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包装设计研究新视野与新思路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在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人口三大危机影响下,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绿色、安全已成为现代包装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刘文良教授是国内长期潜心于生态批评和生态设计研究的学者,自2009年以来,已先后出版《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设计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两部著作。2018年9月,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绿色与安全:生态包装设计论》(下文简称“《绿》著”)是他在生态包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著作沿着“绿色”与“安全”两条线索,对生态包装设计的理念、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符合本土语境的生态包装设计提供了一条可循之路。
一研究向度的另辟蹊径
在历史和现实中,包装都具有深刻的工程技术内涵和广阔的社会文化外延。反映在学科研究层面,包装学科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工学学科,而是融多学科于一体的交叉性综合学科。[1]生态包装设计更是一个涵盖多种实现途径、多个组成构面的复合体,它需要将各学科的成果融汇在一起,为“绿色、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整体目标服务。其中,自然科学主要着眼于探索实现生态包装功能的相关自然规律,并受到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环境学等多门自然学科之理论方法的指导。另一方面,包装也是文化的载体、艺术的符号,生态包装能否发挥其功效不仅是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生态包装研究同样离不开人文社会学科的支撑。《绿》著立足于艺术设计学科,系统地将设计学、哲学、美学、符号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引入对生态包装的分析,不仅有利于对生态包装的美学问题、伦理道德问题、设计方法问题、文化消费问题等展开系统探究,也能引导读者从更宏观的视角思考应如何平衡生态包装在功能与形式、情感与理性、经济与环保之间的矛盾。目前,生态包装研究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设计学界仍普遍倾向于学习西方的新兴设计理念与方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理论研究的“短视功利化”与研究成果的“水土不服”。《绿》著立足于现实国情,对我国的包装消费、立法、教育现状以及传统设计文化进行了通盘思考,并以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包装设计理论体系,可以说,否定与完善兼容、吸收与扬弃并存是这一著作的难能可贵之处。
二学术观念的破旧立新
《绿》著对一些看似不辩自明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质疑。首先是关于如何界定绿色包装材料的问题。在很多人看来,评估包装材料是否环保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材料的可降解性。这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绿》著指出,如果这种认识走向片面化、绝对化,就会容易陷入绿色观念狭隘化的误区。例如,纸的生产加工不仅直接消耗森林资源,还会产生大量污水排放。反过来,塑料是石油加工的附产品,之所以出现白色污染,更多是由于回收成本过高、回收渠道不畅所造成的。在一些回收监管制度健全的发达国家,塑料包装的环保性能甚至远远高于纸、玻璃、陶瓷等包装制品。因此,不顾前因后果地提倡“以纸代塑”,只会导致生态包装设计的盲目化。其次,《绿》著提出,生态包装固然应该提倡结构减量化、装饰简约化,但并不应由此造成设计简单化、文化浅薄化。在以“符号消费”为特征的后消费时代,产品包装是品牌形象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媒介,生态包装的推广更加需要考虑市场的认同与接受问题。设计师应从民俗及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使生态包装兼具绿色环保与人文诗意。另外,《绿》著还指出,随着近年来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不少企业开始采取“漂绿”策略应对市场新形势,而环保消费因具有道德性、可展示性,亦常被消费者视为改善自我形象、实现自我表达的手段。我们应当警惕那些有“绿色”之名而无环保之实的“伪绿”包装成为营销炒作的噱头和企业牟利的工具。这些针砭时弊的批判,体现出《绿》著鲜明的反思品格和务实立场。
三研究视域的深化拓展
《绿》著的另一个重要创新点是跳出了“就设计而论设计”的认识框架,取而代之的是从宏观设计环境出发,对设计失范的成因进行追根溯源。在第六章中,作者指出:“有法可依是包装有序化的重要保障。”但现实状况却是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一部完整的《包装法》。由于缺乏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约束,也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手段干预,伪劣包装、过度包装等现象充斥市场也就在所难免。[2]《绿》著并没有满足于发现问题,而是一鼓作气地深入探讨应对策略。作者认为,由于产品包装的品类繁多,污染治理问题也极其复杂,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还在于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包装单项法规。以快递包装为例,作者阐释了快递包装的立法原则,并从材料、工艺、回收、标识等方面对立法内容予以规范。其分析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真正体现了学术研究准确、深刻、透彻的品格。《绿》著第七章对我国目前的包装设计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是我国从包装大国迈向包装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时,“绿色”教育的实施不可能单纯依靠推出一本教材或开设一门课程来落实,而是需要形成完备的课程理论体系作为支撑。对此,需要将强化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材料甄别意识、包装结构简约与安全意识以及“绿色”法规与标准意识作为教学着力点。其观点实际已涉及高校生态教育、环境教育等多个方面,从生态包装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深化,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来看这又是一种拓展。
四理论实践的有机统一
包装设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就生态包装设计而言,应用与实践更应该是贯彻整个研究的核心问题;然而,研究脱离实际却是长期以来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顽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做研究的不搞设计,搞设计的不做研究。《绿》著作者刘文良教授是国内少有的既从事研究理论又投身艺术设计的学者之一。作为博士生导师的他,担任了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省绿色家居产品及包装设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负责人的职务,在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的过程中,他一方面高度重视理论探索,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设计实践,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水乳交融。《绿》著的出版也是他长年从事课题研究和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经验总结。在《绿》著“下篇”中,刘教授从“绿色”与“安全”两个视角对药品包装、儿童食品包装、果蔬汁包装、日用快消品包装的设计问题展开了探讨。著作结合一些精心挑选的案例,条理清晰地分析了这些设计的背景、思路及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伴随着材料科学、微电子学的发展以及数控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对包装行业的渗透,智能化包装领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3]《绿》著一书敏锐地捕捉到了智能包装技术与生态包装设计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新型材料、功能结构、信息技术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如何赋予药品包装智能元素,以实现更为安全、环保的功能效用,体现出作者前瞻的学术视野和务实的研究态度。《绿》著一书由上下两篇构成,上篇侧重理论的思辨与批判,下篇侧重设计的策略与方法,理论与实践互相印证、交相辉映,应该能使两类读者都获益匪浅。综而言之,《绿》著将多学科知识进行了有机结合,力图开辟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包装设计研究路径,体现出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在生态设计蓬勃兴起的当下,《绿》著的出版无疑能为我们应对生态危机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的参照文本,也必将在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罗定提,龚苗苗,鲁芳,等.包装学科内涵及学科体系研究[J].包装学报,2017,9(6):77.
[2]王舟晶.完善我国包装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包装行业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8(4):172.
[3]高开辉.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电商产品包装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3(4):120.
作者:张弘韬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