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地区红色文化研究综述范文

地区红色文化研究综述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区红色文化研究综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地区红色文化研究综述

一、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内涵

同时大别山精神研究的前提“不是主观意志所决定的,而是与中国革命实践、与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斗争和活动紧密相连的。大别山地区28年的革命实践决定了大别山精神的历史存在”。对于大别山精神的研究路径与方法,刘国胜还提出“应从实践路径开展大别山精神研究,注意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整体研究的方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2012年,河南省组织了“大别山精神”研究组,对大别山精神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组将大别山精神内涵概括为“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在这16字的内涵中,“坚守信念”指大别山军民凭借坚定的信仰,在白色恐怖和困境下,百折不挠,坚守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凝结出对党忠诚、威武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核心所在。“胸怀全局”指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为了革命全局,大别山军民从全局出发,用自己的牺牲为全局胜利创造条件,凝结出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风格的体现。“团结一心”指在开创和坚持大别山斗争中,大别山军政、军民团结一致,为扩大人民军队,保证战争胜利和政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凝结出热爱军队、服务人民、同心同德、携手共进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根本保证。“勇当前锋”指大别山根据地不仅是中共创建的全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而且在中国革命紧要关头,大别山军民都处在最前沿的地位,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凝结出听党指挥、英勇善战、勇字当头、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革命品质。现如今,大别山精神时代价值在于:高举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必须坚守的信念;站位高远、视野广阔、胸怀全局,是需要继续发扬的风格,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团结一心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根本保证;勇当前锋对经济欠发达、发展相对落后的革命老区来说,具有更加现实的指导意义。

红安精神是中共革命精神在大别山地区的更为具体的地方表达。湖北省红安精神研究课题组认为:红安精神的内涵是“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万众一心”指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而这种团结是在党领导下,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统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思想的结果。“为党”指胸怀共产主义理想,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信任中国共产党,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为民”指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私地奉献。“朴”指朴素实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诚”是忠诚诚信,忠心耿耿,顾全大局。“勇”指敢于斗争,勇于创新,勇于献身。“毅”则是坚毅顽强,坚韧执着,自强不息。“不胜不休”指为夺取革命胜利,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矢志不渝,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概括而言,就是一心为人民,一心跟党走,一心干革命,一心夺胜利。而“一要三不要”,即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一图两不图”,即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这种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的情怀,构成了红安精神最重要的品质,也是红安精神最显著的标志。

对此,亦有学者持不同看法。如李良明认为红安精神应概括为“朴诚勇毅,一心向党,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不胜不休”,它蕴含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根本宗旨、思想路线与革命作风,具有乡土气息,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红安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此外,有学者还探究了大别山红色财务精神。陈荣芳认为大别山红色财务精神,“是指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系统语境之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人民,结合革命斗争发展的区域实际,制定并实施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以保障革命能够顺利进行,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革命财务精神。”其本质特征是“官兵平等、军民一家,公正廉明、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保障有力、效率优先”。弘扬大别山红色财务精神,具有利于反腐倡廉的文化建设、干部群众素质提升、财务管理制度创新、节约型财务管理实施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价值开发

(一)大别山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与组成部分。何晓坚认为大别山红色文化含有“实事求是作风及为人民服务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致性。”而弘扬与传承大别山红色文化“有助于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阐释其地域特色,有助于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造物质基础。”刘喜元则认为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价值形态存在,对革命战争,对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它具有鼓舞革命斗志,满足民众精神生活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见证革命历史等作用。

(二)大别山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红色文化含有丰富的廉政教育资源。居继清认为大别山红色文化是加强廉政教育的宝贵财富,有助于坚定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法制观念,有助于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形象。红色文化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与新形式。张威认为充分利用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理想教育,有利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同时,将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以及实践教学三元对接,在传承与发扬大别山精神同时,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江峰指出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的六大教育价值,即认知深化的多维透视模式,契合互动的主体参与模式,直觉感悟的具象体验模式,渠道畅通的信息传输模式,主题突出的文化创新模式,资源整合的文本建构模式。对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加以综合开发利用,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案例,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富有价值的特色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强化教学实际效益;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入大别山红色文化之中,体验革命艰苦,感受革命精神,接受红色熏陶,确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建构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江峰、李小莉还具体研究了红色歌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大别山红色歌谣是“大别山地区人民在火热的革命战争年代,竞相传唱的革命歌谣,以及人民群众沿袭这些革命歌谣的内蕴而后续创作的新歌谣。”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歌谣具有心理导向功能:第一,心理意识导向,历史责任与使命感驱动;第二,心理情感导向,革命豪情与柔情交错感应;第三,心理境界导向,心灵净化与美化的律动;第四,心理接受导向,立意自然与通俗的内外催化。蔡新职则阐述了红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启示和精神支持:第一,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努力克服一切困难;第二,自力更生、艰苦拼搏,积极开创成才道路新局面;第三,不计名利、安于奉献,置个人成才于民族复兴的大局之中;第四,与时俱进、勇于进取,争做新世纪新时期的创新人才;四五,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努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第六,早立志,立大志,用远大志向激励自己。

(三)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对于大别山红色文化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魏继萍提出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别山红色文化拥有构建和谐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三大功能,其实现路径是政策积极扶持、打造红色文化精品以及加强宣传与教育。大别山红色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联系,应该努力找出二者的结合点,挖掘大别山红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这样“既推动大别山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又大力弘扬了大别山红色文化。”柯珍堂通过研究,认为充分开发利用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其作用体现在:农村“生产发展”得以实现;实现农民“生活宽裕”;促进农村“村容整洁”;树立“乡风文明”新风尚;推进农村“管理民主”。利用红色文化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一是突出乡村旅游特色,合理定位,做好旅游规划;二是加大旅游宣传,提高知名度;三是突出旅游重点,科学选择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四是整合资源,合理开发,突出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五是强化旅游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塑造乡村旅游特色。

三、大别山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红色文化产业实际上是红色文化资源经济价值的开发与利用,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红色旅游产业的相关研究。

(一)大别山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余维祥认为,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分布广、重点遗迹和遗址相对集中的特点”。由于红军等革命力量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北红安、安徽金寨和河南新县三个地区,所以这些地区的革命遗存和纪念建筑相对集中。而大别山除了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优势外,自然生态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和风土民情资源也颇具特色。刘汉成从大别山拥有众多有形和无形的红色旅游资源角度,阐释了大别山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他认为在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大别山地区拥有2条,一是武汉———麻城———红安———新县———信阳一线,二是合肥———六安———金寨———霍山———岳西———安庆一线。在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安徽六安有5个,河南信阳有5个,湖北黄冈有4个。黄佩则从大别山的区位优势探究了大别山红色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他认为大别山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安庆等大中城市群和庐山、黄山、九华山、鸡公山、九宫山、黄鹤楼等旅游景点群之中,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并指出湖北省东部旅游发展存在巨大契机,即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已涵盖湖东部地区。此外,安徽、河南省内大别山旅游系列产品发展较早,已初具规模,湖北应与安徽、河南大别山区形成联盟,进行联动开发,共同构建大别山红色旅游品牌。在有着众多优势的同时,大别山红色旅游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刘汉成认为主要问题有:一是各自为政与利益本位主义严重;二是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景区缺乏吸引力;三是在产业发展中,旅游企业的主体地位不突出;四是未能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江峰认为“文化创新形成的良好文化发展背景、多方协作构成的强大社会推动合力、红色网站创造的优势资源整合条件、研究中心提供的坚实学术研究平台”是保护与开发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正向影响因子。而“观念陈旧、资源分散、融资艰难、机制不活、人才短缺”则是保护与开发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负向影响因子。只有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正向影响因子的作用,克服负向影响因子的障碍,才能实现保护与开发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理想价值目标。

(二)大别山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如何促进大别山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充分挖掘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成为学者探究的焦点。刘汉成认为要推动大别山红色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就必须深化大别山区域旅游合作,构建红色旅游共同体;同时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人文内涵,积极培育与扶持跨地区的大型旅游企业,整合区间各种旅游资源。黄佩提出可以从发展战略、思想认识、资源整合、产品策划、市场营销和管理机制六个方面推进大别山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大别山红色旅游品牌,积极争取国内市场,并努力拓展国际红色旅游市场。而发展的重点则在于协同合作,以“红色圣地,将军故里”为核心,从三省范围对整个大别山进行开发,塑造和提升大别山整体形象,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建立红色旅游产业集群。与此同时,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体验系列产品,深度挖掘特色功能性旅游产品;建立大别山红色旅游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合作和联动开发,增强大别山红色旅游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王制军则提出了大别山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八条实施战略:第一,交通基础设施优先战略;第二,红色、绿色和古色等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战略;第三,精品战略;第四,政府主导,多渠道促销,多手段宣传的市场开发与营销战略;第五,体验性、参与性开发战略;第六,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七,多元化投资战略;第八,区域联动战略。余维祥认为要加强资源整合,“打造红色名片”,“与井冈山、延安、韶山等红色旅游区不同的是,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不是在一省区域内,而是散布在鄂豫皖三省六市”,因此大别山红色旅游只能走三省合作之路,合作的第一步是从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整体出发,聘请专家、学者精心设计品牌旅游路线,而旅游路线的设计要尽量做到“红”、“绿”结合,历史积淀与风土民情兼顾,重要景区与一般景点呼应,彰显大别山区域特色。以上可见,加强区域合作、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成为学者的共识。对此,刘宏明强调,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旅游价值的开发,要加强六安、信阳、黄冈三市合作,以交通区位为枢纽,遵循产品互补、客源互流、利益共享的工作原则,建立具有特色的旅游新网络。

四、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一)以应用研究为主,对基础研究和理论探索不足目前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而对于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内涵、存在形态、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等内容的研究还稍显薄弱。而即便是应用研究,也多集中在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经济价值的研究,即大别山红色旅游产业的研究居多,而对大别山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等探讨还是较少。

(二)在研究中,对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研究存在浓厚的区域色彩,有一定的地方本位主义大别山地跨鄂豫皖三省,是三省所共有的红色文化资源。目前研究还没有形成整体研究态势,虽然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成立了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成立了红色资源研究中心等数个研究机构,但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研究还是存在各省自行其是、各自研究本省的“大别山”的情况。当然,这个问题目前已经得到了三省学者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2005年8月,大别山区鄂豫皖3省6市36县就已在安徽合肥召开了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协调会议,就建立“大别山旅游区域协作联合体”进行协商,并达成了共识。2006年10月,大别山区县(市、区)际联席会议机制在新县顺利启动,并成功举行了第一届联席会议。此后该联席会议每年轮流在成员单位举办。虽然协商合作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作者:佟德元单位:赣南师范学院中央苏区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