局。目前由于村落的人口承载过大,使水文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降低。改善小洲村水文系统的重要内容是整治水质,包括治理附近工业作坊的生产污水及小洲村居民的生活污水。建立污水处理系统,从排放环节避免污染水质,清洁水源。恢复滨水沿岸生态栖息地,建造生态河涌护岸,为各种水生植物提供栖息地。通过自然沉淀、自然分解和生物过滤,使水体中的营养成分被生物吸收,从而达到生物过滤器的效果,使小洲村形成适宜生态和生活所需的清洁水质,湿地水域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环境。村落居民生活方式的调整和水系生态环境整治相结合,构建完善的滨河水系生态空间,在保留岭南特色水乡风貌的基础上建造更多的亲水空间。

(二)生态观景廊道与街巷的优化传统村落道路规划多受地形地貌、村落文化及建筑物等影响。小洲村的道路系统沿着河道产生,故形成自然曲折的路网,街巷之间形成众多空间节点。保护传统沿河廊道与规划离水廊道是主要内容,围绕小洲村建设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生态长廊具有生态意义。现存河道生态休闲规划缺乏系统性,依据优美的小洲村古水道进行廊道优化设计,建成一条蜿蜒的休闲绿带。将各个公共空间作为节点,激活小洲村的生态动线,选取当地特色植物作为野生动物栖息地,合理分布于廊道的两旁,形成丰富的生态环境和植物群落,同时起到净化水源的作用。精心挑选的植被种类、艺术装置,营造出独特的场所感,进一步加强小洲村的地域特色。各种形态的植物景观与传统建筑、自然生态的组合构建,呼应滨水系统,建造小洲村生态长廊空间。“生物活体过滤器”作为生态设计的手法可为传统村落的更新提供可行性方案。

(三)公共空间的功能优化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例如祠堂、街巷、院落和戏台等,是村落居民生产和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承载着村落的历史和记忆。小洲村通过建设特色水景节点、广场节点、码头节点、生态长廊节点等生态景观进行更新,建设具有生态特色的公共空间。重要公共节点将综合当地的地形起伏、水系以及植被特色,将湿地景观转化为观赏性的生物活体过滤,将自然水岸文化重新引入公共空间。同时建造生态小洲村传统岭南水乡文化符号及驿站。一系列的民俗风情得以物质环境形式展现,创造一片可供交流、休闲的场所,使游人与村民都参与其中,村中的自然系统、水系和传统文化得到实质性的修复与激活。重塑人与自然的联系,水系空间、公共空间、生态系统的关系,修复村内的巷道、长廊、古建和水网,让人们能够深入生态村落中,与自然同呼吸。运用生态设计手法向人们展示了对绿色公共空间设施的建设,能够带来经济与生活质量上的平衡(如图3)。4、传统建筑的适应性更新小洲村的建筑类型有:民居、艺术工作室、商住、公共建筑等(如图4)。小洲村内新建筑与传统建筑有冲突,其契合度不够,亟待整治。对小洲村的空间序列、民俗文化和建筑元素予以保留,让游客体会独特的传统村落场所精神。对建筑周围自然环境进行保育与管理,设计要素以自然和生态为导向。建筑修缮与改造方面,建筑及装饰材料的修缮皆就地取材,使用可再生木材以及竹材进行修缮与改造。建筑回收方面,建筑建材二次利用,作为植被根系的护盖物或作艺术化处理。建筑微气候方面,利用现有气候地形局部微调,将地表径流引入现存的水系中,减少古建筑的损坏侵蚀。改善措施在实行时要减少对生态景观的影响,综合协调考虑进一步减小建筑对场地的不良影响,实现景观可再生与人类活动并行的愿望。图4小洲村人民礼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探寻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与更新显得越来越有必要性。分析广州小洲村的景观规划特征,探求传统村落景观规划生态设计的共性,运用生态设计方法让更多有生态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景观得到更好的优化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李女仙,杨鹏,王婷.城市更新理念下岭南古村落的环境设计研究——以黄埔古村为例[J].包装世界,2017(4):76-78.

[2]梁明珠,赵思佳.文化导向的城市历史村镇更新模式比较研究——以广州市小洲村、黄埔古村、沙湾古镇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5(4):48-54.

[3]赵金龙.广州市小洲村公共空间的现状评价和更新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4]卓柳盈.广州市小洲村建筑与景观风貌的整治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5]陆琦,卓柳盈.广州市小洲村的整体格局与空间形态[J],南方建筑,2011(1):36-39.

[6]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3-10.

作者:李女仙 冯文根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