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养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也面临巨大挑战,加强大学生“国家意识”教育对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全面重视国家意识教育,抓好课堂育人主渠道,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占领网络育人主阵地,让国家意识扎根于大学生的头脑。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国家的发展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学生对“国家”的认识也进入一个新的层次,一方面他们能够深刻感悟到国家发展所带来的福利,国力强大所带来的自信,对国家产生深刻认同和认知,另一方面他们当中也仍存在诋毁国家形象、混淆国家历史等现象。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这就是“国家意识”,更具体一点,即社会个体基于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而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也面临巨大挑战和挫折,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其“国家意识”教育对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国家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1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2018年5月2日,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每一个青年都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广大青年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青年是实现国家复兴的生力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尤其是拥有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青年大学生,更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强大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备过去难以想象的良好条件,但同时也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极其需要一批拥护国家、心怀人民的青年大学生置身于国家建设和党的伟大事业之中,否则国家发展就将失去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源泉。
1.2顺应新时代国际形势的需要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世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必须深刻了解认识自己的国家、民族,准确把握整个国家的现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好地向全球分享我们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新时代背景下,西方国家仍在试图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对我国的渗透与瓦解,大学生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对象。一部分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大学生在受到西方势力分化和蛊惑后,行为极易产生偏离,故意散布不良言论,甚至制造不良事端,引起社会混乱,破坏社会稳定、民族团结。顺应新时代国际形势的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教育,让大学生面对境内外不良思想的侵扰时能够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发出正义之声,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极其必要。
1.3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成就自我的需要“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尚未完成,心理也尚未成熟,用正确的思想引领未来的道路尤显重要。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国家的发展需要大学生们贡献力量,然而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也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加强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教育,让他们树立为国奉献的远大理想目标,正确认识新时代所赋予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才能在新时展的浪潮中收获自己美好的人生。
1.4应对网络时代挑战的需要2018年1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截至2017年12月,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73.0%,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0%。目前,大学生群体是网络的主体。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中,以自己为中心,与周围朋友、同学、老师等交流减少,也不关心时事政治、国家大事,在没有足够引导的情况下,对国家的认可度、接受度自然不会提升,原有的不稳定的国家意识也将逐步被淡化。同时,网络提供了海量信息,但也隐藏着许多良莠不齐的内容。大学生是非辨别能力较弱,个性易冲动,当在网络上接收到一些有损国家形象和利益的言论出现时,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极易受到影响,故加强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养极其必要。
2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养途径
2.1全面重视国家意识教育全面充分认识到国家意识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对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首先,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大学生国家意识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们要学习及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主动认识到国家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国家观念和认知对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发自内心认可自己的国家,将其身上所有具有的国家情怀传递给大学生们。此外,社会支持不可缺。整个社会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国家意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爱国主义精神,营造浓重的爱国风气,实现全民对国家的价值认同。
2.2抓好课堂育人主渠道从“课堂”育人层面出发,培养大学生国家意识。(1)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思想理论课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的渗透,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要将中国近现代史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让大学生们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国家,热爱、尊重自己的国家。另一方面,思想理论课要及时讲解世界及我国当下的新形势和新变化,科学把握我国当展的需要,让大学生们了解一个动态化的中国,一个与时俱进的中国,并以国为荣。(2)借助人文素质课。立足学校特色,开发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史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国防安全教育等人文素质专题课程,加深对国家的理解和认同,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3)抓好专业课教育。立足学科优势,挖掘优势资源,比如介绍学科发展史时着重讲述国家在其中所做贡献,目前所存在的优势及不足等,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科学分析,理智思考,而非简单的就专业课讲专业,将国家意识教育融于课堂教学当中,让专业课也具有家国情怀,培养大学生作为国家主人翁的担当责任意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思政理论课、人文素质课或是专业教育课,教学过程中课应满足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情感需求,选取符合新时代大学生话语体系的教学内容,采用新时代大学生们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将抽象化、理论化的国家意识教育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大众化,这样才能被他们所理解并发自内心地接受。
2.3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育人环境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多深入现实社会,更直观了解自己的国家:一方面,强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比如社会调查、“三下乡”等,通过实际体验认识真实社会,了解当前国情,培养社会责任感,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参观考察红色旅游景点,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带领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国史国情,提高对国家的认同和尊重;重视国家重要纪念日、中国传统节日,比如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端午、中秋等,组织祭奠敬仰活动,提升对国家的情感体验。同时,将国家意识教育融入党团建设,依托班会、团会、团课党课等,开展国情国史教育、时政新闻讨论等活动,促进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另一方面,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借助物质环境即校园基础设施,包括绿化设施、校园办公设施、校园教学设施、校园生活设施等,利用好教室、办公室、餐厅、宿舍、宣传栏、广播站等场所设施直观展示国家形象,让“国家”无处不在,让“国家”入脑入心。
2.4占领网络育人主阵地“谁占据了网络制高点,谁就有了网络话语权”,培养大学生国家意识,高校应占领网络主阵地。首先,优化网络平台内容。创建校级主题网站,用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国家意识方面的宣传,通过网站内容建设引起大学生思想共鸣。改变以往枯燥单一宣传方式,构建鲜明主题,采用贴近学生的“网言网语”传播主流政治意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积极传递正能量,树立国家光辉伟大形象。为大学生建立一个公开发言平台,倾听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指定专人为大学生解疑答惑,实现网站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同时,网站及时将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在课堂上再做深入解读和分析,实现线上线下沟通,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次,运用大数据思维。以往辛勤的思政工作者们常通过问卷调查、谈话谈心、观察打探等方式了解大学生们的国家意识情况,这样得到的信息往往比较片面和滞后,效率也不高,但是运用大数据思维就让这一切变得不一样了。建立智慧校园,收集大学生在各类信息资源平台、互联网终端留下的关于“国家”的客观行为痕迹,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提炼、处理信息数据,从中挖掘有效信息,客观全面了解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并针对不同群体和个体,提供精细化和个性化“国家意识”教育方案。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收集数据,观测大学生们思想动态,快速反映、及时疏导、有效预防,动静结合,对大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为大学生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当涉及与国家有关的社会价值观念出现偏差时,要及时采用技术手段进行制止,削减不良社会影响,引导大学生理性分析和看待,维护国家利益和良好形象。“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国家意识,让他们深刻认识、认同、理解自己的国家,增强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是一件富有价值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讲话[N].新华社.2018-5-2.
[2]张健敏.当下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十谈》编写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刘智利.新媒体时代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实路径[J].理论学习,2016(11).
作者:彭婷1,彭辉2 单位:1.湖南警察学院,2.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