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都市报与区域文化的融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都市报不仅成为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在长期的共同发展中,已然成为区域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区域文化的繁荣和区域经济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都市报的广泛传播和积极引导将带动区域文化的全面繁荣。都市类报纸的发行虽受一定的地域限制,但是通过报纸、网络、手机、二维码等立体式多媒体传播途径,紧密结合自身优势,通过准确定位和精心策划,深入挖掘本土区域文化资源,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阐释意蕴深厚的区域文化,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语言文学、风俗人情、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进行广泛传播和积极引导,对区域文化的精髓和糟粕进行理性的选择和扬弃,在潜移默化中让尘封的历史更加鲜活,让古老的文化焕发青春,让优秀的文化精神发扬光大,从而对区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楚天都市报》自2012年1月29日推出的《“汉骂”与“汉敬”》系列报道可以为该观点提供有力佐证,成为充分结合和利用区域文化中的语言文化资源,积极引导舆论的优秀范本。经过《楚天都市报》精心策划的这组报道不仅引发了一场从网络到现实的关于城市文明的大讨论,而且在专家、报纸、网络、公众的合力作用下,让社会再一次理性审视武汉话,领略文明汉腔中豪爽、耿直、仗义的文化韵味,摒弃武汉方言中下流、粗俗、鄙陋的汉骂粗口,引导市民自觉运用文明汉腔展示武汉方言的文化底蕴。
如果类似的报道能延续下去,相信《楚天都市报》终将在城市文明、区域文化建设中成为当之无愧的守望者、领航员。除此之外,各地都市报对当地人物事迹的报道、人文历史的钩沉、建筑绘画艺术的追寻和展示等均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对区域文化中蕴含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遵循、实践和领悟,进而推动区域文化的全面繁荣。另一方面,区域文化所具有的资本属性经由都市报的传播可创造性地转化为经济资本,为区域经济的建设提供正能量,推动区域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借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尓迪厄提出的“文化资本”的概念,我认为,在21世纪的当今社会,区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资本的属性和资本的意义,即区域文化资本。如各区域自身的历史文化遗产、流芳千古的人物及其精神价值以及区域文化中的一系列文化象征与文化符号等,都可以通过传播,吸引外地甚至国外的个人和组织来共享。经过创造性的运作,如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展示区域文化中的优势地理环境和资源,弘扬区域文明来吸引投资和消费,将区域文化资本转化为区域经济建设中的经济资本,发挥强大的经济效应,为地方区域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而在文化资本有效转化为经济资本的过程中,都市报这一独特而重要的载体提供了良好的传播空间和舆论环境。
《南方都市报》2002年开创的大型历史题材专栏“广州系列”的宗旨是体现和弘扬以广州、深圳为中心,辐射佛山、东莞、顺德等地区的岭南区域文化特色。该系列在感性陈述和理性解读中全面回顾广州历史、全方位呈现广州的去影来踪,对岭南的区域文化特色进行了独具个性的解读,为广州的文化以至岭南的区域文化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以此带动广州乃至岭南文化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等武汉地区的都市报,深受荆楚文化的浸染熏陶,他们通过相对固定的版面和栏目,如《楚天都市报》的《楚天人物》、《汉味茶馆》、《史海钩沉》、《城事周刊》、《悠游周刊》,《武汉晨报》的《城地理》等,较充分地反映了湖北地区的人物事迹、历史文化名人、城市旧事、方言俚语、自然地理资源。以此为榜样,各个区域的都市报群立足于本区域,均可充分发掘本区域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语言文化等资源,让各区域文化发扬光大,世代传承,进一步为区域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如以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为中心形成的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都市快报》、《钱江晚报》为代表的都市报群,可以将吴越文化的灵山秀水、神话传说、饮食文化、建筑风格、文学艺术等进行选择性的、有重点的传播,促进吴越文化的全面繁荣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带动沪宁浙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些区域文化经由都市类报纸传播、推广之后所产生的影响力和正能量便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资本的意义。可以说都市报已经成为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二、区域文化是都市报繁荣生长的历史文化养料
中华民族是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泱泱华夏地域辽阔,孕育滋养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的差异性最终决定着区域文化的个性,正是这种历史文化个性吸引着东西南北各区域都市报群的传播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历史文化个性背后的文化养料被都市报充分发掘和利用之后,为当今都市报的繁荣注入了永恒的生命力。都市报以广大市民为目标受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市民需要的各种信息,但是都市报的通俗并不意味着都市报没有深度和内涵。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投射出各自区域文化的神韵和魅力,诉说着各自的传奇和浪漫。这对于文化的重要载体报纸来说无疑具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因此,都市报可以在进行具体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报道中,穿插区域文化资源的点点滴滴,让区域文化中的养料渗透并融汇到都市报的新闻报道或该报的专刊、副刊中。如《南方都市报》的大型专栏“广州系列”由《广州地理》开篇,历经《广州制造》、《发现广州》,下面又分设各具特色的子栏目如《广州人文》、《广州脸谱》、《广州史记》、《广州旧闻》等,其题材主要来源于广州的城市文化、珠江三角洲的岭南区域文化。《大河报》2002年12月开始推出的“厚重河南”系列报道,以讲述河南历史文化为主题,贯穿扎根于中原大地上的传奇人物、古迹遗址、特色建筑、绘画艺术、民间工艺、民间传说与习俗等内容,以新闻的视角,新闻和文学相结合的手法,以现实中的人物、事件、器物、场景为切入点,走进历史深处,还原历史现场。这些系列报道熔现实和历史于一炉、融新闻性和文学性于一体、集感性描写和理性思考于一身,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赋予《大河报》独特的人文历史内涵和韵味。《楚天都市报》的《汉味茶馆》、《城事》、《史海钩沉》等著名栏目,以及在2012年2月改版后推出的深度报道板块“楚天系列”(包括《楚天调查》、《楚天关注》、《楚天扫描》、《楚天人物》、《楚天视点》等子栏目)无不借重武汉地区乃至荆楚大地丰富而淳厚的语言、历史、地理、人物、艺术、事件等区域文化资源,从而展现出深厚的意蕴和独特的魅力。
除此之外,以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大城市为中心的《北京晚报》、《新京报》、《今晚报》和《燕赵都市报》等报纸尽显燕赵文化的慷慨悲壮之风,诉说历史名将轶事、挖掘历史文化古迹;东北地区的《辽沈晚报》、《沈阳晚报》等都市报群展露了松辽文化粗犷剽悍、慷慨豪放的民风以及异彩纷呈、丰厚多元的民俗风情;而以成都、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重庆时报》、《重庆晨报》等都市报群则渲染了巴山蜀水的神秘奇幻、成都平原的丰裕富饶、巴蜀人民的淳朴厚道;以济南、青岛等城市为中心的《齐鲁晚报》、《济南时报》、《半岛都市报》则尽展齐鲁文化博大精深、温柔敦厚之特点。久而久之,各区域都市报群被注入了灵性,具有了其他区域都市报群无可替代的优势和魅力。
这些散发着浓郁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历史人物、文学艺术等内容出现在报端,自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就像焕发着异彩的珍珠,散落和点缀于报纸的各个版面和栏目中,与报纸融合渗透,不仅给当地读者以亲切感和自豪感,而且增强了都市报的历史文化内涵,增添了活力和艺术美感,使都市报散发出高雅的文化气质,改变了以往读者对都市报形成的通俗、浅薄、浮泛的偏见。
三、区域文化是都市报打造品牌、提升品质的优势资源
在中国当前的报业市场,都市报同质化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很多地区的都市报为摆脱同质化的困境,都纷纷打出走主流化之路的旗帜,如《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等,始终站在都市报业改革浪潮的前头。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都市报业市场,最终能够在都市报业之林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在于打造独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通过品牌所创造和倡导的个性文化来影响公众的生活习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这就意味着报纸必须在正确的办报理念和方针的指导下,争夺独特的新闻资源和区域文化资源,而不是仅仅通过版式、风格、版面设计等表面化的东西吸引受众。都市报要争取的正是以所在城市为中心的地方区域的新闻资源和区域文化资源。对于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来说,本地的新闻资源是相对有限的,但是以区域文化为主体的特色资源是丰厚而独特的,并且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与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本地新闻相比,它具有不可替代性。自然风光、历史人物、人情世故、风物特产、人文古迹等,是一个地区的资源,它不仅在读者身边,而且与读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华大地上各区域的都市报应该充分利用所在城市和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资源,为自己的新闻报道、专刊、副刊增光添彩,打造特色版面,提升都市报纸的文化品质。同时,也可把新闻和区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以亲历或追述的方式对区域文化进行全新的阐释,赋予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与时俱进的现代性特征,形成特色栏目,为报纸塑造品牌。如《大河报》的《厚重河南》、《南方都市报》的“广州系列”、楚天都市报的《城事》等都是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出的品牌栏目。《大河报》的《厚重河南》近期推出的系列报道“一位乡村画家和他的生态群落”系列、“黄河南岸悬崖上的西沃石窟”系列以及“从‘复古’走向‘复兴’钧官窑复仿纪事”系列是以记者亲历现场、追溯历史余韵的新闻样本。《楚天都市报》2012年11月20日推出的《楚天关注》中“湖北最美乡村”系列报道———“美丽湖北•最美乡村”寻访之旅则是将自然地理资源和新闻追踪相结合的生动呈现。目前该系列报道已经寻访了湖北的美丽乡村如湖北钟祥客店镇的水没坪村,襄阳市南漳县巡检镇的漫云村,鄂西北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湖北广水市桃园村等等。这些报道给读者展示了荆楚大地的乡村之美,营造了一个个让人向往的古朴淳厚的诗意田园,让长期被高度紧张、疲惫、浮躁的城市生活所困扰的人们进行了一次纯净的心灵洗礼。
同样,其他区域的都市类报纸依托于本区域优越的自然地理、文化古迹、风土人情、语言文学艺术、民族风情等资源打造属于自己的优势品牌栏目和版面,最终提升都市类报纸的文化品质,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在严峻的报业形势下的市场竞争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该地区的区域文化,该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更需要区域文化。各地区都市报与所在地区区域文化的渗透和融合,无论是在提升都市报纸的文化品位方面,还是在推动当地的区域文化建设上,都具有深远而持久的现实意义。一份成功的都市报就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名片,当人们提到《南方都市报》时自然会联想到广东的发展尤其是珠三角的繁荣、自由和开放;当人们听到《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时也常常会联想到荆楚文化的悠久历史和长江流域的富饶;当人们提到《大河报》、《洛阳晚报》时联想到的是中原文化的厚重和黄河流域的灿烂文明。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胆地说,区域文化与都市报的融合和渗透是都市报永葆青春和生命力的奥秘,是区域文化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刘建秋单位: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