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地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青海省阳康地区大地构造位于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祁连造山带,南祁连—拉脊山造山亚带,成矿条件复杂。通过对区域地质概况、元素富集与离散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等进行分析,总结异常体地质意义,研究发现该异常属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成矿作用成因,属矿致异常。研究结果对研究区以后的地质勘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志留、石炭、二叠、三叠及第四系,其次有第三系和奥陶系。研究区主要经历了加里东中晚期;华力西中期和华力西晚期-印支期的三个重要地质时期(阶段)。这三个地质时期,造就了本区北西-北西西向构造和北北东向构造、北北西向构造。北西-北西西向构造是本区主要的构造成分。各类侵入岩分属加里东晚期和华力西期岩浆旋回。加里东晚期岩浆活动较为发育,以酸性侵入岩占绝对优势,分布于维日克琼和达拉马尼等地。而基性、超基性岩的规模远比前者小,分布亦零星。华力西期岩浆活动次于前者,仅见酸性侵入,分布于忠什公和曲公马。
1元素富集与离散特征
原始数据集的平均值、标准离差,用于区域的丰度估计。离群数据剔除后数集的平均值、标准离差用于背景估计。1)该区的元素丰度特征表明,Au易于富集成矿。2)剔除离群数据前后的变化,Au比值为1.44,表明高端离群数据非常强大,可局部富集成矿;As比值为1.29,高端离群数据集强大,局部富集成矿可能性大;Sb、W、Pb比值分别为1.12、1.14、1.11,表明分布较不均匀,可能存在局部富集;其他元素的比值均小于1.1,说明分布相对均化。3)标准化方差,As、Au、Pb、W大于1,Au为3.99,说明这些元素尤其是Au极不均匀分布,起伏变化大,局部富集成矿的潜力大,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Bi、Sb标准化方差分别为0.76、0.73,说明Bi、Sb分布为不均匀,起伏变化较大,有一定成矿潜力。其他元素标准化方差均小于0.7,说明分布相对均匀,成矿可能性小。剔除离群数据前后的标准化方差比值(Cv1/Cv2)同样也能反映元素分布的异化和均化倾向,该比值愈大,元素异化倾向愈明显。标准化方差散点分布图(图1)能很直观的反映元素分布倾向,指导找矿。通过可以看出,含量变化幅度很大,高强数据多,富集成矿可能性很大的元素有Au;含量变化幅度大,高强数据多,富集成矿可能性大的元素有Pb、As、W;其他元素含量变化平稳,成矿可能性较小。元素的富集与离散特征指明了本区的Au、Pb、As、W等金属元素具有富集成矿的可能性,在今后的找矿工作应加大关注。
2元素组合特征
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来判别各元素间的关系,了解其内在联系。
2.1因子分析
1)分析检验,因子分析前对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及Bartlett球度检验,其中KMO值为0.826,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KMO取值大于0.8,适合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适合于因子分析。
2)总方差及因子载荷,全区7121件1∶5万水系沉积物样品15种元素的原始数据做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从相关矩阵求得特征根和累积百分比。前7个特征根代表的方差占总方差的77%,因此视为主因子,并将其初因子作“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得到因子模型,以因子载荷绝对值λ>0.6的元素为该因子主要载荷元素,得出因子结构式,用旋转后因子得分制作因子计量图。
3)因子特征,以这8个因子代表了工作区中15种元素共生或伴生组合类型,分析因子得分,空间分布揭示的地质意义。F1因子主要分布于工作区北西区志留系上岩组内,工作区内志留系其他地层也有微弱反映,说明该区存在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F2因子与已知的Pb、Ag矿化点分布完全吻合,为Pb、Ag成矿因子。F3因子与北As、Sb、Mo异常带分布吻合,北西—南东向展布,为北矿化带指示元素。F4因子为W、Bi,属高温热液活动特征,其分布与酸性岩体和岩脉分布相吻合,该因子高值分布于纳赫买热花岗岩体周围,具有较好的找矿指示意义。其它因子分布反映了相应的矿化及指示矿化特征。
2.2R型聚类分析
聚类树状图是软件重新调整距离后聚类合并。原始数据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组合大致相近,从聚类整体群组来看,可以分为若干族群。第一大族群为Cr、Co、Ni、Cu、Zn等元素,反映了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的特征,其余的族群为Sb、Mo元素,W、Bi元素,Pb、Ag元素组合,反映了相应的元素成矿作用。聚类分析所反映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本区成矿地质特征相一致(图2)。Pb、Ag元素成矿作用主要分布于达拉马尼花岗闪长岩体北西与南东两侧,与已知的哲合隆铅矿点和大尼铅矿点吻合,W、Bi元素分布于工作区南部偏东区域,主要围绕纳赫买热花岗岩体展布,区内分布有W、Bi重砂高值点,反映为高温热液成矿作用。
3地球化学异常场空间分布特征
全区圈定的67处综合异常形成两个北西向异常带,即北侧大尼-吉尔河中游异常带,南侧扫迪登陇-维日克琼异常带。大尼-吉尔河中游异常带由HS8-HS17、HS21-HS23、HS26-HS29、HS36、HS37等19个综合异常组成,维日克琼异常带由HS44-HS67等24个综合异常组成。
1)大尼-哈吉尔河中游异常带特征,该异常带主要元素组合为W、Mo、Pb、Zn、Ag、Au、As、Sb,具有较明显的分带现象,哲合隆铅矿向南东方向,HS28、HS29、HS36、HS37等综合异常,元素组合以Pb、Zn中温元素为主,伴有一定规模的Ag、W及Mo等中高温元素,在HS36、HS37号综合异常北侧分布较高强度的W、Mo高温元素综合异常(HS30、HS31);哲合隆向北西方向,元素组合以Au、As、Sb等低温元素为主,伴随低缓W元素。从南东至北西,元素组合反映了从中高温-低温元素分带特征。异常带沿志留系中岩组并同走向分布。志留系是一套以碎屑岩为主的浅海相海进旋回的沉积。火山活动较为频繁,整个志留系沉积过程中,伴随有间歇性的火山喷发,尤以中期为最发育。所形成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中—酸性火山碎屑岩。说明志留系地层是主要的异常物质源,是本区的含矿层位,其火山活动为异常形成提供重要因素。异常带分布除受控于地层外,还比较明显的是受控于北西向断裂,表明该异常带叠加构造成因。在异常带南东段,中高温元素分布区,出露纳仁花岗闪长岩体和达拉马尼花岗闪长岩体,岩浆热液是本区重要的成矿流体。因此该异常带具有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与热液型Pb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在该带内已发现哲合陇铅矿、大尼铅矿等。
2)维日克琼异常带,该异常带由HS44-HS67等24个综合异常组成,展布方向北西-南东,断续长约50km,主要要异常元素为Au、As、W、Sn、Bi、Mo等。异常带分布断续,明显分为三段。北西段主要沿维日克琼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体接触带分布,长约15km,主要异常元素为Bi、Sn、W、Mo等,为与中酸性岩浆有关的高温元素,伴有低缓Au异常;中段长约20km,沿志留系中岩组分布,北西向断裂发育,主要异常元素为Au、As、W,零星分布Sb、Cu、Pb、Zn、Mo、Sn等异常,Au、As元素异常套合性好;南东段距中段约7km,位于扫迪登陇地区纳赫买热花岗岩体侵入区,包含HS66和HS67两个综合异常,主要元素异常为Au、As、Pb、Zn、W、Bi、Mo等。该异常带分布受岩体、地层、断裂构造控制明显,从元素异常来看,具有寻找蚀变岩型金矿及与中酸性侵入有关的钨钼矿的物质基础,在该带内已发现扫迪登陇金矿化点、维日克琼金矿点等。
4地质意义
通过对异常成因的分析研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图、组合异常图、综合异常图、异常检查结果。异常明显受控于扫迪北(南)和纳仁—纳让(北)两条北西向断裂,东南端与北西端均出露加里东晚期花岗闪长岩岩株,异常区内近南北向(北北东、北北西)次级断裂发育,异常整体呈北西向,与区域主体构造线走向一致,异常局部呈北北东向带状,说明北西向构造是主要运矿通道,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是储矿空间,含矿流体源于异常两侧花岗闪长岩。通过综合研究,该异常属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成矿作用成因,属矿致异常,初步划分出4个找矿预测区。
参考文献:
[1]青海省地质矿产局.青海省区域地质志[M].地质出版社,1991.
[2]刘增乾,青藏高原大地构造与形成演化[M].地质出版社,1990.
[3]谢长江,骆志红,贾志泉.攀西关刀山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四川地质学报,2016,36(4).
[4]岳相元,周雄,张永涛.青海引胜沟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2016(4).
[5]奥琮,孙丰月,李碧乐.青海夏日哈木矿区中泥盆世闪长玢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西北地质,2014,47(1).
[6]张国栋,徐争启,龚骏.青海刚察泉吉地区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J].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学术年会,2015.
[7]潘桂棠,李兴振,王立全.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初步划分[J].地质通报,2002,21(11).
[8]范小军,屈夷陵.北山地区花岗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J].地质学刊,2014,38(1):34-40.
作者:甘尕莲单位: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