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新模式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分析了高校经典阅读推广的主要模式:基于各种图书榜单的推荐、利用名人效应的推广以及时机性的推广;介绍了《朗读者》栏目的特色和创新:契合时代主题,打造了一档成功的文化类节目,巧妙运用文化+情感的方式,激发阅读的积极意愿,唤醒并满足人们深层次的文化与精神需求;从拓展新的荐书方式、扩展新的阅读方式、设立专门的经典图书阅览室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借鉴《朗读者》提升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新模式;《朗读者》
开展全民阅读是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和推动全民阅读连续被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等多个重要文件,推进全民阅读工作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结合自身馆藏及服务特色,举办多样化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是实现新时期价值使命的有效形式。
一、经典阅读推广的现状
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都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常见模式:1.基于各种图书榜单的推荐。“xxxx年xx大学借阅榜Top100”“人生/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100教授推荐书目”等,此类榜单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是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最常用的方式。2.利用名人效应的经典阅读推广。在1923年,胡适和梁启超首开先河,利用他们的知名度为大学生开出了书目。时至今日,随着科技的发展,名人效应更是成倍增长。很多高校图书馆邀请知名作家或学者到校演讲、讲座,利用他们的名人效应推广经典作品。3.时机性的经典阅读推广。以“世界读书日”或“书香校园”“读书节”一类的活动为契机,图书馆联合学校院系或学生社团,周期性地在校园里大力营造经典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热情。各种推广方式的实施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说,经典图书的阅读量并没有太大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很多经典作品历经了漫长岁月,其内容及语境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很难吸引现在的大多数学生。二是目前绝大多数的阅读推广方式属于居高临下的说教式,缺乏对学生们的吸引力。经典作品通常需要学生耗费心力去理解和消化,让学生对它们望而却步、敬而远之。两者之间逐渐拉大的距离也就成为经典作品与大学生读者之间的巨大障碍。如何拉近距离,跨越障碍,让学生真正接受并喜爱经典作品呢?这个困扰广大阅读推广人的难题,不经意间被一档名为《朗读者》的电视栏目给解开了。
二、公众阅读推广——《朗读者》栏目的特色与创新
2017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朗读者》栏目。该栏目借助新媒体,以经典传播为内容,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呈现出的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是该公众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显著的特色和创新。
(一)契合时代主题,打造了一档成功的文化类节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谈到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他说:“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朗读者》的成功源自其与“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高度契合。节目传达的是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书香文化。嘉宾们选取经典的文本,通过朗读的形式传递情感,传承文化,坚定了文化自信;激发了观众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加深了观众对于本民族悠久文化的认知;从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信,实现了文化传承。[1]
(二)巧妙运用文化+情感的方式,激发了阅读的积极意愿节目以“朗读打动人心”为口号,把朗读者的情感、写作者的思想和观众的理解统一起来,实现了经典文字传播的最大化,为观众生动呈现了亲情、友情、爱情等多重情感。一段段美好的真情不仅感动了现场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更在整个社会传递了真善美,传播了正能量。情感是维系作品和朗读者之间的纽带。每一位朗读者的精彩人生在经典的文学作品、电影对白甚至私人信件等文字形式里,通过朗读者的抑扬顿挫和精美舞台的视觉效果被完美地呈现出来。每期节目围绕一个主题词展开设计:遇见、陪伴、选择、礼物等。每一个主题都满含情感,充满了人文情怀。观众感受到的都是人间温情与文字之美,阅读热情得到极大的激发。节目激活了广大读者的阅读意愿,带动了多地书店相关书籍销量的提升。不断攀升的图书销量反映出节目成功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功能。[2]
(三)唤醒并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文化与精神需求朗读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式,是阅读过程中重要而有效的辅助手段。它可以传递情感、传播思想、弘扬精神。与默读不同,它需要朗读者调动发声器官,更深地沉浸到阅读的文本之中,从而获得更大的参与感。中小学阶段,朗读被广泛使用。但从那以后,绝大多数的读者就“忘记”了这种阅读方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朗读者》采用现场朗读的形式,让朗读者和观众体验到了强烈的参与感,触动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激活了消失已久的记忆;也激起了人们心底对经典文字的渴望。节目的热度也波及了线下设立的朗读亭。很多城市的朗读亭外都排起了长队,显示了节目的超凡魅力。《朗读者》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时代文化风景,一个引人深思的文化现象。它以独特的创意让朗读回归了生活,以情感展现了文学之美,唤醒并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文化与精神需求。
三、《朗读者》对经典阅读推广模式创新的启示
《朗读者》对阅读意愿的激发以及大受欢迎的节目形式为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拓展经典阅读荐书方式推荐书单是经典阅读推广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推什么”以及“怎么推”直接影响推广效果。现在高校图书馆大多数的荐书都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将同类作品“大杂烩”式地推荐给学生,鲜有系统地推荐某一特定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朗读者》的超强影响力让节目拥有了超高的人气。高校图书馆除了“蹭热度”对节目有所呼应以外,还可以做得更多。《朗读者》的成功离不开经典的读本。受节目时长所限,嘉宾们朗读的只是选段,这就给图书推荐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嘉宾们朗读的作品大多出自名家,其中不乏像史铁生及贾平凹这样的优秀作家。史铁生是一位几乎一生都在与疾病作斗争的作家,勤于思考与写作,在中国当代文学界享有盛誉;贾平凹是当代中国最顶尖的作家之一,几十年笔耕不辍,著作惊人,特别是不同时期的小说风格迥异,有着极大的话题性。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馆藏,为这些优秀作家的作品做专题推荐:陈列他们不同时期的作品及相关的书评;邀请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对作品进行赏析;利用“读书会”等形式组织学生阅读、讨论、交流。与阅读传统的“大杂烩”式的推荐书单相比,对一位作家作品的系统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还有助于未来更深层次的自主阅读,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为了使嘉宾们的名人效应最大化,在他们朗读的文字文本以外,还可以去发掘他们“光环”背后所隐含的阅读价值:久违的配音演员乔榛让我们希望重温他早年的那些经典译制片;航天英雄杨利伟让孩子们对太空、对宇宙的知识充满了好奇;胡德夫弹奏的《匆匆》,一定会勾起我们了解台湾民谣的冲动……,这些潜在的素材无疑又为专题推荐提供了新的主题。
(二)推广“朗读”和“听书”等新的阅读方式“保持安静”是现代图书馆的显著特征,大多数人以为只有默读才是图书馆里唯一正确的阅读方式。当下绝大多数经典阅读推广关注的也只是适合默读的“视觉”阅读,“朗读”和“听书”两种阅读方式被人为地忽视了。朗读是一项基本技能,它的零门槛可以极大地激发读者的参与热情。《朗读者》的大热使得“朗读”重新成为大众的焦点。从本质上来说,“朗读”和图书馆是密不可分的,大受欢迎的朗读亭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或公共图书馆新进设施就是很好的例证。“听书”的作用也不可替代。听书是阅读的基础。与默读相比,它的优点在于简单轻松,更为生动,也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且更能增强对语言文字的记忆。[3]《朗读者》中,我们聆听嘉宾用我们古老而又常新的汉语朗读,那独特的抑扬顿挫的韵律中包含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传递着我们共通的情感,由此产生的强烈共鸣显然是默读无法达到的效果。这两种新颖的阅读方式有助于提升阅读过程的趣味性。因此,在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中,除了致力于为大学生创造最优的阅读空间和阅读氛围以外,还要兼顾读者“朗读”和“听书”方面的需求。朗读空间应当作为未来图书馆空间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借鉴朗读亭的设计,在馆内划分出独立使用的空间,采用隔音材料避免相互干扰,还可配备录音装置使读者可以保留、下载自己的朗读作品;[4]可辟出专门区域增设受大学生欢迎的音频和视频以替换或补充图文为主的图书推荐和导读。
(三)设立专门的经典图书阅览室《朗读者》的成功离不开嘉宾们朗读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绝大部分在高校图书馆里都可以找到,但其中很大一部分的现状是“养在深闺无人识”。经典作品对读者有着很强的“杀伤力”,读者对它们有旺盛的需求。但目前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高校图书馆设立了专门的经典图书阅览室。高校图书馆藏书量巨大,特别是近些年教育部对高校的“评估”工作中有明确的“生均图书”要求,大量新增的图书很难保证图书的高质量,客观上也给学生的选择与查找带来了困扰。《朗读者》的成功让经典阅览室的设立显得更加有意义。图书馆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馆员并聘请本校教授组成专门团队,负责经典图书的筛选,增设专门的经典图书阅览室,有效营造经典阅读的氛围。有条件的图书馆还能以借经典著作为中心,开展一系列多样化的阅读服务活动,彰显学校对经典阅读的重视,引领校园文化的发展并促进校园核心文化的建设。
四、结语
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之下,《朗读者》作为央视平台推出的公众经典阅读栏目,良好的社会反响有力营造了崇尚经典、热爱经典的阅读氛围。节目的成功为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服务的变革创新提供了启示。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常态化活动,经典阅读推广可以借鉴《朗读者》的成功经验,融合自身特色资源与服务,以丰富新颖的活动形式,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刘兰.从《朗读者》看电视文化类节目的价值体现和意义[J].电视研究,2017(9).
[2]杨晶.《朗读者》: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4).
[3]王露莎.朗读类综艺节目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7(7).
[4]王铮.润物有声: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声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图书馆论坛,2017(10).
作者:刘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