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信息化时代汉语教学人才的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互联网+”全民信息化时代描述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汉语教学人才培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支撑与民心相通基础工程,现实意义十分重大。“互联网+”全民信息化时代为破解当前汉语教学人才严重短缺与人才培养无力供给困境提供了新的可行路径,即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教师汉语学习共同体,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系统建立东南亚汉语教育人才库,通过“互联网+”红利实现汉语教学人才个性化培养,通过“互联网+”促进本土化培养与跨境培养密切结合,通过“互联网+”把语言教学和才艺教学结合起来,打破地域限制、提升培养质量、统筹汉语教学人才资源,促使汉语教学人才培养变革,从根源上解决汉语教学人才培养困境。
【关键词】“互联网+”;全民信息化时代;汉语教学人才培养
一、把握“互联网+”全民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特征与机遇
“互联网+”全民信息化时代是指什么呢?目前,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深入家庭、学校、社会,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特征就是以信息技术应用,包括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带来新的产业革命和教育变革。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备和普及使用,互联网创新爆发式增长,从各方面渗入我们的生活,比如“互联网+”传统银行式支付宝、“互联网+”传统交通式打车软件、“互联网+”传统新闻式新媒体等。“互联网+”不只是促使信息化的再次加速,更是推动整个社会信息化,便全民信息化时代到来。为什么是全民信息化呢?因为它已大面积达到所有人群,能够使所有人受益;获取知识的成本从来没有这么低过,人人都可以从各种平面媒体、立体媒体、交互媒体获取各种信息;传播手段从来没有这么丰富过。它不是简单信息化时代,而是传播手段先进、丰富且影响绝大多数人的信息化时代。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全民信息化时代,它带动新的产业革命,当然会对人才培养产生重要影响。“互联网+”全民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教育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互联网+”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课程、教师培训和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比如大数据技术为精准教学提供了可能,大数据技术追踪学生的学习表现并提供数据决策支持,以便“将科学放在学生和教师的手中”,并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再比如互联互通的云服务体系,让教育实现零距离。新东方副总裁徐健在“2017中国互联网教育论坛”上总结了“互联网+”时代教育将发生的三个变革:第一个层面是通过大数据的积累和后台的算法使得教育产品、老师和学生有效匹配;第二个层面是人工智能的自动化服务,意味着简单的知识传递和教学管理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第三个层面是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互联网+”时代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国际汉语教学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这一时代背景。
二、汉语教学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与困境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贡献了解决当前全球经济问题的中国方案,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现在“一带一路”倡议已进入建设阶段,[!]成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点工程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和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包括五个领域———政策沟62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民心相通是保证“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然而“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各异,政治体制多样、地缘政治复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要实现民心相通,必须通过教育。与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不但是民心相通的基础,还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2016年教育部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其中明确了“一带一路”建设必须促进沿线国家语言互通。语言作为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意义重大,大数据表明,语言类人才分列国内媒体和网民关注度排名第一位、沿线国家媒体和网民关注热度排名第四位。["]网友普遍认为,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支撑,其中语言类人才最受国内媒体和网民关注。[#]随着“汉语热”持续升温,世界各地对汉语教学人才的需求巨大。据统计,现在世界上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100个国家超过2500所大学在教授中文,[$]但汉语教学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海外汉语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学志愿者队伍建设,全力满足沿线国家汉语学习需求。[%]东南亚地区的汉语教学人才培养格外值得重视,因为东南亚地区是华人华侨主要聚居地,其华人华侨占世界海外华人华侨总数的80%以上,东南亚地区也是世界上开展华文教育最早且华文教育体系最完善的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东南亚各国政府普遍主动促进汉语教学,有的还把汉语学习纳入国家教育战略。尽管东南亚地区汉语热持续升温,但整体而言,汉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合格汉语教师严重缺乏成为最大的困境之一。一是汉语教学师资数量严重匮乏,出现了汉语教师队伍老龄化、汉语人才断层问题。尽管中国国家汉办派遣的汉语教学志愿者成为东南亚汉语教学的主要力量,但仍无法解决当地汉语教师严重短缺的状况。二是东南亚本土汉语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东南亚地区现有的本土汉语教师大部分毕业于中文专业,很多教师没有经过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等课程专业培训,汉语及语言学知识缺乏、教学能力与经验缺乏、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缺乏,很多临时聘任的汉语教师缺乏基本教学技能,教师教学水平亟待提高。三是国内汉语教育专业步履维艰。为提高中国汉语国际推广能力,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出台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培养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存在诸多难题,由于学习者来自不同的母语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层次,两年学制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获得的知识远远不够,应以应用型和实践性培养为重点。国内部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不甚明确,缺少实践和双语教学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尚处于摸索过程中。此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总体就业情况不够理想,部分院校对专业能否持续办下去缺乏信心。2010年开始招生的清华大学和中南大学2016年停止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生,2017年新增的天津大学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生的名额仅有几人。在这样一种供需极度不平衡、汉语教学人才培养十分不充分的困境下,主动把“一带一路”汉语人才培养置于“互联网+”全民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中,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汉语教学人才培养,是破解当前困境的可行路径。
三、“互联网+”全民信息化时代国际汉语教学人才创新培养的路径
(一)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教师汉语学习共同体通过“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促使传统汉语教学变革和汉语师资培养质量提升。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组成的团体,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学生同时在一个教室中参与教学活动,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学习共同体,比如一个学习小组、一个班级。而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学习共同体必须经过有意识的设计才能形成。[&]建立国内外教师汉语学习共同体的可行性措施有:通过网络教育,推进智慧学习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汉语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相互支持;推动正规大学与开放大学培养汉语教学人才改革;加强网络教育的质量保障。
(二)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系统建立东南亚汉语教育人才库通过“互联网+”平台,打破国家、地域限制,建立东南亚汉语教学系统人才库,为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各类人才提供交流的平台,定时各种求职、招聘信息,为广大华文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东南亚汉语教育人才库一方面可以统筹整个地区的汉语教育人才,充分利用和共享汉语教育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师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信息对称性及专业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同时,该数据库可以为中外管理部门制定华文教师培养规划、培训活动和测评提供参考依据。
(三)通过“互联网+”红利惠及每一个汉语教学师资国际汉语教学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和情境性特点,汉语教学师资培养也存在生源背景和就业背景复杂多样的特点,比如同一个班有的学生汉语言知识不足,有的学生汉语言功底扎实但教学技能不足,有的学生跨文化能力缺乏,有的学生才艺缺乏等。精准教学对汉语教师的培训十分必要,而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无法满足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需求。要做到因材施教,从教师的个性和兴趣出发培养师资,可以通过开发MOOC课程与平台、网络一对一教学平台等“互联网+”渠道来实现。此外,汉语教师培训要制定长远的规划,要缩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互联网红利惠及每个汉语教学人员。
(四)利用“互联网+”促进本土化培养与跨境培养密切结合通过“互联网+”可以达到人才培养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对接。东南亚各国解决师资短缺的根本途径在于本土汉语师资的培养。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提质最主要的是解决“应用型”和“国际化”人才问题。发展急需的专业领域联合培养学生,推动联盟内或校际间教育资源共享。这些都可以通过发展网络学习空间、支持教学资源共享的途径来获取。
(五)通过“互联网+”把语言教学和才艺教学结合起来汉语国际教育的核心是语言教学,文化传播(包括才艺教学)是次位的内容。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要主次得当,二者兼顾。东南亚不同地区的民众之间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差别较大,我们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要文化自信,但要内外有别。不能文化自大,动辄“大中华如何如何”,动辄“中美两大经济体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不分场合地对中华文化过度宣扬,只能产生负面效果。对外汉语教师授课时,切忌照搬国内“满堂灌”式的应试教育教学方法,要强调课堂的生动性和互动性,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由于语言教学本身比较枯燥,所以课堂管理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非常重要。依据对国内外师生的调查,最受欢迎的中华才艺教学是书法和太极拳、民族音乐和舞蹈、烹饪、剪纸等。把才艺教学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的最佳途径就是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张德鑫先生认为,如果说精通汉语是汉语教师的内功,那么了解乃至熟悉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教学法流派,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具有文化修养并至少熟悉那门外语的所属文化,拥有一定的电脑技能,则是对外汉语教师的外功,只有练就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当一名合格的、称职的乃至出色的对外汉语教师。[’]在“互联网+”的全民信息化时代,特别要加强对对外汉语教师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能的培养,人文素养、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扎实落实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作者:周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