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现路径范文

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现路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现路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现路径

摘要:主题班会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方式之一,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基本手段。本文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对高校主题班会课程体系进行过研究,通过在主题班会主题上的课程化、过程中的规范化进一步强化高校班集体的组织形式,强化集体教育的引导功能,强化集体建设的团队影响力,从而持续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载体的作用,搭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连续化平台,有力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主题班会;高校;课程化;课程思政

一、研究意义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课程思政”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是实现提出的“高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方式之一,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基本手段,而主题班会的实施主题往往是担任班主任的专任教师,由于现高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体系单一,对教师评价呈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特点,普遍强调教师的科研成果,班主任工作往往不能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即便有班主任、有固定教室,班主任老师却可能整日忙于科研,疏于班级管理,有主题有目标有准备的班会活动甚是少见。因此,在“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主题班会课程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在主题班会主题上的课程化、过程中的规范化进一步强化高校班集体的组织形式,有力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二、主题班会课程体系构建

主题班会课程化设计,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主题班会作为一门课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设计。对每学期/每学年的主题班会的课程学时做明确要求,并对主题班会的内容。教学重点和目的、场地安排、教学评价等做出明确规定和制度化安排。在主题班会课程体系研究中,将主题班会教育纳入教学安排,每位班主任/辅导员要在每学年初制订好所带班级本学期的五次及以上主题班会教育计划,即“4+X”的模式,其中4次预先确定主题(可在主题班会大纲中选取),一次为结合本学期班级具体情况自选设定主题。每位班主任根据本专业班级学生特点选定不同的模块及子细目为每次主题班会教育的主要内容,经过四至五年的学习积累和借鉴,完成一个大学生在校成长的系统主题班会教育周期。在主题班会的内容,课程化体系建设中,要求主题班会课程化应呈现系统性和层次性。主题班会的实施要有教学大纲的支撑,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使得主题班会做为一种课程,在课表中固定下来。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但在形式上要求班会时间、地点有保障,内容上也要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班会主题的选择既要遵循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接受能力,结合不同年级、不同时间段的特点确定主题,要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班会。对于大一的新生,刚进入校园会有不习惯、不适应的地方,根据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让新生对自己有个重新的认识,从而使他们很快的融入到大学生活当中,并且愿意打开心扉结交新朋友。可以设计“新生班会-破冰之旅”、“专业教育”等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可以让他们结识新的朋友,并且对大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于大二的学生,他们已经逐渐的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同时对大学生活也有了自己的认识。随着同学之间的深入接触,可能会产生一定矛盾和争吵,同时他们在学习上面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根据大二学生的实际状况可以设置相应的班会内容,例如:可以以“党建团建”、“三个文明建设”等为主题,引导班集体更好的发挥集体组织的力量。对于大三的学生,他们面临着职业规划的问题,同时他们也承受着非常大的就业压力。他们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可能非常消极,因此班级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现象设计主题,例如以“升学出国”、“学科竞赛”为主题,让他们对自己职业生涯有更好的认识和规划。对于大四的学生,他们正面临着职业选择的问题,他们正向社会迈进,同时也要走上工作的岗位。因此班级可在“就业创业”、“文明离校”等方面开展高校主题班会活动。基于以上探讨,笔者将大一新生为例,将大一年级的主题班会课程大纲进行阐述(见表1)。

三、主题班会课程化实现路径探究

落实主题班会有序实施是确保“课程思政”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实现路径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主题班会课程化落实相关制度。在主题班会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加以监督和支持,如将主题班会课写入课表,制定班主任/辅导员上主题班会课的课时要求,开展课程效果评价,组织评奖评优活动等。

2.集体备课。主题班会课是一项集体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促进集体团结。在主题班会课实施的过程中,辅导员团队、班主任团队、班级班委可以抱团组成备课小组,分工对各个模块和主题进行备课,并制作成相应课件。

3.定期做好课程总结评估。在主题班会课程化实施的最后,要对主题班会课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与完善。在主题班会课结束后,对主题班会课的效果进行认真的总结,找出不理想的地方,并进行适当的改进,也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民主测评,检测教育教学效果。各年级做到每月上报统计一次,并在学风评估活动中展示相应班会的开展情况。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2]冯刚.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7(2):13-14.

[3]沈瑞芳.主题班会课程化与高校辅导员身份探讨[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73-176.

[4]郑云云.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施的必要性研究[J].创新教育,2017(1):194-196.

作者:邱曦露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