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建党初期标志设计艺术特色刍议范文

建党初期标志设计艺术特色刍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建党初期标志设计艺术特色刍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建党初期标志设计艺术特色刍议

一、标志的造型设计

1.自然写实

自然形态的造型涉及的范围极广。单以形态而言,就有存在于大自然之中随处可见的自然物态,如动物、植物、生活物件等。对标志设计来说,特别要了解自然物态的特点。要理解和掌握自然形态,就要对自然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研究。中国古人是非常强调观察的,“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明王履《华山图序》)。这种观察,必须身临其境,师法自然。从强调观察生活、深入生活的意义而言,这种主张是有价值的、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深入其理、曲尽其态”。如20世纪50年代的农民牌钢笔标志、芜湖纺织厂的光荣花牌(棉布)标志、“鹅”牌蛤蜊油标志(见图1、图2和图3)就是对自然物态细致观察、探讨的结果。农民牌钢笔标志设计应用当时大众心目中的农民形象作为设计的主体元素,结合着麦穗、红星和齿轮,象征着新中国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内涵。“光荣花”、“鹅”牌标志设计采用中国传统水墨画和速写的表现手法,绘制成一朵逼真的光荣花(牡丹)和惟妙惟肖的两只鹅的形象,让人一目了然,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标志设计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中华牌香烟”最早的1951年烟标(见图4),以双华表和五角星作为设计的主元素。烟标的底色运用了中国传统而又吉祥的大红色,图案为北京天安门前的大华表,两座华表的中间是一大四小的5个五角星,似国旗的排列。作为装饰,由八片色泽金黄的烟叶组合而成的圆形花环,在内圈之中嵌入了一颗硕大的黄色五角星。这枚烟标的设计强调了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大众对华表代表着的天安门以及五星红旗的赞美、尊崇和景仰。如此对自然形态的直接描绘可以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形象的塑造能更好地象征某种事物,十分准确、具体和生动。自然物象的动物、植物、人物等的标志造型,蕴含着丰富的新中国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人们良好的愿望及理想。

2.汉字造型

中国汉字一直具有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标志设计以汉字作为主体造型,没有过多地采用其他装饰与设计的表现手法,仅在整体构图的基础上借助图案来陪衬文字,因此标志就显得简洁、醒目。而最需要肯定的是,相对于解放前的汉字类型标志来说已经有了新的突破。从这些标志设计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开始注意汉字在整个标志设计中的识别性和艺术性,单纯的汉字书法标志已经成为了历史。同时,对标志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功能性有了新的认识,这就为今后标志设计的不断进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标志设计中,文字由书法体发展出圆形化的美术字型,形成类似于印章并配合着外框而设计的标志型字体,多以上下二字或者左右平均布置于圆形之中,成为当时颇具特色的汉字标志(见图5~图8)。

洁明快,凝练概括,挺拔坚实,寓意深刻。张雪父1957年设计的“永久”牌自行车标志(见图9),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经典型标志。它以汉字“永久”二字变形设计,简洁直观,极易识别,对“永久”自行车品牌的传播和推广起了极大的作用。而此前的1950年,由陈玉昶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路徽(见图10),其图案是代表蒸汽机机车的正面投影,上半部分由蒸汽机机车轮廓投影抽象出来的“人”字——代表人民大众;下半部为钢轨的横断面——代表铁道,全部图案寓意为“人民铁道”。整个标志还包含着“工人”二字,它强调了铁路行业的属性,即铁路是属于工人阶级的、人民民主国家的。其造型例举的汉字标志设计及其造型表现,成了新中国现代化标志设计的重要起点。

3.传统人物画

传统民间绘画,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和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新中国成立初期,标志设计就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设计元素,沿用了民国时期的标志设计的表现手法,使之更加符合国人的欣赏习惯。因此配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在题材上、造型上便有了新的转变。为迎合中国民众的传统吉祥观念,尝试着在标志设计的造型和题材中引入本土文化意韵的表现形式。

(1)民间故事或者传统戏曲人物在标志造型设计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将传统民间艺术中的某一历史人物、或吉祥物、或戏曲故事等,通过艺术形式的提炼概括与富有情趣的解释说明,以体现人民大众对事物的情感与精神的寄托。如20世纪50年代上海棉布厂的“和合”牌标志(见图11),采用了民间故事中的“和合二仙”作为祝颂图案的主题,描绘的是掌管和平(和谐)与喜乐的神仙,二位神仙感情融洽,亲密无间,他们能够保佑亲人、朋友之间的亲情、友情长存,情侣间的情谊久远。合肥丽华日用品厂的“天仙”牌花露香水(见图12)、“荷花女”牌香烟、“国魂”牌香烟、“跳鲤”牌服装标志等(见图13),这些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标志题材均取自于民间的传说故事。这也极好地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设计师对人民大众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的深入了解和认真摹写。(2)“儿童”形象的标志最为常见。儿童具有健康活泼可爱之美,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庭美满的象征。人们希望多子,尤其是想多要男孩以提高家庭的生产能力和人丁兴旺。如为婴儿感冒服用的“童乐”牌冲剂、“宝宝胺”冲剂标志等(见图14、图15),用写实的手法绘制出健康、可爱、活泼的宝宝形象,这种现实景况让消费者看到了熟悉的生活并随之产生了愉悦的情感,因而能马上引发共鸣。(3)“美女”形象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世纪50年代工商业的发展,有关女性的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更新;职业女性的出现,构成了当时社会文化中独特的风景,透露出新时期妇女翻身做主人的幸福,成为建国初期政治的一种象征。例如上海棉布厂的“织女”牌标志(见图16)。

画面描绘了一位自信而手法娴熟的纺织工人的劳动形象——中国纺织工人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代表——勤勉、聪慧、不知疲倦。美女形象逐步物化,并最终成为男性审美情趣中的一个新卖点、一种新消费习惯的引导。标志的题材与造型之中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物态,如动植物、人物形象,生动、内涵丰富以及个性鲜明的文化特点,很容易传达一种时代精神;当时社会大众的识字率较低,耳熟能详的具象形态有着强烈的识别性。传统民间故事、戏曲类标志,有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的表现形式,习惯于将某些无形的精神特质和追求用有形的物体表达出来。这些就都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标志设计五彩斑斓的时代特点,其艺术特征就是将绘画性与装饰性手法融为一体,因此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文化性。

二、标志色彩的应用

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任何物体最先进入观者视线的是它的色彩。而标志设计的造型与色彩组合成了整个视觉感官的外观。就直觉而言,色彩比造型具有更直接、更强烈的影响,色彩往往能先声夺人。新中国成立初期标志设计色彩应用的特点是鲜艳夺目、用色浓烈、明快,除了与行业特征相符的色彩能有规律性的使用之外,还包含着民间色彩与具有传统文化观念色彩的使用与搭配。中国文化中的颜色体系,有由阴阳五行学说衍生出来的“五色”为代表。“五色”指的是青、赤、黄、白、黑,这5种颜色又称“正色”。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正色地位高于“间色”。中国传统的五色观念、儒家思想、宗教意识等对标志设计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由此,标志的整体色彩既追求红火热烈和“喜形于色”的对比,又讲究和谐与统一。

从搜集的多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标志设计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红色与黄色为当时标志设计中的主色调。在汉语词典里,“红色”象征成功、喜庆,还表示着热烈和正义等。红色成为人们崇尚的颜色,因此备受中国民众的青睐;《说文解字》云:“黄,地之色也。”中国的人文初祖为“黄帝”,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为“黄土高原”,中华民族的摇篮为“黄河”,炎黄子孙的肤色为“黄皮肤”——黄颜色自古以来就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因此,红色、黄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之一,它具有吉祥、喜庆、自强不息的寓义。如国旗、国徽以及中国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会议会徽是新中国建立之后第一批代表国家形象的标志设计(见图17~19),但最为重要的是让人们透过国徽、国旗以及政协会议会徽能够看到一个崭新的、具有高度生命活力的中国形象。在传达政治信息的同时,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具有的象征寓意,影响力一直延续,长盛不衰。所以,红、黄二色已经成为了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颜色出现在相关标志和其他的设计作品之中,成为代表中国的色彩名片,并为今后具有国家性质的形象设计确定了相应的基调。

三、结语

新中国成立初期标志设计强化了意、音、图相结合的民间图案的特点和特色,不仅追求标志设计的功能性,还要追求用装饰的手法以达到视觉上的富足和饱满,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使用要求和审美需求。这些标志设计在满足新中国成立初期审美需求的同时还凸显了厚重的民族艺术特色。由于印刷技术的不太理想,加之设计师能力水平的局限,其标志设计还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新的时代、新的技术却推动了标志设计、制作和印刷水平的提高。在多种社会因素的作用下,在传承民国标志设计的文化基调,在不断地向外国学习并认真进行交流之中,标志设计取得了重要的成绩,这个时期是标志承前继后的重要历史阶段,从而奠定了现当代标志设计的基础。

作者:梁伟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