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建设的思考范文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建设的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建设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建设的思考

摘要: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良好,后发优势明显,随着国家精准脱贫攻坚战步伐的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迅速提升,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认同感提升,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以滇西中缅边境翁丁佤族原始部落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翁丁村;旅游开发;措施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家精准脱贫攻坚战步伐的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也在迅速提升,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认同感提升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1]。云南省属于边疆少数民族省份,风光秀丽,民俗风情独特,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随着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步伐的加快,位于边缘地域的翁丁佤族原始部落村(简称翁丁村)的旅游开发,也呈现出发展生机。

1翁丁村自然状况

翁丁村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勐角乡,海拔1500米,由横断山脉和怒江、澜沧江共同封闭隔绝所形成的“世外桃源”。该村至今有近400年历史,全村居民均为直过民族——佤族,村寨至今保留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原始宗教、生产生活习俗等文化传统和建筑设施[2]。村寨风光秀美、民风独特,具有天然的旅游资源禀赋,是镶嵌在中缅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璀璨明珠,是中华少数民族文化珍贵遗产中的瑰宝。

2翁丁村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翁丁村旅游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已经具备了初级发展规模,当地主管部门要统筹发展、合理规划,在开发旅游资源、传承传统文化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只有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促进翁丁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2.1战略优势翁丁村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社会”,是中缅边境的“秘境”,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第一,自然资源丰富。气候资源。翁丁村距离临沧230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7.4℃。动植物资源。翁丁村气候属于立体气候,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植物有董棕、桫椤、石斛、野琵琶等;动物有马鹿、豹子、山驴、麂子、野猪等。天然景观。翁丁村地质属于侏罗纪红色砂岩构成的丹霞地貌,独特的丹霞地貌把山、水、林融为一体,形成了奇山、秀水、翠林的壮丽自然景观[3]。第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佤族在长期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佤族节日多(如贡象节、护寨节、把牙节等),祭祀多(拉木鼓等),节日和祭祀均以歌舞(如甩发舞、刀舞、芦笙舞、鼓舞等)的形式表现和传承,走进翁丁村仿佛是进入了歌的世界、舞的海洋。同时,翁丁村保存的历史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样,如抢牛肉、拔桩(摔跤)、登斗(打秋千)等等,具有浓厚的佤族文化传统色彩。第三,民风淳朴。翁丁村佤族人民勤劳、勇敢、淳朴、性格豪放,在与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始终保持友好、热情、团结、和睦的关系,深得外界赞誉。到翁丁村旅游,村民为游客免费品尝自制米酒、烤制古树茶、鸡肉烂饭、烤乳猪、烤野菌、猪肠汤等,充分反映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第四,政策引领。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云南省、临沧市已把旅游产业作为精准脱贫支柱产业来培育,促进旅游产业从“经济产业型”到“支柱产业型”的升级转变[4]。翁丁村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通过政府引领,在旅游发展中注入了鲜活动力。

2.2面临的挑战翁丁村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诸多短板问题,制约了翁丁村旅游的健康发展。第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临沧市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州市,贫困面大,全市8县(区)中有7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其中耿马县是全国级贫困县,勐角乡是耿马县的九个乡(镇)之一,翁丁村位于勐角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设施落后,阻碍了翁丁村旅游发展。目前,翁丁村缺乏旅游配套设施,游客只能依靠租车往返景点、自带食品充饥、买不到特色产品,降低了游客的旅游质量。第二,佤族文化打造不足。翁丁村佤族虽然遗留有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发育程度不高、内部阶级分化不明显、原始社会解体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痕迹[5],但由于经济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制约,佤族文化元素打磨不够,景点过于粗糙,如村寨图腾文化、佤族竹文化、佤族茶文化、佤族传统体育、民间文化、生活习俗等,整理不够具体,不成规模,处于碎片、分散、遗失状态,特点不鲜明,内涵不丰富。第三,移居“佤山幸福工程”跟进措施有待加强。为了实现佤族人民的脱贫致富,加强边疆安定团结,增强民族认同感,临沧市实施了“佤山幸福工程”,重新选址新建村寨,新居的建成大大提高了佤族人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村民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但由于综合原因,村民搬迁新居的热情不高,搬迁不彻底,一部分村民仍选择留在原始村寨,留守在村寨的村民均为年纪较大者,农业生产能力较弱,只能依靠摄取村寨周围的自然资源来维系生活。由于新居的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入住新居的村民也常常回到村寨砍伐树、竹子,甚至拆掉原来的住所取材来满足新居生活所需。可见,“佤山幸福工程”惠民措施的跟进不及时,村寨管理不到位,在破坏植被、村寨文化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衰减了旅游的价值,降低了游客旅行的神秘感、快乐感,严重影响了翁丁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第四,卫生问题突出。由于投入不足,监管不力,卫生问题突出。一是厕所数量严重不足。村寨只有一个厕所,远远不能满足村民使用,大多数村民如厕,仍以自主、分散式为主。二是卫生管理不到位。翁丁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分散养殖畜禽较多,疏于管理,垃圾、粪便遍地。加之生活设施落后,卫生习惯缺失,村民将生活废水、畜禽排泄物露天排放,污染了天然水源和环境。三是个人卫生意识不强。翁丁村至今保留人畜(禽)共室习俗,主人住在由竹板、茅草简易搭建的“人字形”二层阁楼上面,下面养猪、牛、鸡、鸭、鹅,阁楼内潮湿昏暗,气味难闻,使许多原本存有参观民居想法的游客避而远之。四是缺乏对游客行为的监督和教育机制[6]。部分游客的素质不够高,将垃圾随意丢放,加重了环境污染。第五,安全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火灾隐患。村寨民居以竹草房为主,连片聚住,村民在楼阁内生火、做饭、吸烟,极易发生火灾。加上村寨道路极其狭窄,不利于消防。二是食品安全隐患。当地虽然安装了自来水,但部分村民仍然习惯饮用山泉水,存在饮水安全隐患;村民粮仓均设在村外路旁,粮仓为木质结构,极易淋雨受潮,使粮食发霉腐烂变质;村民有采食野外生长蕈类习惯,时有误食毒蕈致人死亡、中毒事件发生;个别村民出售自制食品,如茶叶、水果制品、饮料等,无卫生安全保障。三是治安隐患。由于语言障碍,加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取向不同,游客和村民一旦发生误解产生矛盾,无执法人员调解或处理。四是缺乏对其他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急措施。当地常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冰雹等自然灾害,同时,也存在蛇毒、虫咬、狗咬、摔伤、突发疾病等意外突发事件,相应的应急措施和处理场所缺失。第六,专业旅游人员不足。翁丁村寨旅游严重缺乏懂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人才和乐于奉献的服务管理人员。目前,到翁丁村旅游的游客,无专业旅游人员进行讲解,游客只能自我观赏、自我理解,游客对村寨文化的认识只能一知半解,游客旅游的价值不高。

3优化措施

翁丁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奇特性、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优势,发展潜力较大,但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能永续利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3.1多措并举,破解资金短板问题困扰翁丁村旅游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缺少资金,解决资金缺少问题才能保障其健康、持续发展。资金可通过地方政府部门政策倾斜、社会支持和帮助、翁丁村每年的旅游收入等途径多方筹资,广辟财源,逐步解决资金缺少的困扰。

3.2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翁丁村急需解决如下基础设施。铺设水泥路。铺设由翁丁村寨门到南立线的水泥路段,解决路面等级低、弯多、路窄的问题,并做好路基的保护。铺设村内各小路,如铺设人头桩、观景台、公墓等景点的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拓宽路面。架设照明设备。需要在通往县城的道路、村寨道路两旁架设太阳能照明设备,并保证每家每户能够实现通电,提高村民幸福指数。建设综合管理办公楼。旅游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要投入资金完善食、住、行、购、娱等配套设施。对反映民族元素的成分和标识,进行人工雕琢和设计。通过完善的配套设施,延长旅游收益链条,提升游客的新奇感、舒适感和幸福感。

3.3挖掘佤族文化资源,创建民族文化品牌翁丁村佤族是生活在中缅边境古老的直过民族之一,传统文化丰富多样,但由于缺少文字和传承人,许多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走向消亡。当地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要对翁丁村佤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收集、整理,详细记录,并建立保护制度,避免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掠夺性开发及盲目性开发。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形成高质量、高吸引力、特色鲜明的佤乡名牌精品,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和数量,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满足游客对佤族文化旅游的需求。

3.4增强安全卫生意识,建立风险防控体制建立安全卫生风险防控措施,是保护翁丁村民生之本,是保障佤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之策。安全方面。一是培训并建立村民安全防范巡查小组,定时巡查食源、水源、电源、火源等安全情况;二是定期开展饮水、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讲座,加大村民安全意识;三是加大村民出售自制食品监管力度,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四是建立解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卫生方面。一是根据村民和游客数量,在合适的地点增建厕所,并加强宣传教育,要求村民在固定地点如厕;二是增设垃圾存放点,引导村民将生活垃圾投放到固定地点,并派专人管理、清运;三是由当地主管部门牵头,修建地下排水通道、深水井等设施,将生活污水引排到固定场所处理,也可进一步推广沼气利用技术。

3.5推进“佤山幸福工程”搬迁的后续工作当地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佤山幸福工程”搬迁收尾工作,完善配套设施,做到“村民无小事,事事是民心”,让搬进新居的村民无后顾之忧。

3.6提高服务意识,培训专业管理和服务人员翁丁村要在旅游业做优、做出特色,必须建立一只专业性强、素质高的管理人员队伍,可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促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旅游人才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全面提高旅游人才队伍的服务水平,为促进翁丁村旅游业良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结束语

翁丁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树立长远发展精神,以保护生态理念为指导,制定完善的开发和管理文化资源政策法规,坚持发展旅游与扶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帮助翁丁村村民脱贫致富,实现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文明、和谐、稳定、富强、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娜.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传统文化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临沧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临沧旅游文化(上册)[Z].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

[3]李国明.沧源翁丁佤族社会调查[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

[4]张明磊.近十年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

[5]赵泽洪.牛、猎头与木鼓——关于佤族的牛崇拜、头颅崇拜和生殖崇拜[A].那金华.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6]邱正英.云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4(2):47.

作者:安楠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