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市台的转型之路探讨范文

城市台的转型之路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城市台的转型之路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城市台的转型之路探讨

《新闻战线杂志》2014年第九期

一、实时性、交互性与“到位服务”的社区台理念

网络信息多、散,国家级台为了大覆盖面、观照全国,无法实现地方性服务,这就给城市台大力发展精准服务的服务类节目提供了契机。同时,网络与其他新媒体的重要优势是信息的实时性、互动性与便利性,这些城市台无法追赶,但是城市台离受众最近,这要求城市台扬长避短,着力从到位的服务上做起。湖北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栏目因为农民服务,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升级为垄上频道。以一个服务栏目促生了一个频道,带火了整个台,进而促进了一个省的传播生态的改变。与受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节目是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城市台做到位的服务也和全球传播的“社区报”理念与实践异曲同工。城市台由于覆盖、资金、人才、素材资源等原因,实际上在广播电视台序列中的地位类似于报纸中的“社区报”,而美国“社区报”理念和成功的实践证明:接近性或者相关程度跃升为社区新闻价值标准的第一要素。③这些“社区报”的成功做法还包括:不断强化利益共同体概念、鼓励读者贡献“冰箱新闻”、让社区居民成为供稿者、举办让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活动等。

利益共同体与受众参与首先是让受众到现场参与节目录制,参与节目讨论,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社区报”的首要职责是力保当地政府机构的透明运作、鼓励公众参与讨论,让民意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体现,帮助公民用好手中的选票,选出负责任有能力的政府班子,带领全社区发展。④城市台也要利用其接近性,开办广电问政节目,对关乎地区发展、群众利益的问题,进行梳理、反映和解决。其次是多做微海采、节目连线,让受众就各种新闻话题、社会话题发表意见。为了最大可能让受众参与互动,利用接地气的优势,深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厂矿企业,进行大量的微海采、做民调,多就各种问题,尤其是争议性话题,随机采访居民,给受众以话语权。

第三,让受众成为节目选题源、节目素材源。如通过电话热线、网络论坛、媒体微博微信、栏目的微博微信、主播主持人的微博微信,征集节目选题、参与嘉宾和观众听众,获得节目线索和素材,用居民提供的图片和视频做节目,特别是开办订单式服务节目。从本地受众生活出发,策划各种活动,让活动与节目形成良性循环关系。

第四,深度服务受众,城市台和新媒体联动,线上线下联动,提升影响力。美国的“社区报”不仅是居民的新闻信息和社区活动信息的来源地,也运作各种增值服务。荆州电视台《垄上行》开展便民超市、农资超市;苏州广播电视台打造了“无线苏州”APP客户端,囊括了资讯、直播、微博圈、报料、天气、路况、公交、地铁违章查询、公共自行车、打的、智慧电力、TV购、寒山闻钟等功能模块,成为城市公共生活服务平台、新闻线索来源地。从内到外地尊重受众城市台在采访报道方式上,要采用体验式的、与受众互动、受众参与的方式,突出记者的参与和发现,多让百姓露面。在符号元素上,要突出被采访者的影像和同期声,突出群众人性的、个人的、人格的魅力,而这些不同被采访者的多种话语样态和风格正构建了以民为本、平等、丰富多彩的话语场,是一种场信息结构。在主持语言、记者报道和解说语言的气质上,要采用平民的、亲切的、娓娓道来的话语风格。央视4套《远方的家》、北京台《四海漫游》、荆州台《垄上行》中,各种各样的普通群众成为节目的主要符号元素,在节目中说话和行动,主持人、记者和他们在真正平等地交流,普通群众成为节目的主人,他们带领记者去寻找,在寻找中表现出的对本地各方面知识和信息的熟悉令人赞叹,在《垄上行》中,普通农民甚至客串记者现场播报新闻。

开办具有超媒体性的本土文化节目本土文化节目具有超媒体性。它是城市台在本地域的原住民所熟悉的文化展现,兼具接近性和深度;是人口流动背景下外地群众了解该地域、迅速融入的重要途径;是本地区在外工作、学习、定居的游子了解故园的重要途径。要做独具特色的文化节目,通过城市台与新媒体的一体化传播,深入到尽可能多的人群。做融知识性、服务性与贴近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本土文化节目,无疑是转型的一个重要节目类型。新媒体时代,城市台要挖掘本城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资源,做出文化含量高、艺术水准高的节目。在形式上可以是文化谈话栏目,也可以是文化旅游体验节目等。

二、大数据、自媒体与专业化的整合解读

新媒体在信息的海量方面非常突出,甚至出现“信息超载”现象,新媒体尤其是微博微信之类自媒体或曰社交媒体,还有内容的多元化、个人化、碎片化等特性,这几个特性是双刃剑。普通网民的微博微信,可能因为文本短、写作门槛低、发送容易,也会有很多简单片面的意见。而伴随着信息的“渐欲迷人眼”,人们生活节奏紧张、没有时间细细查找信息、进行判断,这就需要专业化的、负责任的媒体来对信息进行整合和解读。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利用各网络搜索引擎,利用百度指数、谷歌指数、360指数、微博上的各种指数来进行信息的解读和数据的视觉呈现。2014年的央视两会报道就推出了“据说两会”,采用360搜索大数据,将其融入到新闻报道内容、报道形式中,观众对这种用数据说两会的新颖方式很感兴趣,认为不仅拉近了与央视的距离,还将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来。另外,我国网民具有年轻化、低学历、基层职业多的特征。

这可能为某些非理性、情绪化思想的迅速蔓延创造了条件。据此,在新媒体时代,在各种信息内容(广义的大数据)充斥的时代,更加需要有专业媒体进行信息的整合,要求对信息背后的“所以然”进行解释,这就给深度报道、评论性节目、话题讨论类节目、主持人点评的新闻杂志节目、每日要闻回顾和一周要闻回顾类节目带来了发展良机。城市台无法像央视、央广、省级广播电视台那样有强大的财力资源支持其源源不断请名家大腕来参与新闻谈话类节目,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采用1+1+3的模式,一个主持人,一个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嘉宾(本地口语传播能力强的官员、学者、专家、教师、文化人等),三个普通热心观众,每期节目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嘉宾带来他眼中的本周新闻头条并阐述理由,三个普通热心观众各自带来他们眼中的本周新闻头条,阐释原因,双方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进行观点碰撞。在风格上,这样的节目可以轻松活泼些。这样既能丰富城市台的新闻节目生态,又能有效制造话题,在本地区进行议程设置,有效带动节目视听率。

作者:马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