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早期山水画和风景画范文

浅谈早期山水画和风景画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早期山水画和风景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早期山水画和风景画

摘要:研究了早期中国山水画和欧洲风景画比较-以唐代韩休墓壁画《山水画》与丢勒的《城市风景》,创新点在于本文研究的唐代韩休墓壁画《山水画》是2014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韩休墓出土的一幅墓壁画,该墓壁画是同类里面保存较完好,其绘画素材少见,用笔熟练,具有与众不同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极可能的重新定义我国唐代的最早山水画的地位以及影响。通过浅析唐代韩休墓壁画《山水画》与欧洲最早的风景画也就是丢勒的《城市风景》,了解中西的画作的表达形式,和的内涵以及对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唐代;韩休墓壁画《山水画》;丢勒;《城市风景》

1唐代韩休墓壁画《山水画》简介

韩休墓室壁画该画保存的程度非常完好,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山水画中首次比较罕见的题材和内容。这幅韩休墓壁画《山水画》的发现应该与在唐朝的繁盛时期有一种将自然山水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和诗人以孜然味山水为题材写的诗与中国画结合起来的山水画潮流有关。这幅韩休墓壁画《山水画》的发现应该与唐朝繁盛时期的山水田园诗以及山水画的盛行唐朝的很多高级皇陵的墓中出土后发现墓内有很多以山脉、土石、树木等图画,其图画大多都为绿叶衬托主体而绘画上去。在长安武惠妃的陵墓里面发现有一幅一群装束、容貌很相似的妇女和男女仆人在郊外园林游玩的场景,画面的唐朝妇女,朱唇小口,长裙高髻,体态丰满,或小憩,或赏花,或抚琴,悠闲懒散的神态足见其日常生活的安逸、舒适,这幅六扇山水屏风画价值堪称“国宝”。

2画面布局画面的整体分布上传承了唐朝繁盛时期

传统墓壁画的常用特征,壁画的尺寸大批量的减小,没有成系统成全套的建筑、在陵墓里设立的屏障与原来的陵墓相比扩大很多。墓室里面所绘制的墓壁画是我国现在已经发现出土的唐朝墓壁画中,年份最早,题材最独立的一幅山水画。在唐朝的初期,山水画就已经出现很多精彩的作品,但是大都以叙述性的图像和讲故事类型的图像来附庸和点缀,整幅画面都是以山脉、河流、凉亭和阁楼素材构图的山水画,作为唐代墓室室内的陪葬装潢图案在现今出土的唐朝壁画中相当少见,所以,这幅韩休墓壁画《山水画》在我国的美术史的研究上具有非常核心考证的地位。其画面为通屏山水,运用营造出宽广的气势和四平八稳的鸟瞰式构图,画面里面,作者让很多的山脉包围着主题景观,远处河流穿越山谷,花草和凉亭坐落在河流的两岸中间,太阳高挂在天空中。花草和凉亭错落在小河的两岸,红日安排在天空中。画中用墨线去勾勒画面的主体物,也就是山脉和石头,运用天然颜料,赭石、花青墨用大笔涂抹和粉刷。草亭、树木、流水、太阳、云霞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用笔勾勒白描在画上矿物颜料。或者直接用笔点染技法,其画作中的光影处用朱磦来强调。

3韩休墓壁画《山水画》对唐代最早山水画的影响

在我国的画史记载,早在汉代的墓葬中就存在山水画的雏形。魏晋时期,随着山水田园诗的盛行,山水画逐渐脱离了人物画独立成科,但其真正的发展是在唐代以后。传承为隋代展子虔所得的《游春图》,当时其山水所运用的技法还很生硬稚拙。到了唐代,以大小李将军父子李思训,李昭道为代表,标榜青山绿水,才真正拉开了山水画日益繁荣的序幕,阎立本、吴道子等重要画家绘画题材偏重人物,在唐朝中期之后,出现了王维、张璪等示范水墨变化这样的大家,山水画的地位才日益上升。传统的唐墓折扇式六屏水墨山水壁画、以及长安武惠妃的陵墓里面的折扇式六屏淡设色山水壁画,体现了唐代当时山水画的不同面貌。他们的构图都以纵向构图来进行创作绘制,并且突出近端的景物,尤其强调高和远的绘画法则,画里的山脉气势磅礴。韩休墓山水画的通屏风格,和将山脉全景收于画面中的鸟瞰式横向构图,俯视的境界和深邃幽远的境界两者兼备,近处的山脉和远处的风景,一览无余。所以这幅画是唐代山水画走向成熟时期的一个非常里程碑式的证明,让研究唐代的山水画,尤其是探讨淡彩设色的青山绿水山水画的面貌以及探究研讨唐朝繁盛时期的“山水之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4欧洲最早的风景画

欧洲最早出现风景画在15世纪末期,只不过不是油画而是水彩画,但却影响到了整个欧洲的风景画。这位画家就是文艺复兴时期北方德国的阿尔菲希特•丢勒。1494年,他先后画有水彩风景画《街景》两幅和《乡村风景》一幅,该作品出现在1999年德国版本的丢勒作品集中,就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他的作品为目前发现最早的风景画。

5丢勒的《城市风景》的布局以及背景和内涵

丢勒的《城市风景》的作品是1495年创作的。包含了一切技法的自觉的成功运用,诸如色彩、空间、透视、素描等各种关系,客观的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画作里充分的表现了丢勒的深入观察自然的能力,此前的风景画天空只占3分之1,而《水磨》以后的风景画的天空占画面的空间近三分之二,地平线压得比较低,真实的再现了自然风景。丢勒的作品善于新发现惊奇、新鲜的感受。丢勒是在用一种近乎科学的思维和态度在研究和探索自然的变化以及所具有的一切奥秘。这幅作品俨然是丢勒通过科学的观察研究建筑透视以及自然光线的作品。丢勒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水彩画的地位。

作者:曾天啸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