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院校思治教育创新的哲学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理念创新
1.1以人为本思想的高扬与贯彻
“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③围绕人、为了人、解放人和发展人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长期以来,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我们把社会(集体)抽象为实体的概念而“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化物”(鲁洁)。这种对群己关系的理解与整体主义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得教育愈发关注被抽象了的社会需要而漠视了活生生的人本身。这种教育只聚光于人的有工具属性,培养的是一种没有独立的人格的人。我们要高扬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解蔽式的理解,又是对启蒙以来“单向度的人”的超越:首先,这种新人是指具有类本质、“世界历史性的人”。他(她)不是“单子式”的孤独存在,而是以“个体的独立的存在、个体多样的发展为前提”,“内在的包涵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统一”;④其次,这里的“本”是指这种教育始终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视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既教人如何生存又导人为何而生;再次,以人为本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向的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个性。”⑤只有在这样的教育之中,才能真正实现手段与目的、个人与社会以及人本质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完满结合。
1.2“主体能动”的张扬与效应
主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从认识论角度理解,它所指向的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而人在与客体的关系中表现出的能动的、积极的、区别于物的主动态势,最鲜明的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从这个意义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等同于主客体间的纯粹的认知过程,也不同于主体对客体单向度的改造过程,而应该是发生在(师生)主体间的理解和体悟的活动:以教学或其他教育活动为媒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对教育资料进行共同诠释的活动中,二者间不断出现认识的双向建构,最终双方不断生成对意义新的理解与体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受教育者思想与品德结构处于失衡-重构的往复运动中,从而实现层次的不断提升。理解和体悟是地位平等的主体之间的一种对话,所以,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而受教育者发挥其能动性不仅仅是依靠教育者的尊重,其本身构成了新的理解和体悟生成的前提。从这个角度而言,个体的能动性发挥程度决定其自身境界提高的关键因素,而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也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追求。
1.3培养目标的大众化转型
求保持适切性的前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自身的转型才能在新的时代取得存在的“合法性”地位。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培养精英,还要观照大众的需求。所以,在培养模式上,必须从一元化走向多样化,以满足“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高素质劳动者”、“拔尖创新人才”对于思想政治素质的多样化需求。其次,在教育内容上,不仅要关注人的自觉的、系统的、深刻的、理性的意识层面的培养,以锻造其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再次,在教与学形式上,单纯的知识授受的认知方式(“知道”)必须走向多元、走入生活。受教育者还将在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情境中体验所学(“体道”),完成知识、素质、能力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1.4民族本位的全球化视野
全球化与信息社会的双重效应,决定了异质文化间的碰撞日益频繁和不可回避。只有保持优良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遗传图式,才能在文化的交融中始终以主体性的地位有选择地同化和顺应异质文化,同时实现对文化传统的更新与超越。否则,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者将会被强势文化所吞噬,成为种族概念上的民族。作为教育系统中关涉价值观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民族传统文化扬弃的继承;二是对外来文化批判的吸收这两个时代命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备全球视野、保持开放意识,从提升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来予以应对:一是加快和加强对传统文化整理和提炼,系统地将其纳入所有层级的教育内容之中,同时在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生活场域中始终维护和坚守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地位。二是摒弃保守思想,以主动适应的态度,加强对异质文化的了解与研究,将其本质中(非形式)的精华纳入通识课程,使受教育者系统地了解他者文化,成为融通各种文化精髓、具备全球化视野的新人。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创新
2.1理解体悟的教育方法
“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狄尔泰)。说明只限于对物的认知;而理解既包括认知也包括对“意义”的觉解,它是“认识借助概念、通过分析、比较、概括以及联想、直觉等逻辑或非逻辑的思维方式,领会和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过程。”⑥个体精神世界的生成既有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有对人的世界的理解。在这个认识过程中,逻辑、归纳、推理是人们理性的认识方法,情感、直觉、领悟是人们非理性的一种认识方法。只有理性方法与非理性方法的结合,才能构成人类认识在方法上的圆融统一。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是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知与行构成了过程始与终的两端。认知过程是理性的,而情感和意志的形成却依赖理解和体悟,是理性与非理性相交织的。这个过程又分为内化和外化两个阶段。在内化阶段,认知的结果要同化或顺应到主体的思想品德结构中,理解和体悟是前提;在外化阶段,理解和体悟的积聚,推动着人的情感向意志的转化,最终从知走向行。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人的理性与非理性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理解和体悟对知与行起到了双向建构的作用,这种能力是人类独有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理解和体悟为主要方法的教育。理解和体悟必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进行,它不能仅把外部规则作为习得过程,也不能将知或行作为终点。需要指出的是,任何外部规则、价值只有符合“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康德),才有可能真正为个体所接受。
2.2平等对话的教学方法
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呼应,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系统知识讲授的赫尔巴特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国的教育实践影响深远。在这种模式下,师与生的地位是单向依附的,体现着一种宰制与被宰制的主-客体的关系,使填鸭式知识灌输成为了一种教学范式,塑造了没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知识容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大学的教学活动更应该是师生间共同探求高深学问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首先是地位上的平等。将对话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受教育者预设为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哲学意义上的对话,并不仅仅是指狭义的言语应答,而是指主体间在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一种开放式的双向互动,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共同创生新的“意义”。对话模式的教学范式是对片面追求效率的科学教育学的一种调适,是对“产婆术”、“习明纳”、“教学相长”这些人类教育思想精粹的理性回归。它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平等探究学问的大学精神。
2.3以哲学思辨作为方法论基础
因袭战争年代政治工作传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带有浓厚的军事化色彩。以迅速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追求效果、功用的实用主义成为指导实践的方法论基础,这从侧面折光了思政学科建设的孱弱。作为一门关涉价值的学科,它不能止于感性活动的囿限而陷入对现实的崇拜。它应当插上思辨的翅膀,向至善的方向飞翔。首先,应当加强学科建设,建立成熟的学科建制,按照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来构建科学的理论框架,哲学的思辨能够观照实然现状,从而在理性层次上确定“应是”的路径,以此保持理论的真理方向;其次,哲学思辨还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革命性和批判性,能够从理性的高度不断审视自身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从而实现对自身和现实的超越;再次,面临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观紊乱,对于诸如人与社会、理智与行为、他律与自律等等现实问题的思考,只有哲学的思辨才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革新思考
3.1知行合一的制度设计
“要使一件事情成为善的,只是合乎道德规律还不够,而必须同时也是为了道德而作出的。”⑦臻于善,是知善与行善的复合体。作为观念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最终目标也是使受教育者做到知与行的圆融统一。没有行为的认知,是伪善的表现;非认知的行为仅是偶然巧合。这就要求在教育制度设计上必须对知行合一作充分考量,致力于培养“行焉而有得于心”的受教育者。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设计在客观上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一是基于加强工作的初衷,不断强化其作为一种封闭性的独立系统。这种专门化的做法,是对教育目标的自我窄化和系统内部的自我切割,使思想政治教育孤立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孤立于其他管理和训育子系统,导致了教书与育人、教学与教育的割裂。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理论教学和训育、管理是由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这两个异质、不关联的群体分别实施的,最终造成教育过程中知行环节的脱节。作为“育人”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以知为止,它还必须观照个体情、意、行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这一过程应该贯穿与所有学科的教学之中、体现在一切训育及管理活动之内。为强调而孤立的做法既损害了学科本身的建设,也破坏了教育的系统性。同时,“两张皮”的教育队伍只有实现同质化,才能保证教育过程是知行合一的。
3.2亟待加强的思政队伍
观念和价值领域的教育是指向人精神世界。人的复杂性决定这类教育对教育者本身有着极高的要求:既包括较高的专业素养,也包括高尚的德性修养。前者决定着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后者以自身作为行为的示范。审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建设,距离中央提出的职业化、专业(家)化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入职门槛的非专业取向、工作内容的不确定性、岗位性质的模糊性等问题都制约着这支队伍的良性发展,这种状况不是以文件形式的规定和简单的待遇提高所能解决的。大学生群体——这个特殊的受教育对象,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简单等同于军队“政委”的角色。作为学生精神的“牧师”,在职业道德、专业方向的要求上,有着比其他专业教师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限定。首先,必须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外延确定入职的专业门槛;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厘清教育与工作的界限,按教育的逻辑来从事教育;再次,明确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教师身份,让其专门从事教育性活动。也许只有这样,这支队伍才能真正从革命化走向职业化、专业(家)化。
作者:戴迎峰单位:中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