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议内经哲学下人才素质的培训范文

小议内经哲学下人才素质的培训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议内经哲学下人才素质的培训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小议内经哲学下人才素质的培训

作为中医学经典著作的《内经》在哲学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硕果累累。比如,很多研究者从《周易》《道德经》《管子》《淮南子》等先秦汉初诸子著作与《内经》做比较研究,从而探讨《内经》蕴含的哲学思想的渊源[4]。还有一些研究者从战国秦汉时期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以及天人合一等角度探讨《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5]。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内经学研究的内容,提高了内经学研究的层面,拓宽了内经学研究的广度。然而,由于以上的研究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即重视研究《内经》哲学范畴的点或线,但是相互之间没有连贯性;重视研究《内经》哲学思想内涵的起源,但是忽视《内经》哲学思想的应用性;重视研究先秦汉初个别典籍与《内经》某些哲学思想理论的相关性,但是忽视了先秦汉初很多重要的著作比如《吕氏春秋》、《盐铁论》等与《内经》哲学思想的系统研究。由于这些不足的存在导致《内经》哲学思想未能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经典著作,除了阐述中医理论原则,其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对于提高中医学人才的素质有很大的意义,值得我们引以重视。徐锦中[6]指出:《内经》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以医学作为哲学论证的基础,表现出独特的风格,为中国哲学史上所罕见;在阐述天人关系、形神关系、起病成因等方面超越了先秦哲学,而且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程度不同地吸收了其精华;《内经》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回顾历史、历代医家,不仅能从《内经》中获取探索生命和治病的奥秘,还能从中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以及丰富的哲学思想。这也是中医学历数千年而不衰的根本所在。在名医辈出的古代,习医者无不重视《内经》的学习与研究。然而,目前《内经》的哲学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却甚少提及。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内经》的哲学研究不够系统全面;二是如何发挥《内经》的哲学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笔者曾经做过《内经》治则治法的渊源研究[7],发现仅就《内经》治则而言,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其形成直接受到古代哲学的启发和影响。比如,“治未病”是目前中医界研究的热点,“治未病”作为中医治疗原则和思想观念形成较早,《周易》、《老子》、《孙子》、《晏子春秋》从生活和社会人事以及兵法推出这一治国处事理念,古医家引申于治病,《鹖冠子》、《淮南子》又引申于治国理家处事。《内经》加以总结并发挥为3个方面:一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的“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及《灵枢•逆顺》所言“上工,刺其未生者也”为未病先防之意;二为《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言之“上工治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即既病防变。三为瘥后防复,即《素问•热论》的“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可见,《内经》恰当地运用了当时流行的某些哲学理论,并密切结合从临床实践中获取的医疗经验,使之升华为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对中医学创新性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这些思想是先秦诸子学说中未曾提及的。《内经》不单汲取了先秦汉初诸子的哲学思想,而是在此基础上将先秦哲学加以实际应用并再次上升为理论。正因为此,在《内经》的哲学思想影响下能够孕育出历代无数名医。

中国古代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古代医家在研读《内经》之前,已经具备很深的文化底蕴,所以能够参悟《内经》的哲学思维,从而有所创新。当今之世人们追求快节奏的生活,人心浮躁,很难静心去涉猎中华传统文化著作,导致文化素养不高,医科院校尤甚;因此研读《内经》难以领悟其中的哲学思想,所以难以有所创新。反观我们现在的中医人才培养和中医教育带有极强的专业性,甚至职业性的特点,这迎合了一些人的功利主义的近视观点,但培养出的人才质量不尽如人意,这种现象已引起中医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如何发挥《内经》的哲学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呢?

笔者从事《内经》教学5年余,一方面运用对立统一、矛盾转化等现代哲学语言阐述阴阳这一基本的中医概念,帮助学生树立起中医哲学思辨的基本框架,引导学生探讨其它中医哲学概念,而不是停留于逐字逐句解释原文,例如,在《内经》中,阴阳更讲究相对的对立,如男和女、背和腹,讲究对立中的“和”;矛盾讲究是斗争性,在矛盾中发展,矛盾的双方更具有相对性,矛、盾的属性是不确定的,矛可以是盾,盾可以是矛;所以阴阳是较具体属性的矛盾,阴阳更讲究“和”,矛盾侧重斗争的无限性。另一方面在讲授《内经》理论的同时,将前期研究所得的《内经》治则治法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以授课的形式剖析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从机械记忆变成理解记忆,并能总结整理出中医的治病、防病原则,用哲学原理去驾驭医学知识。笔者深深感触到加强《内经》教学中的哲学内容,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内经》的理解,同时也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愈来愈多的人也同样认识到《内经》等中医经典课程在中医教育中的重要性。

《内经》作为中医的四大经典之一,其价值不仅在于其系统地建立了中医的理论体系,而且作为一部应用哲学的著作能不断启迪后世医家推陈出新,这也是后人推崇《内经》的一个原因;后者恰恰未被目前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总之,系统研究《内经》哲学,并将其成果传授给学生,增强学生的哲学素养,对于中医人才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冯文林伍海涛罗国东单位: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普陀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