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苗族芦笙舞的当代传承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贵州民族研究杂志》2014年第六期
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今天,尽管原始芦笙与芦笙舞的地位与传统仍在,但青年一代对其厚重的情感与心理却在逐渐向社会生活的边缘滑落。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未得两全,如何应对外来事物,如何在时展中传承民族艺术,如何处理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动,是一项艰难却必须解决的课题与使命。作为苗族传统文化的芦笙舞,既源于苗家生活又是苗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诸多现代因素的影响,以致苗家芦笙舞逐渐进入了一个时代的两难境地。首先是外部大环境的冲击,包括国民经济条件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发生,以及现代媒体对传统生活模式的侵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电脑、互联网、手机媒体等各种现代化物品的出现,不仅吸引了老一辈人的眼球,也使得新一代群体沉迷于此。通过现代通讯进行的情感沟通与人际交往逐渐取代了传统广场式与节日礼仪性的活动,使得通过芦笙舞达到交流互动的生活模式,远远落后于现代网络通讯,也逐渐在青年一代心中形成芦笙舞无趣的潜在意识。特别是部分村寨随着留守老人、儿童数量的逐年递增,青年一代包括一些芦笙传习人都在城市做工,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大家逐渐淡化了对传统技艺的重视、学习与精进。这些都是大环境的改变,与过去芦笙舞多发生与活动在相对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其次是中间传承层面的脱节,贵州苗族没有文字,传统芦笙艺术的传承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未能实现有保障、有质有量的传承、保护与教学。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方面青少年对于芦笙舞的热忱在递减,包括许多民间艺人的后代,有的在城里务工,有的在接受现代学校教育,这与过去千百年来芦笙舞口传身授的传统环境大相径庭。有的村落即使办了芦笙舞学习班,可是孩子们既要搞好文化课,又要帮助家里忙农活,如果没有固定的时间、场合及师资,是很难把这门艺术继续完整地传承下去的。另一方面已经怀有芦笙技艺的人们要么也在城市务工,要么没有“生源”,传承方式的单一化留不住学习者,而过去那种家庭与村落式的传授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与实施,导致教与学、传与承、老与少之间的断层。再次是微环境中接受群体的心理在发生变化,对芦笙艺术的积极主动性在逐渐萎缩与退化。在没有来得及理解、吸收与承继本体文化与传统的同时,即迅速地汲取外来文明,外国的月亮是圆的,外来的文化是先进的,盲目地接收无益于培养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及传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而部分领导也在不断呼吁要创新芦笙艺术、改革芦笙舞,殊不知民族的即是世界的,继承与发展本为两种指标,是国家在制定文化政策时的整体方向,在一个舞种或是一个剧目中,既要发展又要继承,结局只能是四不像。原始崇拜与巫教文化在芦笙舞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记,这恰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当今社会中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原生态歌舞艺术,对世人具有强大的震撼与吸引力。因此继承与保护才是根,只有根子扎得深,枝叶才能长得越来越茂盛,世界上任何传统民族文化的传习都是首先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精神深邃的了解、认同、喜爱及眷恋之上的。
二、贵州苗族芦笙舞的传承与保护
为了更好地发展芦笙舞,弘扬芦笙舞中的苗族传统与文化核心,在新时代下我们更应当注重对原生态苗族芦笙舞的保护与传承。第一,为了适应大环境的发展与变化,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创办苗族芦笙艺术节、艺术园、艺术村等方式,主导或引导大环境。如定期、不定期地在全国、全省或各市县举办不同规模的芦笙艺术节或芦笙艺术大赛。而贵州“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自然环境,使得贵州布依族、苗族的歌舞里虽然都有芦笙舞,但是风格却不尽相同。即便是苗族,不同的苗族支系,芦笙的演奏与舞蹈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就给促成芦笙艺术节或芦笙大赛形成了先天性条件。通过这样的方式营造氛围、吸引目光,在青少年一代心目中重塑传统文化的地位与意义。另一方面芦笙舞离不开芦笙,也要注意收集、整理并研究芦笙的制作技艺,为老芦笙工匠建立工艺档案,并建立完整的原材料基地,以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开设芦笙艺术节的同时也为这些产品开拓市场,如此既适应并调整了大氛围,又从根本上解决并保障了人员的流失,形成一条产业化链条。第二,在辅助民间老艺人传帮带的同时,可以将芦笙舞作为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到普通学校的体育或音乐课程中。目前在贵州,芦笙舞有被作为高等教育的体育活动内容提出来,这种方式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得以有机结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又使得传统芦笙文化的传承得到保障,这是芦笙舞走进现代教学重要的一步。其实在贵州、广西,包括沿海一些城市的艺术学院,都设立有少数民族歌舞班,或芦笙艺术学习班,但我们应当加大这种模式的整体数量,并且考虑从中小学、专科到大学都能够有芦笙艺术课或芦笙文化课,与此同时多创造机会与平台,使校园里的芦笙教学与民间艺人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大大增加,如校园课外作业,如艺人校园讲学等。芦笙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注重以人为载体来进行知识技能传授的,因此人是传承得以延续的关键,在对原生态芦笙舞的保护中,首要保护的是人,即传承人,在我们注重将芦笙文化引入到现代教学体系的同时,也莫要忘记承载了千百年来芦笙舞精髓的民间艺人与群众。第三,葫芦及芦笙中蕴藏了不尽的苗族神话传说、历史文化与宗教信仰,从艺术表现来看,芦笙舞的表演形式已经远远超过了舞蹈表演的框架,舞蹈中聚集了苗族的远古记忆、价值取向、审美情感和身份认同,芦笙舞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真实存在。因此在对下一代传授芦笙技艺和舞蹈的时候,不妨借鉴当代学校的教学板块与方式,先传授芦笙及苗族文化,在理解文化的前提下,再来学习芦笙舞。同时我们可以参照《大国的崛起》、《舌尖上的中国》等类似的电视记录片,运用现代传媒的力量来营造芦笙主流文化的氛围,以及芦笙舞蹈的幸福感。必要时还可建设芦笙博物馆,由博物馆延伸出苗家服饰、乐曲、舞蹈、艺术、文化等,通过博物馆里的音像文字、图片资料及文物史料增强国内外友人对苗族芦笙文化的感官了解与理性认知,通过展现苗族芦笙文化,达到保护及弘扬传统的目的。
三、结语
作为一种促进民族认同的社会文化形式,舞蹈是最容易沟通人们思想的艺术,它超越了文化、传统、语言和信仰、审美,是各民族与国家之间互相认识、交往的有效媒介与方式,芦笙作为苗族及苗族文化的象征,芦笙词中蕴含了苗族千百年来的文明,芦笙舞里包涵了苗族世世代代的精髓,即使在当代社会,芦笙舞仍是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苗族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传承与保护苗族原生态芦笙舞的道路上,需要我们做的还有很多!
作者:党允彤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