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精神文化研究综述范文

高校精神文化研究综述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精神文化研究综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精神文化研究综述

一、欧美国家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分析

(一)英国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英国国家高等教育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形成活跃的头脑、能积极理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正确理解现实世界中国家、组织和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类的成就和抱负。认为大学除了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外,更要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渗透、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精神和人文氛围等环境。从整体上而言,高校师生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由于从小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环境的良好的熏陶和影响而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向上,校风学风的情况,师生的凝聚力,宗教信仰,人生追求,理想信念,做人准则,人格目标等都有很强的特征。迄今具有八百多年悠久历史的牛津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所大学之一,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这样认为:大学从事的是人的教育,在这里能够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清晰的头脑、想象力等个人成功所必须的品质。剑桥大学认为长期驱动学校发展的实质为:“主导剑桥的不是不变的东西,而是不断的变化”。剑桥大学繁荣的发展得益于剑桥大学赋予个体以学术自由,使他们能够去追求自我的理念、思想,并保留他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学校的文化氛围为师生的创造性意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也体现在剑桥独具特色的两个校训上,一是庄严古朴的“此为理想的学习之地”,一为“学的越多,知道的越多;知道的越多,忘记的越多;忘记的越多,知道的越少;那么,为什么学习?为什么?”,这个颇具哲学意蕴的校训,正如我们追问人生的意义一样,是一种对学习意义的终极问道。

(二)美国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当今美国大学的实力可以说是雄踞世界之首,全世界最好的大学85%在美国,吸引着各国优秀的学生到美国学习甚至留居。其取得如此大成功之一就是灵活自由的教学方式和思维中的创新理念,美国大学的教师培养学生追逐兴趣,鼓励大胆的设想和建议,采用实验、案例、讨论、互动交流等灵活生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在直截了当、开放灵活的氛围中交流思想、学习知识。最富盛名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是近邻,彼此互相开放、互相学习。哈佛大学经过历史的洗礼长盛不衰,其秘诀就在于“追求卓越、崇尚真理”,本着这种精神,哈佛大学培育出代代杰出人才,传承真理,服务社会。这种追求卓越,崇尚真理的办学理念不仅体现于校训中,而且深深扎根于每个哈佛人的心中。另外,培养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是哈佛大学的第一教育原则,严禁学生将他人的著作或者观点化为己有。注重人文熏陶,开展多种诗歌研讨会方面的人文性质的课外活动。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理念是:大学应该致力于使学生在科学、技术和人文基础方面得到强有力的训练和熏陶,尤其鼓励学生在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自由探索过程中发挥个人的独创性,这一理念渗透到学生的全部培养过程之中。

二、国内学者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研究情况

(一)我国学者对校园精神文化的理论研究情况在党的十七大全国代表大会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而我国学者们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这个对这个领域予以重视和研究,并陆续取得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我们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可贵的参考的文献和立论的依据,在此,笔者简要列举一下我国学者对于高校校园精神文化问题的相关研究情况。白同平提出校园精神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载体和工作方向等问题。认为校园精神文化的基本特征为政治性、导向性和为人性的三大特征;校园精神文化的两大表现是校园文化产品和校园价值导向两个部分,校园文化产品既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产品,也包括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的产品。其中,教学在校园精神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校尤为重视学生的科研活动和学术研究,学术讲座、演讲、辩论等是反映一所学校精神状况的一个窗口,图书馆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场所,影视报刊等文化载体也能体现校园精神文化面貌。校园价值取向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方向性和内在核心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生价值观的选择问题。于晓阳等学者指出校园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德育资源,具有多方面的德育功能,即价值导向功能、群体凝聚功能、约束规范功能和行为激励功能。第一,价值导向功能主要指校园精神文化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貌的具体体现,能够对学生思想观念的确立和行为产生符合时代的要求。第二,群体凝聚功能指校园精神文化可以无形的凝聚学校内部各方面力量,使之形成一种合力。第三,约束规范功能指校园精神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成为师生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第四,行为激励功能指校园精神文化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影响校园人的校园生活过程和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最终引导校园人的发展和整体校园文化的形成。汪子为在校园文化精神层面上提出一系列校园精神文化育人方面的具体表现,认为通过校风、校训、校歌等形式来展示和传播。提出育人目标的意义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的指南、是学校安排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指导方向。确定育人目标的依据,首先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是育人目标基本指南,其次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确定育人目标最现实的依据,第三是人的全面发展是确定育人目标的最终归宿,第四是育人目标具体表现为对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陈海飞、薛小平在校园精神层面上提出校园精神文化的三大内容。第一是校园心理氛围,包括意志品质、思维水平两方面。第二是校园价值观念,包括价值评判系统(价值取向、实行价值的行为标准、价值判断的准绳、价值理想)、思想观念系统(指道德观和人生观两方面)。第三是校园精神产品,包括课堂教学、图书馆、影视报刊、校园人的言行等。综合上述对校园精神文化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校园精神文化在高校环境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是师生员工的精神指南,表现为一系列特有的校园精神风貌,在高校校园中发挥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

(二)我国学者在研究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方面的文章情况综观近几年来有关校园精神文化方面研究的文章,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以校园精神文化为核心进行相关论述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内涵方面进行的探讨,如张重才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内涵浅谈》就是在这方面的研究尝试。从具体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问题上的研究:如李淑云的《谈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建设》、陈启文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的理性思考》、曾春水的《对新时期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考》、姜怀宇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析论》等文章。将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与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的研究:如谭畅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在精神层面上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探讨:如李广信的《试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科学精神于人文精神的融合》、方传安的《略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培育》。将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上升到校园精神文明的高度进行研究:如孙会山的《试析高校体育文化与校园精神文明的关系》、李春青的《以校园精神文化为载体,促进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学术界对“校园精神文化”的概念界定

有学者提出校园精神文化的基本涵义是“指学校所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文化产品、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的文化氛围。”并把校园文化概括出三种基本形态即知识形态、物化形态和观念形态,观念形态靠一系列的意识活动作用影响和塑造人们的灵魂。指出知识形态和物化形态是浅层次的,观念形态是深层次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包括师生群体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学校和自身的根本看法。如自我意识、价值取向、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产品等等。在这里,作者所提出的校园文化中的观念形态就是指校园精神文化层面,指出了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地位。有学者这样界定校园精神文化,认为“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校风、学风、教风、校训、学生社团活动、学生业余文化活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师生关系等一切思想和精神领域。”有学者这样提出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和概念,“精神”统指人类的一切精神现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心理层面,即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这些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气质、性格、能力、意志等心理品质,心理层面使人获得一种认知感;另一是观念层面,观念是人们对环境、人自身以及人的思维的看法,其中价值观是其它观念形成的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形成特定的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审美观等。指出“校园精神文化是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受社会和学校物质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观念形态部分。”又有学者这样提出校园精神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要包括学校的文化传统、校风教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以及校园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念等因素,它集中反映一个学校的特殊本质、个性及精神面貌,体现这个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及其独特风格,是文化的最深层次的东西。”“校园精神文化可细化为智能型的知识文化、素质型的心理文化、情感性的审美文化和意识型的观念文化四大类,这四个层面共同构成整体的校园精神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构成校园文化的特殊影响力,把受教育者塑造成全面发展的人才。”以上对校园精神文化的概念界定基本上可以这样归纳: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表现,是整个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一定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文化产品、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的文化氛围。从内涵上可以分为智能型的知识文化、素质型的心理文化、情感性的审美文化和意识型的观念文化四大类,在内容上主要包括校园心理氛围、校园价值观念和校园文化产品几个部分。

作者:于广霞单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