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纪录片镜像中的留守儿童形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纪录片具有承载历史和传播文化的使命,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人们了解现实社会的渠道之一。本文从家庭、自然和社会三个角度来归纳和分析纪录片中的留守儿童形象。在对纪录片中所涉及的留守儿童形象类型进行归类和分析的过程中,以一种文化研究的批判视角对此类纪录片进行思辨。
关键词:留守儿童;纪录片;空镜头;环境
一、家庭环境视角下的多重形象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环境就是社会环境的缩影,是个体最基本的成长环境和社会化的开始。当今社会,有一半的青年出自没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家庭。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倾斜和地域特征使得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一边是沿海城市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大量劳动力需求,而另一边是中西部经济和生活水平的落后。中西部农村的大量劳动力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涌进沿海城市打工谋生,在城乡二元体制的政策背景下,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就产生了。社会题材类的纪录片最可贵的品质就是时代特征。留守儿童题材的纪录片,反映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大发展下的一类群体,呈现了新一代农村儿童的成长环境。纪录片对留守儿童生存状态、家庭环境、性格和心理特征的呈现,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本质显现。特殊的社会和家庭环境造就了特殊存在,这种对留守儿童特殊存在的显现带有明显的文化和社会内涵,这种显现下的留守儿童形象是具体的、可感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性的。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一级层次的需求,并且开始行动寻求满足。边远山区的穷苦农民,通过进城打工满足了自己和下一代的基本生活和安全需求后,开始下一步对社会尊重和社会地位的追求。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知识不足以使自己得到满足之后,便开始将实现更高层次需求的希望寄托在自己下一代的身上。然而,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的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或是传而不通,或是造成孩子的反感。纪录片《归途列车》围绕女孩儿和父母的冲突与隔阂展开。年夜饭上,爸爸妈妈坐在弟弟的两边,对弟弟投以疼爱和期望的眼神。妈妈说:“总之一句话,我希望我张阳(儿子)努力读书”,目光时不时落在弟弟的身上。爸爸在表达自己对姐弟俩的期望时,长镜头落在姐姐的身上,委屈和漠然的表情意味深长。第二年暑假过后,姐姐就不顾父母的反对,退学去了父母所在的城市打工,虽然对打工生活和环境并不满意,但是觉得这样起码自由了,在姐姐心中,自由更重要。一岁开始就跟着奶奶生活,十多年来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姐姐觉得父母从来都不关心自己,这使得姐姐与父母的隔阂越来越深,片子的高潮———姐姐与父亲大打出手,就是与父母冲突的高潮。自此,姐姐离开广州到深圳的酒吧打工,几乎不和父母联系。在留守儿童主题的纪录片中,极少有父母和孩子同框的画面。《村小的孩子》(留守儿童三部曲之一)中,大部分画面呈现了村小孩子们的生活、读书、学校和代课老师的问题。除了过年那几天的团聚画面,其他时候要么单独呈现父母的打工场景,要么单独呈现孩子留守在家的生活。《村小的孩子》结尾部分,在志愿者帮助下,蒋恒蒋鑫兄弟二人与父母视频通话,围成一圈的志愿者们仿佛见证了历史性奇迹。个体最初始的交流活动,一般是发生在家庭中,发生在亲子关系中。而留守在家的儿童们,一般是隔代交流,这种交流由于年龄差距过大,爷爷奶奶受教育水平有限,往往产生巨大的交流障碍。在家庭环境中无法满足基本交流的个体,常常会在与外界更进一步的社会交流中出现问题。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和大多数留守儿童相处最久的却是电视。《村小的孩子》中有一个镜头是,蒋晓锋的奶奶到学校跟老师说:“我孙子怎么读书越来越笨了?每天回来就是看电视,看电视倒是聪明得很,电视里面要发生什么他都知道,就是读书别说加油,还漏油。”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论述了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儿童受到了大众传媒的影响,电视使得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缺失父母陪伴的大多数留守儿童,把电视当成了自己亲密的“伙伴”,言行间透露着对电视影像中场景语言的模仿。尽管媒介报道中的留守儿童缺乏管教,厌学,成为了人们的刻板印象,但多部纪录片所呈现的个体形象不乏懂事好学的乐观形象。《村小的孩子》中的范魏媛和范魏煜姐弟,面对没有母亲,父亲又因罪入狱的困境,他们反而更加懂事。虽然贫穷,虽然对父亲有抱怨,但是范魏媛渴望读书,也更加疼爱弟弟。由于家里贫困,范魏媛多次假期打工挣学费,最终考上新宁一中却只得无奈选择不要学费的二中。范家姐弟二人的形象和片中大多数顽皮、被爷爷奶奶溺爱的孩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蒋云洁小小年纪,不但对待学习认真,按时完成作业,而且懂得心疼和照顾奶奶,当别的小孩儿拿着零花钱买零食的时候,她说:“钱要留着给奶奶看病。”云洁的懂事颠覆了传统的留守儿童被照顾、被宠爱的形象,反过来形成了对奶奶的守护。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蒋云洁们”“范魏媛们”,成熟懂事,有着乐观积极的心态,他们是在逆境中坚强开放的苔花,即使渺小,也像牡丹一样绽放。
二、自然环境视角下的凝视
相较于城市千篇一律的喧闹和水泥建筑,中国不同的乡土空间有着不同特色的自然景观,生活在乡土空间的人们依靠当地的自然环境谋生。以留守儿童为主题拍摄的纪录片,除了对人文环境的呈现外,在编辑的时候经常会穿插大量的空镜头。空镜头作为一种镜头语言,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纪录片中作为一种符号,充实纪录片的故事结构,调节其叙事的节奏。呈现某种文化环境或人的精神风貌的纪录片,常常穿插空镜头来展现所记录人物或事件所发生的背景,又或者空镜头搭配同期声来展现当地的自然风貌。周浩拍的记录短片《小彪与狗》中,小彪的孤独形象用镜头和对话表现得淋漓尽致。小彪说:“我家的狗只听我一个人的话。我家只有我一个人,狗应该最记得我。”高山和树枝上的鸟,守在家里的小狗,都是对主人公孤独生活的反衬。在与周浩的聊天中,小彪主动聊起自己性格的改变,“以前很活泼,现在变得不爱说话,不会找人倾诉了。”类似的话语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心理。语言是一种表达,而镜头是一种凝视。由于摄影机决定了观众的视角,摄影机的位置对镜头表意有极大的重要性,摄影机不同的方位和移动都可以用来生成不同的内涵。《小彪与狗》中,小彪回到家一个人做饭忙碌身影的俯拍镜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凝视,在观看的过程中,会有种抽离的、远距离的凝视感,又有种窥探的意味。《小彪与狗》这部记录短片的拍摄背后,是一起轰动全国的自杀事件———毕节四名留守儿童集体喝农药自杀。根据互文性理论,观众对留守儿童纪录片的欣赏,无疑是站在众多反映留守儿童问题的新闻文本之上进行的一种观看和审视。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看《小彪与狗》,都能够体会到小彪身上的孤独感,这种感觉甚至会隔着屏幕传到观者的身上。纪录片画面对孤独感的表现往往多采用单一的自然环境符号来体现。描写乡土空间的故事或人们的生活状态的纪录片,除了使用空镜头的方式,对自然环境进行单独呈现,主人公与自然的互动、对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所处状态的呈现亦是不可或缺的。特定的人物状态与特定环境的结合,可以使纪录片向观众传达某种特定类型的情感,使观众对纪录片中的人物经历和传达的情感有所触动,从而达到纪录片的传播效果。《180台DV的故事》是一部特殊的纪录片,是孩子们自己拿着DV拍摄自己的生活,这就把创作权、话语权交到了孩子们的手中,除了客观性之外,孩子们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也得到了更好的表现。片子由几个孩子所拍摄的画面组成,片中李璐起床后把DV架起来自拍自己的生活。他和爸爸生活在一起,从来没有见过妈妈。每周都会自己一个人去河边钓鱼,用DV拍摄河边的风景。镜头中他独自坐在河边,镜头拉开,身后树林倒影的衬托,使李璐的身影显得更加孤单。两年都没有见过父母的曾晓纯,连续四天拍摄的都是水塘的景色。平日,孩子们拍摄的画面单调,素材较少,而过年期间几乎每个孩子手中DV的素材都比往常画面更多更丰富。在《180台DV的故事》这部纪录片中,单一和冗长的水塘、河边的画面等符号,暗示着孩子们的孤单和生活的单调。而过年期间,热闹的画面、丰富的素材则表示孩子们内心的喜悦,主动把团圆的场景记录下来,暗示着他们对与父母相处时间的珍惜。前后两部分的对比,则更加突出了孩子们孤单的形象。
三、社会环境下的多方博弈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博弈。留守儿童是利益诉求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多方都面临着利益选择和利益整合的困难,且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和社会化等方面的问题是原有的户籍问题、农民工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社会和政府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新政策的制定过程是与现实情况和已出台政策相博弈的过程。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鼓励家庭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使得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解决成为了一个漫长和艰难的博弈过程。任何社会问题的形成和解决,都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冲击和协调。蒋能杰在拍完第三部留守儿童主题的独立纪录片后,巨大的无力感,使他不再想继续拍下去。面对如此庞大的社会问题,任谁面对这么真实的影像,都会有不由自主的无力感。但是,蒋能杰通过自己的拍摄行为和各方面的努力,使村小再次建立起来。《村小的孩子》中的蒋云洁、蒋鑫等孩子,因为纪录片的拍摄受到关注后,不但在成长的各方面得到了帮助,他们的梦想也从开始的打工,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归途列车》拍完后不久,张昌华夫妻意识到与女儿之间矛盾的严重性,母亲决定回老家陪弟弟读书,防止弟弟重蹈姐姐的覆辙。留守儿童主题纪录片中所反映的问题,唤起千千万万个在外工作的父母对孩子的关心。这种唤醒,可以说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呼唤,呼唤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呼唤学校教育和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尽管各种媒介对留守儿童形象的建构已经形成社会的一种普遍印象,说到“留守儿童”总有刻板印象影响人们的看法,但纪录片中,真实的笑脸,孩子们的勤奋,同样是表现他们形象的符号,他们的坚韧和努力,代表了和同龄人一样的希望,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与力量。留守儿童虽然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但是如果用放大镜式的眼光去观察他们,给他们一点指引,他们都会如诗歌里面的青苔一样,努力绽放,赢得璀璨人生。
作者:李晓丽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