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国哲学史教程革新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关于恻隐之心,孟子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朱熹解释道:“言乍见之时,便有此心,随见而发”,谢良佐则解释道:“非思而得,非勉而中,天理之自然也。”按照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观点,孟子的恻隐之心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心理上的移情能力或共情能力,也可以称为“移情心”或“同理心”(empathy)。移情心事物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指对他人的痛苦不由自主的、感同身受的情感反应;一种则指能够站在他人立场上设身处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孟子的恻隐之心显然是指前者。而不由自主的情感反应虽然可能成为价值判断的心理基础,但自身并不是价值判断,如果我们一味停留在旧的哲学范畴上,完全不了解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就可能混淆心理情感态度与价值判断或价值原则之间的区别,从而难以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孟子的学说,也难以发现孟子学说的真正价值。再以王阳明的心学为例。王阳明曾说:“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
以往中国哲学的注释家们常常将这里所说的“一体”看作是一种形而上的本体,然而,这样的解释不仅费解,而且有可能曲解了王阳明本来的意思。但如果我们了解当代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我们就会发现,王阳明所说的这段话完全可以通过心理学的移情概念加以解释。上文中,王阳明所说的“仁”实际上指的是怵惕恻隐之心,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移情心。当道德主体看到孺子落井、鸟兽哀鸣觳觫,甚至看到草木摧折、瓦石毁坏,都会产生一种不由自主的移情反应,就仿佛自己也遭受了同样的痛苦、受到了同样的摧折或毁坏一般,就仿佛自己的仁心“与鸟兽而为一体也”、“与草木而为一体也”、甚至“与瓦石而为一体也”。这里无需任何神秘的形而上的假设,根据当代心理学的知识,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解释王阳明的论述。事实上,每一位有过移情体验的人也都能够明白王阳明所说的意思。这样的解释,比起传统的形而上的解释,似乎更符合王阳明的原意。以这样的理解去解释王阳明的心学和伦理思想似乎也更为合理。
另一类有可能导致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知识更新是西方哲学知识的更新。许多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学者常说,研究中国哲学有多深往往取决于研究者对西方哲学的理解有多深。蒙培元先生在回忆他读研究生的经历时曾提到,冯友兰先生特别强调要“打基础”,而选修西方哲学课程则是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上面的说法和冯先生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比如,王阳明的心学主张“心即理”,主张道德知识是先天的,人们往往因此而断言王阳明的心学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学说。然而,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西方哲学中关于“先天知识”的相关思想或定义,就会发现主张先天知识的存在并不等于主张主观唯心主义。按照西方学者关于先天知识的定义,“一种知识是先天的,当且仅当它的证明条件是先天的,也就是说,它并不依赖于感觉经验的证据”。换言之,任何无法通过经验归纳得到证明的知识都是先天知识。如此,数学知识就是先天的,因为数学知识通常是普遍有效的,这种普遍有效性无法得到经验归纳的证明。按照罗素、斯洛特等西方哲学家的看法,伦理学的知识也是先天的,如“虐待儿童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这种知识是普遍有效的并且无法通过经验归纳得到证明。按照西方哲学家关于先天知识的上述解释,再来考察王阳明的“心即理”,我们会发现他的“心即理”的命题实际上是主张德性之知是先天的,而他主张德性之知先天性的意思其实就是强调德性之知不可能来自见闻之知,比如,孝亲的德性之知就不可能来自关于父母的见闻之知。所以他说:“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良知之外,别无知矣。”
按照上面西方哲学家对先天知识的定义,先天知识的意思仅仅是无法得到经验归纳证明的知识,这一定义并没有说先天知识完全和经验知识无关,或先天知识中不包含任何经验的内容。王阳明的“心即理”强调德性之知的先天性,强调德性之知不可能来自见闻之知,但他并没有断言德性之知是心中固有的、与生俱来的(尽管作为认识德性之知能力的良知是与生俱来的),他曾说过:“德不可以徒明也。”道德主体必须要置身于父兄夫妇君臣朋友的关系之中,和他们接触,才有可能获得德性之知。故,德性之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因此,我们无法仅从王阳明主张“心即理”的这一事实就断言他主张主观唯心主义。王阳明确实也说过“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吾心之处事物,纯乎理而无人伪之杂,谓之善,非在事物有定所之可求也。处物为义,是吾心之得其宜也,义非在外可袭而取也”。但他这里所说的“物”(包括“事”)实际上是指事亲、事君、仁民爱物等德性之理。他曾说:“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因此,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实际上说的是“心外无理”,这里的“理”即德性之知的理。因此,如果“心即理”能够成立,如果“心即理”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等命题也不能说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以上分析说明,西方哲学知识的更新往往能够带来研究视角或研究方法的更新,从而促进对中国哲学经典文献解读的更新以及教学内容的更新,这种更新往往会颠覆以往传统的说法,因此,对于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至关重要。知识更新对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作用并不是任意的,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是可以任意解释和改变的。知识更新以及由此而来的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必须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传统哲学本来的面貌,必须能够更好地发掘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价值,必须依据而不是脱离中国传统哲学的经典文献,且必须言而有据、论证有理,这是我们在运用新知识或西方哲学相关概念或思想解释中国哲学时必须加以注意的。
作者:邵显侠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