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心理学在音乐教课中的价值体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授人以渔——审美
艺术教育的教材,其中包括高、初中音乐教材,都是从现实精神世界和古今中外文化史上挑选的珍贵作品,并适合青少年的审美的愉悦情感,从而使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积极地接受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感,升华他们的思想。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审美特点由以下三点构成:(1)建设听觉审美对象;(2)充分实现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审美过程;(3)深化审美主题的情感体验。因此,这三者的特点在具体教学操作过程中就要求中学音乐教师应以强烈的艺术教育的责任感,在有限的课时内,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并发展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在成功地进行审美熏陶的同时,进而使音乐教育、使美育产生促德、益智、健体的积极影响。《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的旋律可以使人的联想无限延展,音乐课的美育过程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教学过程中应起充分发挥学生的感性直觉作用,使学生确实感受到教育内容中实际的美好音响,并且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使之与教材内容产生尽可能强烈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应形成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有可能更完整、更深刻地感和审美对象。
2.1中学生音乐认识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曾做过音乐风格敏感性发展的试验。他选择巴德克,古典浪漫和现代四个时期各两位作曲家的作品,然后任意组合其中的两个片断,让被试者判断是否出自同一作品,目的是测验不同年龄的被试对象对音乐风格整体的模糊认识水平。结果表明,在三个组中,11~14岁组和18~19岁组两个年龄组的成绩显著优于6~8岁组。三个组做出反应的言语符号不同,6~8岁被试者多用非音乐的比喻(如“像马在跑”),11~14岁被试者常用音乐本身的特征作出反应(如说明乐器的种类),18~19岁被试者则用更为抽象的音乐术语(如巴罗克、爵士乐等)。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故他们对于音乐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常常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左右。如对于音乐美的认识,他们衡量的标准多与主观的好恶联系。他们简单的以为好听就是美,否则就不认为美。什么样的歌是好歌,许多学生不十分清楚。在选秀、R&B等潮流的迅猛冲击下,很多学生对日韩歌曲、嘻哈音乐津津乐道,甚至要求教师在音乐课上也欣赏这一类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学生对音乐发展的了解和认识的片面性。
2.2中学生音乐的个性心理发展。个性心理发展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个性的倾向性,包括兴趣、动机、理想、品质、自我意识、世界观等;另一部分是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中学生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音乐兴趣的不稳定性。(2)音乐能力的差异性。(3)自我意识的表现。
3、结语
文艺活动作为一种专门的审美活动,曾被称为“心灵的体操”,而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学则是“体操”的具体编排师,仔细揣摩学生的个性心理,对适应新课程改革有很大的作用。中学生普遍喜欢唱歌,但初中阶段由于进入变声期,许多学生的歌声就不如童声甜美,明亮。特别是变声期中的男生,音高不准,音色浑浊,个别学生声带损伤,声音沙哑。当他们听到别人悦耳的歌声时,不免产生焦虑,自卑的情绪。在课堂上,他们不大愿意唱,或宁愿和大家一起唱,以免显露自己的不足。这种心理特点,应该得到教师的理解和保护。
综上所述,本着中学音乐教学法的教学目的,其中贯穿美学及心理学的思想。毕竟初中学生在认识理论上的不足,教师在教学中将本着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原则,将美学作为熏陶、将心理学研究作为开发,沿着掌握学生个性心理→施以美学教育→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原则,真正在音乐教学中做到美学及心理学的渗透,即润物细无声。审美方式的培养,即授人以渔。
作者:陈小青单位:重庆复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